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系统膜浓缩与分盐过程中DOM的赋存与迁移特征解析
1
作者 徐远豪 刘睿 +5 位作者 焦建业 顾清清 郑利兵 赵鹏飞 付志雄 魏源送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5-1288,共14页
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废水零排放(ZLD)效能与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ZLD系统的DOM,特别是分子学组成与信息的关注和认识仍较少。本研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解构实际煤化工废水ZLD系... 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废水零排放(ZLD)效能与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ZLD系统的DOM,特别是分子学组成与信息的关注和认识仍较少。本研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解构实际煤化工废水ZLD系统中废水的DOM组成和分子特征,并揭示膜浓缩与分盐过程DOM的赋存与迁移特征。结果表明:①煤化工废水ZLD系统进水的DOM主要为木质素、稠环芳烃、蛋白质和类腐殖质等;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高不饱和度和芳香性的大分子蛋白和木质素类物质。反渗透(RO)浓水中DOM的质荷比(m/zw)、等效双键当量(DBEw)与芳香性指数(AImodw)升高,表明RO优先截留此类大分子量的不饱和的高芳香性物质。RO产水存在小分子蛋白类、脂类和小分子的木质素等物质,揭示了膜表面的微生物污染。②纳滤(NF)分盐阶段,进水中含有蛋白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和腐殖质,同时高盐度下的膜孔溶胀效应导致DOM截留率较低,故产水中仍有少部分的蛋白和腐殖质。③膜污染层中DOM主要是低不饱和度与芳香性的脂类、蛋白、不饱和烃类及少量木质素,其DOM的分子特性与水样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预处理针对DOM去除效果有限,DOM的截留主要依靠RO,RO优先去除高芳香性大分子物质,但产水中仍有部分的小分子蛋白、饱和的脂类和蛋白质吸附沉积在RO膜表面,研究可为ZLD系统的污染物去除规律的认识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零排放 溶解性有机物(DOM)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风湖湖区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及分布特征
2
作者 路凯文 宋凯宇 +1 位作者 李华斌 刘春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对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流域东风湖湖区沉积物进行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在东风湖湖区沉积物检出的8种重金属中,含量过高... 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对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流域东风湖湖区沉积物进行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在东风湖湖区沉积物检出的8种重金属中,含量过高的主要为Cr、Cd、As、Zn、Cu。其中,Cd和Cr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9.38和6.12,As、Zn、Cu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通过对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发现东风湖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表现为极低生态风险到中等生态风险,凉山亭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整体表现为极低生态风险,吉家湖沉积物中重金属表现为中等生态风险到强生态风险。水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主要集中在沉积物表层样品中,但重金属强生态风险影响深度可达湖底沉积物厚度3.0 m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插值分析,表层沉积物中有140.65 hm^(2)存在中等及以上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生态风险评价 分布特征 东风湖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纳滤在煤化工废水分盐改造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3
作者 赵鹏飞 张彦海 +2 位作者 李超 张波 俞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5-228,共4页
为实现结晶盐资源化,对某煤化工零排放项目采用组合纳滤技术+重结晶工艺进行改造。结果表明,组合纳滤可有效实现分盐及浓缩功能,当进水中Cl-/SO_(4)^(2-)=0.37~0.98时,组合纳滤产水Cl-/SO_(4)^(2-)=30.7~298.5(均值117.9),浓水中Cl-/SO_... 为实现结晶盐资源化,对某煤化工零排放项目采用组合纳滤技术+重结晶工艺进行改造。结果表明,组合纳滤可有效实现分盐及浓缩功能,当进水中Cl-/SO_(4)^(2-)=0.37~0.98时,组合纳滤产水Cl-/SO_(4)^(2-)=30.7~298.5(均值117.9),浓水中Cl-/SO_(4)^(2-)=0.09~0.28(均值0.15),浓水中SO_(4)^(2-)浓度可达80 000 mg/L以上,截留率>99%,Cl-平均截留率为-18.9%;产出合格NaCl及Na2SO4结晶盐,纯度均在98.5%以上,有效地实现了混盐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纳滤 煤化工 混盐 分盐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_2O_3涂层的制备及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曹玉霞 杜令忠 +2 位作者 张伟刚 兰叶 黄传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66,共5页
目的:制备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2 O3高温固体润滑耐磨涂层,并研究该涂层的摩擦性能和磨损机理。方法采用喷雾造粒、化工冶金包覆和固相合金化技术制备NiCoCrAlY/Al2 O3复合粉体,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NiCoCrAlY/Al2 O3复... 目的:制备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2 O3高温固体润滑耐磨涂层,并研究该涂层的摩擦性能和磨损机理。方法采用喷雾造粒、化工冶金包覆和固相合金化技术制备NiCoCrAlY/Al2 O3复合粉体,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NiCoCrAlY/Al2 O3复合涂层。用SEM和XRD等手段分析粉体和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研究涂层从室温到800℃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NiCoCrAlY/Al2 O3复合涂层在室温和高温下的磨损机理。结果 Al2 O3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着一层致密的NiCoCrAlY合金,包覆层厚度大约为3~5μm;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2 O3复合涂层呈典型的层状结构,涂层各层间结合良好,涂层中孔隙率约为2.84%,主晶相为NiCrAl合金相和Al2 O3相。涂层的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室温下约为0.64,800℃时在0.4以下。高温下,金属氧化物的形成是摩擦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涂层的磨损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涂层在低温下为脆性断裂和磨粒磨损,高温下为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塑性变形和金属氧化物的转移。结论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2 O3复合涂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温固体润滑耐磨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CrAlY/Al2 O3 复合涂层 等离子喷涂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渗透技术的沼液浓缩工艺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许美兰 叶茜 +2 位作者 李元高 宋燕清 肖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为解决沼液体积过大,难以实际应用的问题,采用正渗透技术对沼液进行浓缩。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沼液正渗透浓缩工艺运行性能的研究,发现较优的膜朝向为活性层朝向沼液;错流速度宜采用20.5 cm/s;汲取液宜选择浓度为2 mol/L的MgCl_2溶液。在... 为解决沼液体积过大,难以实际应用的问题,采用正渗透技术对沼液进行浓缩。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沼液正渗透浓缩工艺运行性能的研究,发现较优的膜朝向为活性层朝向沼液;错流速度宜采用20.5 cm/s;汲取液宜选择浓度为2 mol/L的MgCl_2溶液。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将沼液浓缩至5倍。浓缩后的沼液中溶解性有机物、总磷、总氮、氨氮和总钾浓度均显著提高。正渗透膜对上述物质的截留率均达到80%以上。该研究为沼液正渗透浓缩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 优化 渗透 沼液 膜朝向 错流速度 汲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NiCr/Cr_3C_2-hBN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玉霞 黄传兵 +2 位作者 杜令忠 张伟刚 兰叶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的加入h BN作为固体润滑剂,提高Ni Cr/Cr3C2复合涂层的摩擦性能。方法采用化工冶金包覆、喷雾造粒和固相合金化技术制备Ni Cr/Cr3C2-10%h BN复合粉体,再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 目的加入h BN作为固体润滑剂,提高Ni Cr/Cr3C2复合涂层的摩擦性能。方法采用化工冶金包覆、喷雾造粒和固相合金化技术制备Ni Cr/Cr3C2-10%h BN复合粉体,再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等手段研究粉体和涂层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以及室温至800℃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Ni Cr/Cr3C2-10%h BN复合涂层在室温和400,800℃下的磨损机理。结果等离子喷涂Ni Cr/Cr3C2-10%h BN复合涂层呈典型的层状结构,涂层结合强度可达24 MPa,孔隙率为(8.47±0.5)%。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逐渐降低,400℃时最高,分别约为0.59和9.2×10-4mm3/(N·m),800℃时分别降至0.45和4.1×10-4mm3/(N·m)。高温下,h BN润滑膜和金属氧化物的形成是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室温下涂层的主要磨损机制是脆性断裂;400℃时,涂层的主要磨损机制是脆性断裂、塑形变形和轻微粘着磨损;800℃时,涂层的主要磨损机制是塑性变形、氧化、粘着磨损和涂层转移至对偶件。结论等离子喷涂Ni Cr/Cr3C2-10%h BN复合涂层在室温和高温下的润滑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等离子喷涂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_2O_3高温固体润滑耐磨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曹玉霞 杜令忠 +2 位作者 张伟刚 兰叶 黄传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2O3高温固体润滑耐磨涂层在850℃时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抗氧化机理。方法采用喷雾造粒、化工冶金包覆技术制备NiCoCrAlY/Al2O3复合粉体,并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NiCoCrAlY/Al2O3复合涂层。采... 目的研究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2O3高温固体润滑耐磨涂层在850℃时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抗氧化机理。方法采用喷雾造粒、化工冶金包覆技术制备NiCoCrAlY/Al2O3复合粉体,并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NiCoCrAlY/Al2O3复合涂层。采用SEM和XRD研究粉体和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并采用马弗炉研究复合涂层在850℃的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通过研究氧化96 h以后涂层表面的组织形貌,探讨NiCoCrAlY/Al2O3复合涂层的抗氧化机理。结果 NiCoCrAlY合金层均匀致密地包覆在Al2O3颗粒的表面,包覆层厚度约为3-5μm。复合粉体的主要组成为Al2O3相和NiCoCrAlY合金相,没有其他杂质相的存在。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2O3复合涂层氧化动力学曲线分为大斜率直线、抛物线和系数几乎为0的抛物线等3个阶段。氧化96 h以后,涂层的氧化质量增量为4.9 mg/cm2左右,表面形成了一层连续的氧化物保护膜,经EDX分析,氧化膜层主要由Al,O,Cr和Ni组成。结论等离子喷涂NiCoCrAlY/Al2O3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涂层中Ni,Cr,Al的氧化以及硬质相Al2O3的加入是涂层抗氧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CrAlY/Al2O3 复合涂层 等离子喷涂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草本植物地理成分分析——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荣喜 许雯 +1 位作者 梁春辉 董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4期10-12,15,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草本植物的地理成分。[方法]通过调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草本植物,应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校园草本植物的分布和运用情况。[结果]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的草本... [目的]了解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草本植物的地理成分。[方法]通过调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草本植物,应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校园草本植物的分布和运用情况。[结果]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的草本植物有170种,隶属于51个科,128个属。校园草本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性,处于热带分布的科占91.3%;处于热带分布的属占87.3%。其中,泛热带分布的科(共15科)和属(共54属)都占有最大比例,分别是65.2%和53.0%。校园草本植物中的被子植物占据极大的优势,裸子植物数量较少,只有11种,占6.5%;植物优势科和优势属分别是菊科(含24属)和簕竹属(含6种)。从校园草本植物来源来看,中国乡土植物有87种,占总种数的51.2%;外来植物83种,占总种数的48.8%,其中属于入侵植物的有46种,占外来植物的55.4%。[结论]该校园中存在着大量的入侵植物,它们的分布将影响很多乡土植物的正常生长,且影响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 地理分布 入侵植物 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硝基氯苯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锐 李冬 +1 位作者 刘献辉 魏正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采用负压蒸发法浓缩回收硫酸、Na Cl O氧化、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二硝基氯苯生产废水,并进行了废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硝基苯类化合物≤5 mg/L。该工艺经济效益显... 采用负压蒸发法浓缩回收硫酸、Na Cl O氧化、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二硝基氯苯生产废水,并进行了废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硝基苯类化合物≤5 mg/L。该工艺经济效益显著,系统年回收90%的硫酸8万t,按50元/t计算,可节约资金约400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硝基氯苯 废水处理 负压蒸发浓缩 次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文娟 汪芬 +6 位作者 王明铭 王大扬 郑蕾 丁爱中 刘宝蕴 梁信 胡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利用臭氧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对于缓解北方地区河流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臭氧对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特性,在取自北京市砂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水样中分别持续通入不同浓度的臭氧,检测60min内各水样中溶解性有机... 利用臭氧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对于缓解北方地区河流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臭氧对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特性,在取自北京市砂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水样中分别持续通入不同浓度的臭氧,检测60min内各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分子量分布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水样中DOC去除率与臭氧浓度和通入时间呈正相关,在臭氧浓度为1.31mg/L、通入时间为60min时,可达到最大DOC去除率(70%);通入臭氧5min时,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基本消失;紫外吸光度值部分减少;分子量为5~6kDa、1~3kDa和400Da的有机物显著减少,部分转化为分子量为60Da的有机物。经过臭氧氧化处理,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含量显著减少,大分子有机物几乎被全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二级出水 溶解性有机物 光谱特性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Y3-2的分离及脱氮特性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静丹 祝铭韩 +3 位作者 刘琳 吕敏 李思琦 王晓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从经过高盐驯化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筛选出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Y3-2,通过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得出HY3-2为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 subsp.quasipneumoniae.研究了HY3-2对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特性,结果表... 从经过高盐驯化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筛选出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Y3-2,通过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得出HY3-2为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 subsp.quasipneumoniae.研究了HY3-2对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功能,对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63.57%、88.11%和98.38%.对菌株脱氮性能研究表明:HY3-2以甘油为碳源,C/N为25,温度为20℃或30℃,转速为150r/min,盐度低于50g/L时,对100mg/L的NH4^+-N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达90.7%;以柠檬酸钠为碳源,C/N为25,温度为30℃,转速为150r/min,盐度低于15g/L时能进行良好的好氧反硝化作用,NO3--N去除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分离鉴定 生长特性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助凝PAC对城市二沉池出水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喆 孙力平 +1 位作者 付传奇 方宇翔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以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比了铝系、铁系絮凝剂在镁盐助凝下对水体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的药剂配合比及投药顺序,并考察了最佳条件下微絮凝高速过滤对二级出水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1)Mg^(2+)的投加提高了PAC对水中氮、磷的... 以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比了铝系、铁系絮凝剂在镁盐助凝下对水体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的药剂配合比及投药顺序,并考察了最佳条件下微絮凝高速过滤对二级出水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1)Mg^(2+)的投加提高了PAC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去除率皆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大约为10%;2)Mg^(2+)对铝系凝聚剂的助凝效果明显优于铁系;3)采用Mg^(2+)与PAC同时投加的方式对原水进行微絮凝高速过滤,取得了良好的出水效果(本实验可使原水浊度由1.95 NTU降至0.25 NTU,PO_4^(3-)-P由4.1 mg/L降至0.28 mg/L,浊度和P去除率分别高达87.2%和93.2%)。研究以期在减少药剂投加量的基础上,为城市污水厂深度去除氮磷提供数据参考及强化控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盐 助凝 聚合氯化铝 高速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波动带中石油烃污染迁移转化规律综述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月峤 丁爱中 +4 位作者 刘宝蕴 梁信 李实 张伦梁 尹洪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72-178,共7页
石油烃污染是中国土壤-地下水环境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石油烃因其毒性及难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主要论述地下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物降解途径、地下水位季节性波动给石油烃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的赋存状态及生物修复带... 石油烃污染是中国土壤-地下水环境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石油烃因其毒性及难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主要论述地下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物降解途径、地下水位季节性波动给石油烃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的赋存状态及生物修复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一特殊地质条件,如何开展石油烃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及优化方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波动带 石油烃污染 微生物修复 污染物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加采油含聚废水对水煤浆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昊 魏征 +1 位作者 姜勇 解强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72-77,共6页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油田原油的采出率,同时产生大量含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用工业废水制备水煤浆是处理工业废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鲜见利用采油含聚废水制浆的相关研究。为了研究采油含聚废水对水煤浆制备及性能的影...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油田原油的采出率,同时产生大量含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用工业废水制备水煤浆是处理工业废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鲜见利用采油含聚废水制浆的相关研究。为了研究采油含聚废水对水煤浆制备及性能的影响,以神木烟煤为原料、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为分散剂,掺加含有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的采油含聚废水制备水煤浆。在研究确定分散剂用量及水煤浆浓度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含聚废水掺加量对制备水煤浆的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含聚废水直接制备水煤浆,成浆性能良好,其表观黏度随分散剂用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且随成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分散剂用量为0.8%时最大制浆浓度可达56.6%,表观黏度为1183 mPa·s;含聚废水的掺入影响了水煤浆的流变特性,随着含聚废水掺入比例的增加,水煤浆的流动性先变差后逐渐变好,废水掺混比例为20%时,水煤浆具有较低的表观黏度,流动性良好且具有更明显的假塑性流体特征;含聚废水的掺入对水煤浆的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随着掺混比例的增大,水煤浆的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掺混较低比例(<40%)的废水可以改善浆体结构,使水煤浆不易形成硬沉淀,从而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含聚废水 掺混比例 流变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幼苗个体生长规律与死亡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媛 唐立松 乔瑞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9,共6页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建群种梭梭的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幼苗生长和周边环境因子进行了全生长期的连续监测,以期探明一年生梭梭的生长、存活规律。结果表明:梭梭幼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早春生长迅速,但随着降水的减少,7月幼苗地上地...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建群种梭梭的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幼苗生长和周边环境因子进行了全生长期的连续监测,以期探明一年生梭梭的生长、存活规律。结果表明:梭梭幼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早春生长迅速,但随着降水的减少,7月幼苗地上地下部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凋落,8月恢复生长。在整个生长期中,幼苗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较高的死亡率使得梭梭幼苗快速生长以抢占更多资源;当遭遇干旱时,幼苗又通过同化枝凋落迅速建立了根系供水与地上部分需水之间的新平衡,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同时,幼苗以牺牲地上部分生长为代价将更多的光合产物转向根系,使得幼苗能够获得更多的水分保证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幼苗 死亡率 根系 水分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及其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雪峰 丁爱中 +5 位作者 薛栋 禚文婧 刘宝蕴 梁信 李实 张伦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27-2231,共5页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原位生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友好型技术,是当前地下水石油烃修复的理想方法。总结了现有地下水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归纳了影响石油烃原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模型在石油烃原位...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原位生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友好型技术,是当前地下水石油烃修复的理想方法。总结了现有地下水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归纳了影响石油烃原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模型在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潜力预测方面的前景,以期为地下水石油烃生物修复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石油烃 原位生物修复 生物降解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坑塘黑臭水体的净化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尹莉 张鹏昊 +3 位作者 陈伟燕 乔丽丽 耿翠玉 仲惠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通过改变固定化生物工程菌的投加量、曝气量、投加碳源种类、碳氮比及菌剂组合方式,考察了固定化生物工程菌对坑塘黑臭水体中COD、NH_3-N、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固定化生物工程菌净化坑塘黑臭水体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投加量... 通过改变固定化生物工程菌的投加量、曝气量、投加碳源种类、碳氮比及菌剂组合方式,考察了固定化生物工程菌对坑塘黑臭水体中COD、NH_3-N、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固定化生物工程菌净化坑塘黑臭水体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投加量为4‰、DO为2~3 mg/L、碳氮比为15:1(以乙酸钠作为碳源),反应时间108 h。在此条件下,COD、NH_3-N、TP浓度分别由800(未投加碳源时是83 mg/L)、37、2.44 mg/L降至53、0、1.33 mg/L,去除率分别为93.38%、100%、45.49%。通过分析可知,采用"固定化生物工程菌+液态菌"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可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该试验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生物工程菌 生物处理 液态菌 坑塘黑臭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任同伟 俞彬 +4 位作者 阳春芳 张彦海 赵鹏飞 刘军 郭慧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对其预处理除杂技术和末端蒸发结晶盐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国内高含盐废水零排放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梳理。结合工程案例对预处理除杂、蒸发结晶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应用研究... 针对目前国内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对其预处理除杂技术和末端蒸发结晶盐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国内高含盐废水零排放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梳理。结合工程案例对预处理除杂、蒸发结晶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应用研究,并对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高含盐废水 资源化 结晶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实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俞彬 刘凯男 +2 位作者 刘秦安 刘付亮 迟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39,共4页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微涡流高效沉淀+流砂过滤器+超滤+反渗透工艺用于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进水电导率在1.8~3.5 m S/cm时,RO产水电导平均为65μS/cm,脱盐率在96%以上,所有指标满足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污水...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微涡流高效沉淀+流砂过滤器+超滤+反渗透工艺用于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进水电导率在1.8~3.5 m S/cm时,RO产水电导平均为65μS/cm,脱盐率在96%以上,所有指标满足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污水回用管理导则》优质再生水的相关标准。RO浓水采用异相催化氧化+高效生化工艺,出水COD≤50 mg/L,NH_3-N、SS的质量浓度分别≤12、≤30 mg/L,满足DB 61/224-2011一级标准,达标排放。直接运行费用合计1.83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中水回用 反渗透浓水处理 异相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H_2O_2催化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石化含盐废水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栋 俞彬 耿翠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206,共5页
采用O_3-H_2O_2-催化剂氧化体系对某石化企业含盐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下的反应时间、O_3流量、H_2O_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_3-H_2O_2-催化剂氧化体系对石化含盐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在... 采用O_3-H_2O_2-催化剂氧化体系对某石化企业含盐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下的反应时间、O_3流量、H_2O_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_3-H_2O_2-催化剂氧化体系对石化含盐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臭氧流量为40 m L/min、H_2O_2投加量为5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300 g/L、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1.4%,出水COD为52.0 mg/L,达到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含盐废水 O3 H2O2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