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_3/H_2O_2协同氧化石油化工行业反渗透浓水 被引量:4
1
作者 耿翠玉 杨映 +7 位作者 乔瑞平 李海洋 陈广升 俞彬 王玉慧 迟娟 柴振鹏 王纪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6-59,67,共5页
采用O_3/H_2O_2协同氧化处理石油化工行业反渗透浓水,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H_2O_2投加量和H_2O_2投加方式对O_3/H_2O_2协同氧化反渗透浓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6.49、H_2O_2投加量为80mg/L、分4次平均投加(开始时投加1次,之... 采用O_3/H_2O_2协同氧化处理石油化工行业反渗透浓水,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H_2O_2投加量和H_2O_2投加方式对O_3/H_2O_2协同氧化反渗透浓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6.49、H_2O_2投加量为80mg/L、分4次平均投加(开始时投加1次,之后每隔10min投加1次)、反应时间为35min的最优化条件下,处理后的反渗透浓水COD、BOD5、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分别降低至48.9、10.2、25.70mg/L,均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的直接排放标准。COD、UV254、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4%、68.0%、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H2O2 协同氧化 反渗透浓水 石油化工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H_2O_2深度氧化处理煤间接制油反渗透浓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映 耿翠玉 +3 位作者 乔瑞平 罗瑞春 迟娟 李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8,104,共5页
采用O_3-H_2O_2协同氧化深度处理煤间接制油反渗透浓水,考察了O_3气体流量、初始PH、H_2O_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对煤间接制油反渗透浓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_3-H_2O_2协同氧化深度处理煤间接制油反渗透浓水的优化运行参数为;O_... 采用O_3-H_2O_2协同氧化深度处理煤间接制油反渗透浓水,考察了O_3气体流量、初始PH、H_2O_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对煤间接制油反渗透浓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_3-H_2O_2协同氧化深度处理煤间接制油反渗透浓水的优化运行参数为;O_3气体体积流量为30 mL/min,O_3投加量为108 mg/L,初始pH为8.0,H_2O_2投加量为63 mg/L。在此优化条件下,废水中COD由125.3 mg/L降低至67.5 mg/L去除率为46.1%。进一步表征和考察催化剂添加量对实验的影响,催化剂的结构和活性组分能强化氧化效果,在催化剂添加量为90g/L时,废水COD可降低至48.0 mg/L,去除率为61.7%。O_3-H_2O_2氧化能够有效实现煤间接制油反渗透浓水的深度处理,处理后出水主要指标均可达到GB31571-2015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H2O2 协同氧化 催化氧化 煤间接制油 反渗透浓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氨氮降解菌处理氨氮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乔丽丽 李璐 +4 位作者 贾琰 尹莉 刘峰 王玉慧 乔瑞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4-788,共5页
考察了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含量对固定化载体性能的影响,并筛选了最优条件制备固定化氨氮降解菌,研究其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当PVA和SA质量分数分别为8.00%、1.00%时,制成的固定化载体抗压性能最好,能够形成丰富的多孔结构。... 考察了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含量对固定化载体性能的影响,并筛选了最优条件制备固定化氨氮降解菌,研究其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当PVA和SA质量分数分别为8.00%、1.00%时,制成的固定化载体抗压性能最好,能够形成丰富的多孔结构。固定化氨氮降解菌在处理氨氮废水前驯化168h,可以恢复较高活性。在固定化氨氮降解菌投加量2%(质量分数)、反应温度30℃、pH 8.01、溶解氧3.0 mg/L的条件下反应60h,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从最初的3 835.29 mg/L降为82.35mg/L,去除率为97.85%。固定化氨氮降解菌在投加量低于氨氮降解菌的情况下,仍然能实现与之相近的氨氮废水处理效果,证明固定化氨氮降解菌能高效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包埋 氨氮废水 微观结构 氨氮降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深度处理二级反渗透浓水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尹莉 乔丽丽 +3 位作者 贾琰 耿翠玉 乔瑞平 王玉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3,共4页
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深度处理煤间接制油二级反渗透浓水,考察固定化耐盐复合菌对二级反渗透浓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初始COD为86.1 mg/L的二级反渗透浓水经由p H为6.98、温度35℃、固定化耐盐复合菌投加质量分数为5%的优化条件... 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深度处理煤间接制油二级反渗透浓水,考察固定化耐盐复合菌对二级反渗透浓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初始COD为86.1 mg/L的二级反渗透浓水经由p H为6.98、温度35℃、固定化耐盐复合菌投加质量分数为5%的优化条件下反应72 h,废水中的COD降至38.4 mg/L,去除率为55.40%。采用活性污泥法、固定化耐盐复合菌和"固定化耐盐复合菌+活性污泥法"组合的方式进行对比实验,3种工艺中COD去除率分别为41.81%、54.59%和55.63%。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以强化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二者之间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的深度处理高盐含量的煤间接制油二级反渗透浓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耐盐复合菌 生化处理 活性污泥 二级反渗透浓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