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系统膜浓缩与分盐过程中DOM的赋存与迁移特征解析
1
作者 徐远豪 刘睿 +5 位作者 焦建业 顾清清 郑利兵 赵鹏飞 付志雄 魏源送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5-1288,共14页
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废水零排放(ZLD)效能与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ZLD系统的DOM,特别是分子学组成与信息的关注和认识仍较少。本研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解构实际煤化工废水ZLD系... 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废水零排放(ZLD)效能与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ZLD系统的DOM,特别是分子学组成与信息的关注和认识仍较少。本研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解构实际煤化工废水ZLD系统中废水的DOM组成和分子特征,并揭示膜浓缩与分盐过程DOM的赋存与迁移特征。结果表明:①煤化工废水ZLD系统进水的DOM主要为木质素、稠环芳烃、蛋白质和类腐殖质等;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高不饱和度和芳香性的大分子蛋白和木质素类物质。反渗透(RO)浓水中DOM的质荷比(m/zw)、等效双键当量(DBEw)与芳香性指数(AImodw)升高,表明RO优先截留此类大分子量的不饱和的高芳香性物质。RO产水存在小分子蛋白类、脂类和小分子的木质素等物质,揭示了膜表面的微生物污染。②纳滤(NF)分盐阶段,进水中含有蛋白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和腐殖质,同时高盐度下的膜孔溶胀效应导致DOM截留率较低,故产水中仍有少部分的蛋白和腐殖质。③膜污染层中DOM主要是低不饱和度与芳香性的脂类、蛋白、不饱和烃类及少量木质素,其DOM的分子特性与水样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预处理针对DOM去除效果有限,DOM的截留主要依靠RO,RO优先去除高芳香性大分子物质,但产水中仍有部分的小分子蛋白、饱和的脂类和蛋白质吸附沉积在RO膜表面,研究可为ZLD系统的污染物去除规律的认识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零排放 溶解性有机物(DOM)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纳滤在煤化工废水分盐改造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2
作者 赵鹏飞 张彦海 +2 位作者 李超 张波 俞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5-228,共4页
为实现结晶盐资源化,对某煤化工零排放项目采用组合纳滤技术+重结晶工艺进行改造。结果表明,组合纳滤可有效实现分盐及浓缩功能,当进水中Cl-/SO_(4)^(2-)=0.37~0.98时,组合纳滤产水Cl-/SO_(4)^(2-)=30.7~298.5(均值117.9),浓水中Cl-/SO_... 为实现结晶盐资源化,对某煤化工零排放项目采用组合纳滤技术+重结晶工艺进行改造。结果表明,组合纳滤可有效实现分盐及浓缩功能,当进水中Cl-/SO_(4)^(2-)=0.37~0.98时,组合纳滤产水Cl-/SO_(4)^(2-)=30.7~298.5(均值117.9),浓水中Cl-/SO_(4)^(2-)=0.09~0.28(均值0.15),浓水中SO_(4)^(2-)浓度可达80 000 mg/L以上,截留率>99%,Cl-平均截留率为-18.9%;产出合格NaCl及Na2SO4结晶盐,纯度均在98.5%以上,有效地实现了混盐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纳滤 煤化工 混盐 分盐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任同伟 俞彬 +4 位作者 阳春芳 张彦海 赵鹏飞 刘军 郭慧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对其预处理除杂技术和末端蒸发结晶盐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国内高含盐废水零排放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梳理。结合工程案例对预处理除杂、蒸发结晶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应用研究... 针对目前国内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对其预处理除杂技术和末端蒸发结晶盐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国内高含盐废水零排放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梳理。结合工程案例对预处理除杂、蒸发结晶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应用研究,并对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高含盐废水 资源化 结晶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