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联合控制研究
1
作者 张丽霞 潘福全 费贤松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1期66-68,共3页
为了弥补汽车动力学独立主动控制系统的不足,研究了主动前轮转向(AFS)和横摆力矩控制(DYC)的联合控制策略。运用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控制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横摆力矩控制器,通过前馈控制调整侧偏... 为了弥补汽车动力学独立主动控制系统的不足,研究了主动前轮转向(AFS)和横摆力矩控制(DYC)的联合控制策略。运用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控制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横摆力矩控制器,通过前馈控制调整侧偏角,状态反馈控制调整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线性二自由度开环汽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低速还是高速,联合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同时控制汽车的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提高了汽车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前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滑模控制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式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卫 秦永法 +1 位作者 曾励 张持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121,共6页
以提高某款前轮驱动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为目的。基于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和ECE法规提出一种三输入单输出的制动能量回收模糊控制策略,分别利用CRUISE和Simulink搭建整车和控制策略模型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N... 以提高某款前轮驱动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为目的。基于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和ECE法规提出一种三输入单输出的制动能量回收模糊控制策略,分别利用CRUISE和Simulink搭建整车和控制策略模型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NEDC循环工况下续驶里程贡献度达11.5%。保证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减缓电池能耗趋势,提高了整车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 模糊控制策略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纵倾问题研究分析
3
作者 袁绍华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9期87-90,共4页
以中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纵倾数学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得出研究对象在最强制动工况下的纵倾角,该纵倾角大于行业推荐值。针对研究对象提出了提高抗纵倾能力的改善措施,并进行计算验证。最后,系统总结了整车提高抗纵倾... 以中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纵倾数学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得出研究对象在最强制动工况下的纵倾角,该纵倾角大于行业推荐值。针对研究对象提出了提高抗纵倾能力的改善措施,并进行计算验证。最后,系统总结了整车提高抗纵倾能力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倾 仿真研究 抗纵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网络的多智能小车编队控制系统 被引量:17
4
作者 申忠宇 郑启文 +2 位作者 王川 张少华 张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8-21,共4页
首先设计了基于ARM Cortex-M3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利用模块化理念设计了无线通信、磁场检测传感器、电机驱动等硬件模块,采用ZigBee设计了多智能小车协作控制的车载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利用磁场检测完成小车的导航方式,采用旋转编码器... 首先设计了基于ARM Cortex-M3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利用模块化理念设计了无线通信、磁场检测传感器、电机驱动等硬件模块,采用ZigBee设计了多智能小车协作控制的车载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利用磁场检测完成小车的导航方式,采用旋转编码器实现小车的测速功能.然后在智能小车上移植了嵌入式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根据多智能小车协作控制要求,设计了智能小车分布式自主决策程序,实现多智能小车自由运行、队列跟随和路口协作等运行模式.最后采用线性最优二次型的车队跟随控制算法,实现多智能小车编队的启停、匀速和加减速控制,利用通信协商的路口协作算法,实现多智能小车路口协作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多智能小车系统能够满足多智能小车协作控制、编队控制和路口协作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无线通信网络 智能小车 嵌入式操作系统 多智能小车编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书慧 齐江涛 +1 位作者 廖宗建 徐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0-204,共5页
为提高变量施肥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开发了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自动模式下,系统接收GPS信号确定施肥机位置和行进速度;手动模式下,系统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速度信号。系统将施肥机的行进速度与施肥处方... 为提高变量施肥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开发了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自动模式下,系统接收GPS信号确定施肥机位置和行进速度;手动模式下,系统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速度信号。系统将施肥机的行进速度与施肥处方信息相结合,控制排肥轴转速实现变量施肥。应用该系统进行变量施肥田间作业,累计作业面积达72hm2。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150~600kg/hm2实施变量施肥作业时,其排肥量误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控制系统 设计 变量施肥 CPLD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器示功图面积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殷春芳 张金超 +2 位作者 汪少华 孙晓强 徐兴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5-651,共7页
为了研究减振器示功特性与车辆平顺性之间的影响机理,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液压双筒式减振器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台架试验.在此基础上,根据减振器外特性仿真曲线,提出了示功图总面积量化指标.结合车辆系统振动原理,建立了示功图总... 为了研究减振器示功特性与车辆平顺性之间的影响机理,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液压双筒式减振器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台架试验.在此基础上,根据减振器外特性仿真曲线,提出了示功图总面积量化指标.结合车辆系统振动原理,建立了示功图总面积与簧上质量垂向振动加速度、悬架动行程以及轮胎动载荷之间的数学关系.基于整车振动模型,定量分析了示功图总面积对簧上质量垂向振动加速度、悬架动行程以及轮胎动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示功图总面积较小时,车辆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均出现明显恶化现象,但示功图总面积过大也会引起振动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增大,同时还会影响二者振动能量在频域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减振器 示功图面积 整车振动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M的多特征融合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白中浩 刘浏 +1 位作者 焦英豪 曹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7-1883,共7页
为了提高对驾驶员疲劳程度检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多个特征融合疲劳检测算法。首先利用简单类Haar特征的级联Adaboost算法快速检测出人脸位置,然后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基于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 为了提高对驾驶员疲劳程度检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多个特征融合疲劳检测算法。首先利用简单类Haar特征的级联Adaboost算法快速检测出人脸位置,然后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基于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的特征点定位,利用12个ASM特征标记点,得出眼睛、嘴部和头部的状态参数,再相应地计算出PERCLOS(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 over the pupil over time)、AECS(average eye closure speed)、哈欠频率、点头频率等4个疲劳特征,最后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 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判决出驾驶员的3级疲劳程度(清醒、疲劳和严重疲劳)。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驾驶员疲劳检测准确率达93.3%,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检测 主动形状模型 PERCLOS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参数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黎卿 林建飞 +1 位作者 汤池潜 杨启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2-468,共7页
针对传统悬架将结构参数与控制参数分开设计,易造成系统失去全局最优的不足,本文以电子控制空气悬架为例提出一种对其结构/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和电磁阀式减振器空气悬架数学模型,运用台架试验的方... 针对传统悬架将结构参数与控制参数分开设计,易造成系统失去全局最优的不足,本文以电子控制空气悬架为例提出一种对其结构/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和电磁阀式减振器空气悬架数学模型,运用台架试验的方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精度。设计了LQR控制器对减振器阻尼力控制,选取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节流孔尺寸作为优化结构参数,控制器与振动加速度有关的权系数作为优化的控制参数,运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分别对系统结构/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控制参数优化,结构参数优化。优化结果显示,相对于系统结构参数与控制参数分开优化,悬架系统结构/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后系统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S 多目标优化 LQ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头子系统的结构动力修改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栋华 周金宏 易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3-516,共4页
对轿车车头子系统进行正确的结构动力修改是利用其代替整车进行室内道路模拟试验的关键.结合轿车白车身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成功地对某承载式轿车车身的车头子系统结构进行了基于优化算法的结构动力学修改.室内台架试验结... 对轿车车头子系统进行正确的结构动力修改是利用其代替整车进行室内道路模拟试验的关键.结合轿车白车身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成功地对某承载式轿车车身的车头子系统结构进行了基于优化算法的结构动力学修改.室内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修改后的车头子系统可以准确地反映整车的动态特性,为室内道路模拟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车头 结构动力修改 模态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角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下永磁同步电机EPS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林峰 陈久闪 +1 位作者 陈无畏 张荣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906-2913,共8页
建立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电动助力转向(EPS)模型。由于PMSM固有的非正弦磁通分布、齿槽效应和电流检测误差等因素导致了明显的转矩脉动,因此根据寄生转矩脉动多是转子位置的周期函数和EPS系统中电机转速并非恒定不变的特点,提出... 建立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电动助力转向(EPS)模型。由于PMSM固有的非正弦磁通分布、齿槽效应和电流检测误差等因素导致了明显的转矩脉动,因此根据寄生转矩脉动多是转子位置的周期函数和EPS系统中电机转速并非恒定不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转角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来抑制EPS中PMSM的转矩脉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EPS转矩脉动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动助力转向 迭代学习控制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例推理遥控船船体模具UG分模设计框架的研究
11
作者 林杰 《电加工与模具》 2014年第4期44-45,64,共3页
分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设计及加工,它是一个典型的强经验、弱理论的工作。基于事例推理(CBR)方法,是解决强经验、弱理论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遥控船船体模具UG分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BR的船体模具UG分模设计框架。
关键词 事例推理 遥控船船体 UG分模设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