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数字化转型价值五维度分析与项目过程优化
1
作者 蔡立春 蔡伟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实验室作为技能培育、科研创新及产品开发的核心场所,正随全球数字化技术与方法的快速发展,迈向更加成熟且智能化的新阶段。然而,众多实验室在探索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时仍面临挑战,常迷失于复杂的未来展望中。数字化项目作为实现... 实验室作为技能培育、科研创新及产品开发的核心场所,正随全球数字化技术与方法的快速发展,迈向更加成熟且智能化的新阶段。然而,众多实验室在探索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时仍面临挑战,常迷失于复杂的未来展望中。数字化项目作为实现实验室数字化愿景的关键,其管理常聚焦于技术架构优化、成本控制及快速交付,而忽视对核心需求背后多维度成因的深入分析,导致部分项目虽执行高效,但在价值创造上表现不佳。该研究基于丰富的实验室数字化实践案例,融合数字化五维度理论,提出了一种简明普适的实验室数字化转型分析框架,并对数字化项目全生命周期下的项目过程进行精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五维度 实验室数字化 转型分析框架 项目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逆变器高频脉冲电压对Hairpin绕组绝缘安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鞠孝伟 程远 +2 位作者 杨明亮 崔淑梅 刘新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115-5124,共10页
针对碳化硅(SiC)逆变器高频高dv/dt脉冲激励下的Hairpin绕组高电应力容易造成绝缘损伤的问题,该文对一台电动汽车用Hairpin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绕组匝间绝缘的电压应力计算与安全分析。首先,提出考虑双导体边耦合效应的Hairpin绕组... 针对碳化硅(SiC)逆变器高频高dv/dt脉冲激励下的Hairpin绕组高电应力容易造成绝缘损伤的问题,该文对一台电动汽车用Hairpin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绕组匝间绝缘的电压应力计算与安全分析。首先,提出考虑双导体边耦合效应的Hairpin绕组单匝线圈高频等效电路模型,提取电机绕组的高频分布参数,并基于场路耦合有限元方法建立Hairpin绕组的匝间电压计算模型;然后,得到SiC逆变器驱动下的绕组匝间绝缘电压应力,利用绕组匝间电压测试平台验证了模型与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不同匝间电压幅值、绝缘厚度、材料相对介电常数、匝间气隙长度等对气隙电场分布线的影响规律,以气隙电场分布线与Paschen曲线的关系为判据,给出了一种判断绕组绝缘是否发生放电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逆变器 永磁同步电机 Hairpin绕组 电应力 匝间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分布参数提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逢春 贾晓宇 +3 位作者 陈敏 徐德鸿 何茂军 柳绪丹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7-185,共9页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通常由电池组、逆变器以及永磁同步电机构成。由于逆变器中功率半导体器件高频地开关,驱动系统会产生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永磁同步电机为共模电磁干扰和差模电磁干扰提供了传播路径,其寄生参...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通常由电池组、逆变器以及永磁同步电机构成。由于逆变器中功率半导体器件高频地开关,驱动系统会产生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永磁同步电机为共模电磁干扰和差模电磁干扰提供了传播路径,其寄生参数增强了电磁干扰,因此它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EMI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电机物理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集总参数模型,将模型中的电路元件与电机寄生参数联系起来;然后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绕组电感、相间互感、寄生电容、铜耗电阻和铁损电阻的获取方法,并通过实验测量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基于所提参数提取方法,得到了集总参数模型参数,通过仿真和网络分析仪实验测量进行了所提方法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磁干扰(EMI)模型 电动汽车(E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14V电气能量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纪光霁 韩玉涛 +1 位作者 王晶淼 Gaertner Christian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1,共7页
针对传统的车辆电气系统中,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蓄电池的状态难以监测和部分电负载不可控制的问题,本文中对14V电气能量管理(14V-EEM)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可在发动机和蓄电池的有利工作状态下,适时主动地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控制部... 针对传统的车辆电气系统中,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蓄电池的状态难以监测和部分电负载不可控制的问题,本文中对14V电气能量管理(14V-EEM)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可在发动机和蓄电池的有利工作状态下,适时主动地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控制部分与安全无关的大功率电负载,在满足整车电气能量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整车燃油经济性和整车电气网络可靠性。最后以一汽红旗H7某款车型作为14V-EEM系统运行载体,进行了NEDC工况下的测试。结果表明,油耗约降低2%,蓄电池的电平衡为正值,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14V电气系统 电气能量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钢带式无级变速器技术降低油耗的潜能分析(二) 被引量:5
5
作者 Van der Sluis Francis +8 位作者 Van Dongen Tom Van Spijk Gert-Jan Van der Velde Arie Van Heeswijk Ad 张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共4页
关键词 降低油耗 变速器技术 钢带式 潜能 无级 压力 控制策略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钢带式无级变速器技术降低油耗的潜能分析(一)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共5页
为降低压力钢带式无级变速(CVT)车型的燃油消耗,将研究重点放在对其内部不同损耗源的分析上,并认为最有可能降低损耗的部分是压力钢带式CVT的变速机构、液压驱动回路及其控制策略。根据研究结果指出,通过采取诸如滑移控制、改进的液压... 为降低压力钢带式无级变速(CVT)车型的燃油消耗,将研究重点放在对其内部不同损耗源的分析上,并认为最有可能降低损耗的部分是压力钢带式CVT的变速机构、液压驱动回路及其控制策略。根据研究结果指出,通过采取诸如滑移控制、改进的液压回路、分离离合器或启动-停止控制等措施,压力钢带式CVT仍具有较大的降低油耗的潜力;今后的工作应着重于扩大CVT滑移控制的工作区域及将此功能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T 压力钢带式 燃油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热力实验室建设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蔡立春 蔡伟平 郑蓝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3-257,269,共6页
在传统的热力实验室中,实验人员经常面临实验排期紧张、任务关联性复杂、资源管理粗糙和运营信息闭塞等问题。通过对某头部企业传统热力实验室运营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一种集成解决方案,将该企业的热力实验室打造为有序、精益和透明的... 在传统的热力实验室中,实验人员经常面临实验排期紧张、任务关联性复杂、资源管理粗糙和运营信息闭塞等问题。通过对某头部企业传统热力实验室运营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一种集成解决方案,将该企业的热力实验室打造为有序、精益和透明的数字化实验室。该套集成解决方案不仅能提高实验室整体运转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了实验室的运转成本,并能为其他主营热力产品的企业或进行热力学研究的高校实验室,提供真实、完整和新颖的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技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射频识别 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元素比对富锂锰基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邱家欣 江奇 +5 位作者 高艺珂 彭俊琪 卢晓英 胡爱琳 徐君 蔡玉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采用两步煅烧的高温固相法制备富锂锰基材料Li1.2Mn0.54Co0.13+xNi0.13-xO2材料,通过控制镍钴元素比得到了一系列富锂锰基材料,重点研究了所得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利用XRD、SEM和氮气吸脱附仪分别对制... 采用两步煅烧的高温固相法制备富锂锰基材料Li1.2Mn0.54Co0.13+xNi0.13-xO2材料,通过控制镍钴元素比得到了一系列富锂锰基材料,重点研究了所得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利用XRD、SEM和氮气吸脱附仪分别对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技术对制备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层状结构趋于明显,层间结构更加紧密,团聚程度逐渐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镍钴比为1∶1时,材料拥有良好的低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0.2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204mAh/g,0.5C倍率下4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97.1%;而当镍钴比为1.6∶1时,材料拥有良好的2C倍率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基材料 高温固相法 镍钴元素比例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