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_(2)O_(3)对ZnO-Bi_(2)O_(3)基高压压敏陶瓷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桂阳海 涂远生 +3 位作者 田宽 郭会师 黄海 张心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ZnO-Bi_(2)O_(3)-Co_(2)O_(3)-NiO-Mn_(3)O_(4)-SiO_(2)-Cr_(2)O_(3)压敏陶瓷,研究不同掺杂量的Cr_(2)O_(3)对ZnO压敏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电气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电化学...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ZnO-Bi_(2)O_(3)-Co_(2)O_(3)-NiO-Mn_(3)O_(4)-SiO_(2)-Cr_(2)O_(3)压敏陶瓷,研究不同掺杂量的Cr_(2)O_(3)对ZnO压敏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电气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微观形貌及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r_(2)O_(3)的加入不仅具有抑制ZnO晶粒异常生长和提升晶粒均匀分布的作用,而且能显著降低ZnO晶粒电阻,增加晶界电阻。在Cr_(2)O_(3)添加量为0%~0.21%(摩尔分数,下同)范围内,随着添加量的增大,压敏陶瓷的非线性系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当Cr_(2)O_(3)掺杂量为0.14%时,ZnO压敏陶瓷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电位梯度E_(1 mA)=216 V·mm^(-1)、泄漏电流J_L=0.36μA·cm^(-2)、非线性系数α=25、残压比K=1.815、老化系数K_(ct)=0.647。此外,该压敏陶瓷在4/10μs波形下100 kA脉冲电流冲击2次后U_(1 mA)仍保持为初始的96.75%,表现出良好的冲击稳定性,在配电系统避雷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陶瓷 Cr_(2)O_(3)掺杂 微观结构 电气性能 阻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nO的超快恢复三乙胺气敏传感器 被引量:2
2
作者 桂阳海 涂远生 +4 位作者 田宽 郭会师 吴锦涛 赵帅帅 黄海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92-698,共7页
不同形貌ZnO纳米材料的合成对高性能气敏传感器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波辅助法合成了ZnO纳米微球和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分别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 不同形貌ZnO纳米材料的合成对高性能气敏传感器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波辅助法合成了ZnO纳米微球和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分别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两种形貌ZnO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ZnO纳米微球与ZnO纳米棒相比表现出良好的气敏性能,在370℃下对体积分数为100×10^(-6)的三乙胺灵敏度高达110.4,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8 s和2 s,检测限低至0.1×10^(-6),在长期的循环测试中ZnO纳米微球传感器可以保持较高的响应值、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微波辅助法 恢复时间 三乙胺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伟伟 贺强 +2 位作者 姜坤 霍稳静 李胜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1期13-15,共3页
氧化锌避雷器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装置,同时也是提高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部分,通过与地线进行连接来防治雷击,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为了更好地分析氧化锌避雷器的整体使用效率,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从架空输... 氧化锌避雷器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装置,同时也是提高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部分,通过与地线进行连接来防治雷击,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为了更好地分析氧化锌避雷器的整体使用效率,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从架空输电线路氧化锌避雷器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其运行状况设计相应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低能耗的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通信技术,有效减少电流泄露的情况,为企业降低检修和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氧化锌避雷器 远距离无线电(LoRa)通信 实时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物联网中避雷器远程故障监测与维护
4
作者 李洋 黄阳 +2 位作者 李良诚 杨金歌 武鹏飞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4期199-201,共3页
在以计算机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云存储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等为核心的智能化时代,输配电网络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输配电网络的智能化远程控制成为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做好电力物联网系统中避雷设备的远... 在以计算机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云存储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等为核心的智能化时代,输配电网络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输配电网络的智能化远程控制成为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做好电力物联网系统中避雷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维护,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调度等的无线避雷设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实现全面化、专业化以及智能化的远程避雷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物联网(IoT) 避雷器 远程故障监测与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雷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
作者 李明双 涂远生 +2 位作者 孙新年 林果 陈明星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3期17-19,26,共4页
避雷器是保护电气设备免遭过电压冲击的重要器件,其运行方式特殊,如果缺少有效的监测管理,容易引发二次雷击事故。为了保障电力设备和避雷器的正常运行,建立安全、可控且雷电数据可追溯的避雷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避雷器的相... 避雷器是保护电气设备免遭过电压冲击的重要器件,其运行方式特殊,如果缺少有效的监测管理,容易引发二次雷击事故。为了保障电力设备和避雷器的正常运行,建立安全、可控且雷电数据可追溯的避雷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避雷器的相关信息,其次对传统避雷器检测方式进行了说明,最后对避雷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研究,以此推动我国雷电防护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器 智能监测 在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避雷器用智能化监测器的电磁防护设计研究
6
作者 贺强 胡伟伟 +2 位作者 殷保健 程家瑞 白杰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1期34-36,共3页
基于线路避雷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实际情况来看,为提高其技术性能,实现创新升级,在智能化监测器运用方面要以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为主,对此就要从电磁防护设计方面进行研究.选取某工程样机为研究对象,分析智能化监测器... 基于线路避雷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实际情况来看,为提高其技术性能,实现创新升级,在智能化监测器运用方面要以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为主,对此就要从电磁防护设计方面进行研究.选取某工程样机为研究对象,分析智能化监测器在型式试验中电磁兼容部分试验项目所暴露的问题,探究电磁防护设计的有关内容,结合实际试验结果验证抗干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便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避雷器 智能化监测器 电磁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电阻脉冲V-I特性方程应用于避雷器的研究
7
作者 李琰 乔洁 +2 位作者 邢坡 武鹏飞 朱云飞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10期25-27,共3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氧化锌非线性元件特性方程及确定方程式中常数的计算方法,可使电流峰值改变2~3个数量级,从而正确表示电阻片的实际特性精度与电流和电压测试值的相对关系。通过查找大量相关文献,对X企业的各类避雷器电阻片,开展8/20脉冲... 提出了一种适合氧化锌非线性元件特性方程及确定方程式中常数的计算方法,可使电流峰值改变2~3个数量级,从而正确表示电阻片的实际特性精度与电流和电压测试值的相对关系。通过查找大量相关文献,对X企业的各类避雷器电阻片,开展8/20脉冲V-I特性方程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氧化锌电阻脉冲V-I特性方程应用于避雷器时,具备较强的适应性。结合对应的实验物理现象,可进一步对电阻片保护特性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电阻片 氧化锌避雷器 伏安特性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0 kV配电类避雷器关键性能分析
8
作者 乔洁 李琰 +2 位作者 刘艳红 王艳 姜坤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期243-245,共3页
10 kV下供配电线路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处于中低压配电网的主体部分,其线路在运行过程中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对10 kV配电类避雷器以及相关关键性能的建设要求进行分析,以更... 10 kV下供配电线路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处于中低压配电网的主体部分,其线路在运行过程中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对10 kV配电类避雷器以及相关关键性能的建设要求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提高10 kV配电类避雷器的运用效能。分析我国10 kV配电类避雷器的关键性能,为电网企业的产品检测及服务水平提高做出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配电类避雷器 关键性能 重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