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电子亲和势GaN光电阴极铯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乔建良 徐源 +2 位作者 高有堂 牛军 常本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了得到铯吸附与阴极电子亲和势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NEA光电阴极激活评估实验系统对GaN光电阴极进行了铯激活.根据半导体光电发射理论和双偶极层模型,通过对电子亲和势随铯覆盖度变化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运算,得到电子亲和势与铯覆... 为了得到铯吸附与阴极电子亲和势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NEA光电阴极激活评估实验系统对GaN光电阴极进行了铯激活.根据半导体光电发射理论和双偶极层模型,通过对电子亲和势随铯覆盖度变化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运算,得到电子亲和势与铯覆盖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了铯的吸附机理,得到激活过程中铯的吸附过程与GaN材料有效电子亲和势下降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负电子亲和势GaN光电阴极材料在铯激活时光电流随着铯覆盖度的增加而从本底值增为极大值,激活过程中GaN电子能量分布曲线低动能截止点的位置决定于铯的覆盖度.当铯的覆盖度从0、1/2、2/3到1个单层变化时,低动能截止点依次向左移动,当覆盖度从0增加到1个单层时,低动能截止点向左移动了约3eV的距离.研究表明,低动能截止点左移本质上是由于对电子逸出起促进作用的有效偶极子[GaN(Mg):Cs]数量的增多造成的,有效偶极子数量的增多带来了材料表面真空能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负电子亲和势 双偶极层模型 GAN 光电阴极 光电流 铯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高频电磁骚扰工程计算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继平 刘毅 樊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18-2122,共5页
提出了煤矿井下高频连续波电磁骚扰工程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煤矿井下高频连续波电磁波能量损失机制,将巷道内电磁波的计算分为3个阶段:准自由空间传播阶段、高阶模式转换及稳定阶段、主模传输阶段。结合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分别给出了这... 提出了煤矿井下高频连续波电磁骚扰工程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煤矿井下高频连续波电磁波能量损失机制,将巷道内电磁波的计算分为3个阶段:准自由空间传播阶段、高阶模式转换及稳定阶段、主模传输阶段。结合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分别给出了这3个阶段的电场场强和传播衰减的计算公式。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地测量均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简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电磁骚扰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型液晶的电子结构计算和电激发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兰莉 汤中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用舒克紧束缚法计算了一种新型香蕉型液晶1,3-phenylene bis[-4-(4’-nonyloxy)phenyliminomethyl]benzoate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LUMO和HOMO的能量差别主要是受到香蕉型液晶的中心核、桥键(—COO—)的影响,而烷基尾对香蕉型液晶... 用舒克紧束缚法计算了一种新型香蕉型液晶1,3-phenylene bis[-4-(4’-nonyloxy)phenyliminomethyl]benzoate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LUMO和HOMO的能量差别主要是受到香蕉型液晶的中心核、桥键(—COO—)的影响,而烷基尾对香蕉型液晶电子结构的影响不大;在6种可能跃迁中,只有能量最低的两种(π→π,n→π)在200-800nm可见光范围内是经常发生的。对于这种香蕉型液晶,电子激发主要发生在4.0eV(310nm)和1.7eV(730n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型液晶 电子结构 电子跃迁 光学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 5.3V.软件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有堂 薛庆吉 +1 位作者 郭俊杰 黄大勇 《现代电子技术》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介绍了“MATL AB软件”的发展及特点 ,该软件已在大、中学校教学中得到普及与应用 。
关键词 MATLAB5.3V软件 电子线路 应用 计算机 电路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B5.0V.电子工作平台的电路交流频率分析
5
作者 高有堂 郭俊杰 薛庆吉 《现代电子技术》 2001年第7期70-72,共3页
介绍了“EWB5.0 V.电子工作台”的发展及特点 ,并具体给出了该软件的电路仿真示例及交流频率分析方法。该软件在大学理工科课程中正在得到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 EWB软件 电路仿真 电路交流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中的一个非严格双曲型守恒律组 Cauchy 问题的整体光滑解
6
作者 朱玉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7-80,共4页
利用初值扰动法,讨论了化学工程中的一个非严格双曲型守恒律组Cauchy问题整体光滑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初值扰动 双曲型 守性律组 整体光滑解 工程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7
作者 宋金璠 郭新峰 +1 位作者 石明吉 陈兰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6,39,共5页
伴随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目前翻转课堂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为载体,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构建高效... 伴随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目前翻转课堂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为载体,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探索一套新的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质量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学习和空间信息的改进N-FINDR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唐晓燕 高昆 +2 位作者 倪国强 朱振宇 程颢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19-2524,共6页
光谱端元提取是对高光谱数据进一步分析的重要前提。由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像元内的多重散射和亚像元成分的异质性等因素,高光谱图像中的混合像元实际上是非线性光谱混合。传统的端元提取算法是以线性光谱混合模型为基础,因此提... 光谱端元提取是对高光谱数据进一步分析的重要前提。由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像元内的多重散射和亚像元成分的异质性等因素,高光谱图像中的混合像元实际上是非线性光谱混合。传统的端元提取算法是以线性光谱混合模型为基础,因此提取的端元精度不高。在光谱非线性混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流形学习与空间信息结合的改进N-FINDR端元提取算法。首先通过自适应的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寻找嵌入在高维非线性数据空间的本质的低维结构,将原始高光谱数据非线性降维到低维空间。接着利用地物分布具有连续性的特点,通过增大空间同质区域的像元的权重进行空间预处理。最后通过寻找最大单形体体积进行端元提取。提出算法很好的解决了高光谱遥感数据非线性结构,并利用了空间信息,提高了端元提取的精度。模拟数据实验和真实高光谱遥感数据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该算法得到的结果优于顶点成分分析(VCA)算法、基于测地线距离的最大单形体体积(GSVM)算法和空间预处理的N-FINDR(SPPNFINDR)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非线性端元提取 空间信息 N-FINDR算法 高光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27
9
作者 殷华文 于兆和 马志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5-67,共3页
详细介绍了PLC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和编程技术 ,包括控制坐标系的建立、单双轴控制、接线、控制参数计算和控制程序的编写等。
关键词 步进电机 PLC 控制坐标系 单双轴控制 接线 控制参数 控制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负超材料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18
10
作者 田子建 陈健 +2 位作者 樊京 林越 李玮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共11页
针对MCR-WPT系统的传输效率受距离约束程度高等问题,本文分析讨论了磁负超材料介质板对MCR-WPT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推导并验证了磁负超材料介质板对消逝波传输的增强作用。利用HFSS构造了一种工作在ISM频段的MCR-WPT系统,并设计了一种... 针对MCR-WPT系统的传输效率受距离约束程度高等问题,本文分析讨论了磁负超材料介质板对MCR-WPT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推导并验证了磁负超材料介质板对消逝波传输的增强作用。利用HFSS构造了一种工作在ISM频段的MCR-WPT系统,并设计了一种适合该MCR-WPT系统的低频平面螺旋型磁负超材料介质板。当系统工作频率大于25MHz时,该低频磁负超材料介质板表现出磁负特性。通过将所设计的不同周期排列的磁负超材料介质板放置在MCR-WPT系统的不同位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螺旋型磁负超材料介质板对系统传输效率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MCR-WPT系统发射端插入小尺寸磁负超材料介质板、接收端插入中等尺寸磁负超材料介质板时,系统传输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在传输距离不变的前提下,加入磁负超材料介质板后MCR-WPT系统的传输效率至少提高20%,其中实验平台中系统传输效率提高了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WPT 磁负超材料 HFSS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中继谐振线圈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24
11
作者 田子建 林越 +3 位作者 杨洪文 樊京 陈健 李玮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68-174,共7页
论文首先通过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具有中继谐振线圈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耦合系数、谐振线圈衰减率及负载端衰减率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得出了系统取得最大传输效率所需满足的约... 论文首先通过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具有中继谐振线圈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耦合系数、谐振线圈衰减率及负载端衰减率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得出了系统取得最大传输效率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和控制函数。最后根据理论分析搭建相关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并与无中继线圈的无线输电系统做了对比,结果验证了约束条件及控制函数与最大传输效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该系统在能量传输距离和效率方面的优势,为后续设计远距离、高效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中继谐振线圈 耦合模 传输效率 谐振线圈衰减率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液晶显示器的汉字显示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清慧 陈绍东 徐志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2-697,共6页
以图形液晶显示器LM3229为例,论述了单片机控制的汉字显示系统硬、软件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对汉字显示机理做了详细剖析,对16×16点阵汉字字形与不同的汉字取模方式下字模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字模数据读取方式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设... 以图形液晶显示器LM3229为例,论述了单片机控制的汉字显示系统硬、软件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对汉字显示机理做了详细剖析,对16×16点阵汉字字形与不同的汉字取模方式下字模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字模数据读取方式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以两种汉字显示方式——文本方式和图形方式分别进行了显示程序设计和分析,比较了两种方式实现汉字显示的各自特点,同时对LM3229内显示RAM的编址方式及CGRAM的地址设置做了详细阐述。在嵌入式系统设计平台Proteus ISIS中对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得到了理想的仿真结果,实现了系统最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液晶显示器 液晶汉字显示 显示RAM编址 汉字取模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46
13
作者 刘忠超 何东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6-193,共8页
对奶牛发情的及时监测在奶牛养殖中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人工监测奶牛发情行为费时费力、计步器接触式监测会产生奶牛应激行为等问题,根据奶牛发情的爬跨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通... 对奶牛发情的及时监测在奶牛养殖中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人工监测奶牛发情行为费时费力、计步器接触式监测会产生奶牛应激行为等问题,根据奶牛发情的爬跨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批量归一化方法提高网络训练速度,以Max-pooling为下采样,修正线性单元(Rectified linear units,ReLU)为激活函数,Softmax回归分类器为输出层,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了32×32-20c-2s-50c-2s-200c-2的网络结构和参数。经过对奶牛活动区50头奶牛6个月的视频监控,筛选了具有发情行为爬跨特征的视频150段,随机选取网络训练数据23 000幅和测试数据7 000幅,对构建的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奶牛发情行为识别准确率为98.25%,漏检率为5.80%,误识别率为1.75%,平均单幅图像识别时间为0.257 s。该方法能够实现奶牛发情爬跨的无接触实时监测,对奶牛发情行为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可显著提高规模化奶牛养殖的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发情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爬跨行为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VR单片机的光敏电阻测试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大勇 徐源 乔建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8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光敏电阻测试装置的设计方法。系统使用AVR单片机Atmega16对8路光敏电阻的亮电阻、暗电阻等参数进行数据采集,通过USB接口把数据传送到上位机。用VB编写的上位机应用程序完成数据通信、分析处理等,人机界面友... 介绍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光敏电阻测试装置的设计方法。系统使用AVR单片机Atmega16对8路光敏电阻的亮电阻、暗电阻等参数进行数据采集,通过USB接口把数据传送到上位机。用VB编写的上位机应用程序完成数据通信、分析处理等,人机界面友好。实测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电阻 单片机 数据采集 USB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静电场描绘仪研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明吉 宋金璠 +2 位作者 陈兰莉 罗鹏晖 郭新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传统的静电场描绘采用人工寻找等势点的方法,不仅效率很低,存在不同轴误差,而且数据不便于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结合教学实际,研制了由数据采集、电脑和探针扫描3部分组成的新型静电场描绘仪,用C语言编写了测试软件,通过采集卡自动采集探... 传统的静电场描绘采用人工寻找等势点的方法,不仅效率很低,存在不同轴误差,而且数据不便于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结合教学实际,研制了由数据采集、电脑和探针扫描3部分组成的新型静电场描绘仪,用C语言编写了测试软件,通过采集卡自动采集探针的电势值,利用软件画出等势线分布图。测试了长直同轴柱形电缆的静电场和两均匀带电的长柱形带电体的静电场的电场分布情况,分析了误差的来源并提出了修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静电场描绘仪从根本上消除了不同轴误差的影响,自动化程度高,实验操作方便,提高了实验效率,形象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场描绘仪 长直同轴电缆 采集卡 等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A GaN和GaAs光电阴极激活机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建良 常本康 +2 位作者 牛军 杨智 邹继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本文结合激活过程中光电流变化规律和成功激活后阴极表面模型,研究了NEA GaN和GaAs光电阴极激活机理的异同。实验表明:NEA GaN激活过程中光电流不象GaAs那样按近似指数规律的包络慢速循环上升,而是在约1min之内就可达到峰值,Cs/O激活时... 本文结合激活过程中光电流变化规律和成功激活后阴极表面模型,研究了NEA GaN和GaAs光电阴极激活机理的异同。实验表明:NEA GaN激活过程中光电流不象GaAs那样按近似指数规律的包络慢速循环上升,而是在约1min之内就可达到峰值,Cs/O激活时引入O后光电流的增长幅度不大,NEA特性仅在Cs激活时即可获得。GaAs光电阴极激活过程中O的引入是获得NEA特性的必要条件,也是真空能级下降的重要转折点,O引入后光电流幅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采用双偶极层模型可以解释GaN和GaAs光电阴极Cs/O激活后表面势垒的降低,但偶极层在降低表面势垒的程度方面有较大差异,GaN光电阴极降得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 GAN GAAS 激活 双偶极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3D成像系统主被动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唐晓燕 高昆 倪国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6-989,共4页
随着探测器件技术的进步,新概念的主/被动3D成像技术将主被动探测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能同时获得目标更加丰富的图像信息(如距离像、强度像、距离-角度像等),从而为正确识别和跟踪目标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大大提高了目标识别概率和可... 随着探测器件技术的进步,新概念的主/被动3D成像技术将主被动探测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能同时获得目标更加丰富的图像信息(如距离像、强度像、距离-角度像等),从而为正确识别和跟踪目标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大大提高了目标识别概率和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激光3D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林肯实验室研制的Gen-III系统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自主精确着陆和危险的检测避免技术项目的 3D闪光激光雷达系统,接着结合HgCdTe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器件的特点介绍了下一代激光3D成像系统主被动探测技术的发展。最后对激光3D成像系统主被动探测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三维成像 主被动探测 红外焦平面 APD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卢峥 欧阳红林 +1 位作者 孟超 朱思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5-56,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调速系统的容量,降低输出谐波和转矩脉动,将多电平逆变器与多相电机相结合,给出了五级十一电平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驱动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的六相调速系统拓扑结构,分析了电压空间矢量在各正交空间的分布,研究了基... 为了进一步提高调速系统的容量,降低输出谐波和转矩脉动,将多电平逆变器与多相电机相结合,给出了五级十一电平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驱动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的六相调速系统拓扑结构,分析了电压空间矢量在各正交空间的分布,研究了基于双级联型逆变器的四矢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基于Matlab的仿真将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驱动的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与两电平逆变器驱动的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前者的转矩、稳态电流等性能均优于后者,其稳态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仅为2.68%。基于DSP的实验表明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输出波形接近正弦波,转矩脉动较小,稳态电流谐波含量低,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 双丫移30°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中值得注意的两个基本物理学问题 被引量:10
19
作者 樊京 余发山 +2 位作者 张刚 田子建 刘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1-65,共5页
提出无线电能传输理论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基本物理学问题:①麦克斯韦方程可能存在纵波解;②磁共振耦合能量隧穿时间问题。指出无线输电理论研究应该以经典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传统电路理论的研究结论不能够完全覆盖基于"场&q... 提出无线电能传输理论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基本物理学问题:①麦克斯韦方程可能存在纵波解;②磁共振耦合能量隧穿时间问题。指出无线输电理论研究应该以经典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传统电路理论的研究结论不能够完全覆盖基于"场"的研究结论;从时间测量入手,初步证明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传输过程是一个量子隧穿过程。本文认为,电磁波传播过程的近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作为理论应用的工程实例,本文提出了特斯拉全球无线输电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麦克斯韦方程 磁共振耦合 量子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田子建 曹阳阳 +1 位作者 樊京 杜欣欣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互感理论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介绍了阻抗匹配理论及相应的参数计算方法,提出将收、发线圈互感的变化等效成系统阻抗参数的改变,建立了含有阻抗匹配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在相同... 以互感理论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介绍了阻抗匹配理论及相应的参数计算方法,提出将收、发线圈互感的变化等效成系统阻抗参数的改变,建立了含有阻抗匹配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在相同的条件下,具有阻抗匹配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可有效提高负载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磁耦合谐振式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