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国昌 卞华 +1 位作者 杨雷 叶松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156,167,共5页
总结了南阳理工学院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经验。该中心建设了良好的实验教学软硬件平台和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出"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的新型... 总结了南阳理工学院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经验。该中心建设了良好的实验教学软硬件平台和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出"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创建了"3333"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完善了实验软硬件平台建设,整合了实验教学课程及内容体系,促进了中医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建设 实验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及诊治思路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帅 卞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8-1619,共2页
文章从中医病机学角度探讨了中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通过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思路,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对“皮痹”的认识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涛 卞华 王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725-727,共3页
文章从中医病机学角度探讨了中医学对"皮痹"的认识,通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皮痹的诊治思路。单纯的以西医诊疗本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和优势,以期待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突破... 文章从中医病机学角度探讨了中医学对"皮痹"的认识,通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皮痹的诊治思路。单纯的以西医诊疗本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和优势,以期待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皮痹 病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4-837,共4页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关于素质教育的最为明确、准确的表述。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呼唤,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强林的必由之路,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 《医学免疫学》 素质教育 教学 民族素质 中华民族 教育工作者 教育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调控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严灿 刘银伟 +2 位作者 吴丽丽 祝鹏辉 潘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的调控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采用荧光标记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DG区NeuN、BrdU、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的调控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采用荧光标记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DG区NeuN、BrdU、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R1)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海马DG区BDNF表达水平。结果慢性应激能抑制海马DG前体细胞的增殖(P<0.01);抑郁症大鼠海马DG区BDNF表达明显下降(P<0.01),NR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JWSNS和氟西汀能明显增加抑郁症大鼠海马DG单位面积中神经元数目和新增殖细胞量(P<0.01),增强海马DG区BDNF的表达(P<0.01)和降低NR1的表达(P<0.01)。结论 JWSNS能够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增强BDNF的表达和降低NR1的表达,促进海马DG区的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海马 齿状回 神经再生 加味四逆散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运动关节类手法联合温针灸、微波治疗肩周炎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彦丽 程甘露 张卫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8-720,共3页
肩周炎是康复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又称为“肩凝证”、“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因肩关节退变、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而致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的... 肩周炎是康复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又称为“肩凝证”、“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因肩关节退变、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而致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的无菌性炎性反应,以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关节类手法 远期疗效分析 肩周炎 微波治疗 温针灸 无菌性炎性反应 肩关节功能障碍 肌肉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TNF⁃α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孟庆良 孟婉婷 +7 位作者 卞华 郑福增 谷慧敏 左瑞庭 周子朋 王慧莲 苗喜云 马俊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TNF⁃α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HFLS⁃R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处理)、诱导组(TNF⁃α处理)、25μmol/L大黄素组(TNF⁃α和大黄素处理)、50μmol/L大黄素组(TNF...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TNF⁃α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HFLS⁃R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处理)、诱导组(TNF⁃α处理)、25μmol/L大黄素组(TNF⁃α和大黄素处理)、50μmol/L大黄素组(TNF⁃α和大黄素处理)和100μmol/L大黄素组(TNF⁃α和大黄素处理)。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κBα和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TNF⁃α能够使HFLS⁃RA细胞的存活率、克隆形成率、Bcl⁃2 mRNA的表达和p⁃IκBα、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上清液中IL⁃6和IL⁃1β水平升高(P<0.05),而细胞凋亡率和Bax mRNA表达降低(P<0.05);25、50、100μmol/L大黄素能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炎性因子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诱导卵巢癌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晓娟 陈丽平 +5 位作者 吕芹 杜瑞娟 罗琴 张阳 卞华 韩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5-1321,共7页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GFC)抑制人卵巢癌转移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5只/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4、8、16 g·kg^(-1)·d^(-1)剂量的GFC悬液5 d,分别制备GFC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空白组给予相同...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GFC)抑制人卵巢癌转移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5只/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4、8、16 g·kg^(-1)·d^(-1)剂量的GFC悬液5 d,分别制备GFC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制备空白血清;卵巢癌耐顺铂SKOV3/DDP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不同剂量GFC含药血清组和NF-κB抑制剂SN50阳性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含药血清对迁移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对凋亡的影响,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中上皮表型E-钙粘蛋白(CDH1)、间质表型N-钙黏蛋白(CDH2)、caspase 3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ATAC-seq检测染色质开放区域CDH1、CDH2、caspase 3和NF-κB基因表达差异。结果GFC含药血清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KOV3/DDP细胞迁移,增加细胞凋亡(P<0.05,P<0.01)。随着含药血清剂量增加,其对CDH2和NF-κB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DH1和caspase 3的诱导作用均逐渐增强(P<0.05,P<0.01)。高剂量含药血清抑制SKOV3/DDP细胞迁移,诱导凋亡、caspase 3 mRNA和蛋白以及CDH1 mRNA表达,抑制CDH2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与SN50相当(P>0.05),但诱导CDH1蛋白表达的作用弱于SN50(P<0.01)。含药血清可减弱染色质开放区域NF-κB、CDH2基因表达,增强CDH1表达,但对caspase 3无影响。结论GFC含药血清抑制SKOV3/DDP迁移作用可能与其诱导凋亡、caspase 3和CDH1表达,抑制CDH2和NF-κB表达,调控染色质开放区域NF-κB、CDH2和CDH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桂枝茯苓胶囊 核因子κB E-钙粘蛋白 N-钙黏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清中SP及PGF2α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慧珍 山书玲 +1 位作者 吴仲鑫 魏小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中SP及前列腺素(PGF2α)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痛经的作用机理。方法以4月龄未孕动情间期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30min内扭体潜伏时... 目的观察电针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中SP及前列腺素(PGF2α)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痛经的作用机理。方法以4月龄未孕动情间期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30min内扭体潜伏时间、次数的影响,测定大鼠血清中P物质(SP)和前列腺素(PGF2α)含量。结果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空白对照组、盐水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均可降低小鼠扭体潜伏时间与扭体次数(P〈0.05),针刺后能够显著升高大鼠血清中SP水平,能够有效降低PGF2α的含量(P〈0.01)。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其治疗原理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清中SP水平及降低PGF2α含量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针刺 SP PGF2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蜣螂水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显章 丁生晨 +3 位作者 袁林 王旭 郝鹏飞 张景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91-2194,共4页
目的:研究蜣螂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甩尾法、热板法研究蜣螂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观察蜣螂水提... 目的:研究蜣螂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甩尾法、热板法研究蜣螂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观察蜣螂水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总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_2(PGE_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探讨其镇痛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蜣螂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在热板法和甩尾法中的耐热时长,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鸡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趾肿胀以及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能有效降低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_2(PGE_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论:蜣螂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与降低PGE_2和TNF-α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 水提取物 镇痛 抗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系统性硬化病患者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芹 韩立 +4 位作者 丁生晨 郭克磊 臧文华 张鹏 卞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93-3297,共5页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系统性硬化病患者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temcell Th17磁性分选试剂盒筛选PBMC中Th17细胞,同时制备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Th17细胞分别转染miR-155 agomir、...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系统性硬化病患者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temcell Th17磁性分选试剂盒筛选PBMC中Th17细胞,同时制备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Th17细胞分别转染miR-155 agomir、miR-155 antagomir前后,RT-qPCR检测含药血清对Th17细胞中miR-155、IL-6、IL-6R mRNA表达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含药血清对Th17细胞中IL-6、IL-6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含药血清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h17细胞增殖指数和miR-155表达(P<0.01)。无miR-155干扰或miR-155 agomir诱导miR-155表达后,含药血清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Th17细胞中IL-6、IL-6R 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miR-155 antagomir抑制miR-155表达后,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对IL-6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仍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L-6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可抑制系统性硬化病患者Th17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iR-155及IL-6、IL-6R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而且对后者的抑制作用还可能与直接调控miR-155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化浊通络方 系统性硬化病 TH17细胞 IL-6R MIR-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藤有效部位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显章 汪鋆植 +1 位作者 昝俊峰 刘焱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金刚藤有效部位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炎症介质(PGE2、组胺和5-羟色胺)的影响,探讨金刚藤有效部位群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用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造成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给药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 目的:通过研究金刚藤有效部位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炎症介质(PGE2、组胺和5-羟色胺)的影响,探讨金刚藤有效部位群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用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造成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给药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PGE2的含量,用荧光法测定大鼠子宫组织中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金刚藤有效部位群能够显著减少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PGE2、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论:金刚藤有效部位群抑制PGE2、组胺和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的合成及释放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 有效部位群 慢性盆腔炎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测定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0
13
作者 王卫国 吴强 +2 位作者 胡宝坤 包东武 赵永亮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用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法三种方法对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 ,并同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在蛋白质量浓度 0 1~ 1 0mg/mL范围内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双缩脲法大于 5 0 % ,紫外吸收法大于 ... 用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法三种方法对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 ,并同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在蛋白质量浓度 0 1~ 1 0mg/mL范围内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双缩脲法大于 5 0 % ,紫外吸收法大于 30 % ,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法最低可小于 3%。考马斯亮蓝G - 2 5 0染色法简单 ,迅速 ,且相对较为准确 ,是测定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蛋白质含量 测定方法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调控大鼠脂质代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瓅方 韩华刚 +1 位作者 李梦华 毛秉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45-148,共4页
研究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将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非诺贝特)、黄芪和丹参配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治疗组。4周后测定大鼠TC、TG、HDL-C、LDL-C、Apo AⅠ和Apo B等指标... 研究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将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非诺贝特)、黄芪和丹参配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治疗组。4周后测定大鼠TC、TG、HDL-C、LDL-C、Apo AⅠ和Apo B等指标。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血清中TC、TG、LDL-C及Apo B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HDL-C及Apo AⅠ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说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G、TC和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调节脂质代谢,并减少高脂血症大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丹参 配伍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内皮细胞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鹏 吕芹 +3 位作者 郭东义 胡久略 叶松山 卞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19-122,共4页
观察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内皮细胞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70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DKD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疗程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观察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内皮细胞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70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DKD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疗程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血流变仪检测纤维蛋白原(PF)、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刚性指数(TK)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观察UP、SCr、UAER的变化。结果是两组治疗后UP、SCr、UAER、v WF、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UP、SCr、UAER、VEGF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PF、LBV、PV、TK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HBV、LBV、PV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说明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能够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改善血流变,从而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 糖尿病肾脏疾病 内皮细胞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蜣螂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显章 丁生晨 +3 位作者 袁林 王旭 郝鹏飞 高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观察动物类中药材蜣螂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鸡蛋清诱发的小鼠足趾肿胀实验、乙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和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胸膜炎等炎症模型,观察动物类中药材蜣螂乙醇... 目的:观察动物类中药材蜣螂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鸡蛋清诱发的小鼠足趾肿胀实验、乙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和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胸膜炎等炎症模型,观察动物类中药材蜣螂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活性;测定胸膜炎大鼠的胸腔渗出液中总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结果:低、中、高剂量的蜣螂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鸡蛋清所致的足趾肿胀以及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能有效降低胸膜炎大鼠的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论:动物类中药材蜣螂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PGE2和TNF-α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 乙醇提取物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祛瘀滋阴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CD28/B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卞华 吕芹 +3 位作者 毛秉豫 陈志国 叶松山 王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CD28/B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6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1例)采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 目的:探讨CD28/B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6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1例)采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均治疗3个月。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CD28、B7-1、B7-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SLE患者PBMC表面CD2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B7-1和B7-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降低B7-1、B7-2的表达(P<0.05,P<0.01),升高CD28的表达(P<0.01),且B7-2分子的改善优于治疗后西医组(P<0.05)。同时SLE患者PBMC表面B7-2分子表达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76,P<0.01);B7-1及CD28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28/B7共刺激途径在SLE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影响CD28/B7共刺激信号传导可能是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祛瘀滋阴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28 B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PPARα/P38MAPK/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华刚 张瓅方 +1 位作者 李梦华 毛秉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152-155,共4页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PPARα/P38MAPK/NF-κB表达的影响,用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余下造模成功后等分为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并灌胃给与相应药物。40 d后取肝...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PPARα/P38MAPK/NF-κB表达的影响,用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余下造模成功后等分为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并灌胃给与相应药物。40 d后取肝脏和腹主动脉血检测PPARα/P38MAPK/NF-κB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TC、TG和LDL水平,提高HDL水平;2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CR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3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PPARα/P38MAPK/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阳性药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并且能影响高脂血症大鼠肝脏PPARα/P38MAPK/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丹参 PPARΑ P38MAPK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TNF-α-TNFR-PI3K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梦华 张瓅方 毛秉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TNF-α-TNFR-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余下造模成功后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相应药物灌胃。28天后分别...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TNF-α-TNFR-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余下造模成功后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相应药物灌胃。28天后分别心脏取血检测血脂及取肝脏组织检测TNFR、PI3K、磷酸化PI3K蛋白的表达。结果:1)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TC、TG、LDL及Apo B,提高HDL、Apo AI;2)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和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明显表达PI3K、磷酸化PI3K和TNFR蛋白。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与增强TNF-α-TNFR-PI3K信号转导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丹参 高脂血症 PI3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气活血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SDF-1、CXCR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臧文华 李冰冰 +1 位作者 唐德才 殷沈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7-1383,共7页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新生微血管数目以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III因子相...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新生微血管数目以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III因子相关抗原(vWF)蛋白的表达,计数微血管数目(MVC);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的SDF-1因子和其特异性受体CXCR4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均可见vWF因子标记染色的新生微血管,假手术组大鼠心肌中新生微血管不明显,模型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到少量新生成的微血管,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较多新生微血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中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丹参、丹参黄芪药对等药物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推测这些药物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SDF-1、CXCR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从而增加SDF-1、CXCR4的含量以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活血药 血管生成 心肌缺血 SDF-1 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