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师制视域下高校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究——以南阳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刘洋 马艳莉 +3 位作者 费鹏 谢安国 张乾 赵明佳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1期130-132,136,共4页
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当前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源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体系是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但该体系在国内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南阳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导师... 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当前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源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体系是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但该体系在国内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南阳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导师制体系运行过程的实践经验,探究了导师制实施的意义及其在提升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过程中的具体路径和改进措施,以期为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高等教育 创新实践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汉回族60岁以上老年人全身及局部肌肉量分布调查
2
作者 徐国昌 裴林国 +2 位作者 陈志国 马长德 王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2-555,594,共5页
目的探讨南阳汉回族老年人全身及局部肌肉量分布规律,积累肌少症人口学资料。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南阳地区60岁以上人群的全身及局部肌肉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阳地区老年男性全身肌肉量及局部肌肉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尤其... 目的探讨南阳汉回族老年人全身及局部肌肉量分布规律,积累肌少症人口学资料。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南阳地区60岁以上人群的全身及局部肌肉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阳地区老年男性全身肌肉量及局部肌肉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尤其是80岁以上组。肌肉量增龄性减少主要表现在躯干。男性全身与局部肌肉量均大于女性;右上肢肌肉量均大于左上肢。城市男性的右上肢和女性的右上肢及双下肢肌肉量高于乡村。回族全身肌肉量和双上肢肌肉量高于汉族。肌少症的出现率男性为24.86%,女性为20.00%,乡村高于城市。结论南阳地区老年人身体的全身及局部肌肉量存在较大的左右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肌少症的出现率整体处于偏高平水,尤其是80岁以上组以及乡村组,应加强健康评估与相关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量 肌少症 老年人 南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艾内生菌与关键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性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孟芝 李超 +3 位作者 崔占虎 韦艳 朱琳 黄显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2-1212,共11页
目的通过分析南阳艾不同部位内生菌菌群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关键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之间的关系,探究南阳艾内生菌对其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南阳艾不同组织内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南... 目的通过分析南阳艾不同部位内生菌菌群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关键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之间的关系,探究南阳艾内生菌对其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南阳艾不同组织内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南阳艾不同组织中关键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而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筛选与南阳艾关键次生代谢产物显著相关的内生菌群落。结果南阳艾内生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和组成具有显著组织差异,根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Chao和Ace)均显著高于茎和叶。通过LEfSe分析,确定根瘤菌属、链霉菌属、黄单胞菌科、子囊菌纲等为南阳艾生物标记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链霉菌属、曲霉属、油壶菌属等属的丰度与部分苯丙素类和黄酮类代谢物的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筛选了一些南阳艾次生代谢物显著相关的内生菌群落,为进一步分离南阳艾关键次生代谢产物相关的内生菌株,提升南阳艾的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艾 内生菌 多样性 组成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通过调控miR-21a-5p/FoxO1/PINK1介导 的线粒体自噬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足细胞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克磊 李颖利 +6 位作者 宣晨光 侯紫君 叶松山 李林运 陈丽平 韩立 卞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YYHT)对高糖诱导小鼠肾足细胞(MPC5)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大鼠分别灌胃19、38、76 g/kg YYHT及生理盐水1周制备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体外培养MPC5,分为对照组(5.5 mmol/L D-葡萄糖+...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YYHT)对高糖诱导小鼠肾足细胞(MPC5)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大鼠分别灌胃19、38、76 g/kg YYHT及生理盐水1周制备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体外培养MPC5,分为对照组(5.5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inhibitor-NC+空白血清)、模型组(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inhibitor-NC+空白血清)、YYHT-L(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inhibitor-NC+低浓度含药血清)、YYHT-M(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inhibitor-NC+中浓度含药血清)、YYHT-H(30 mmol/L D-葡萄糖+NC+高浓度含药血清)、miR-21a-5p抑制剂组(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inhibitor+空白血清)。qRT-PCR检测miR-21a-5p表达及FoxO1、PINK1、Parki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Podocin)及FoxO1、PINK1、Parkin蛋白表达,MDC染色检测自噬荧光。将MPC5分为阴性对照组(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NC+空白血清)、miR-21a-5p-mimic组(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mimic+空白血清)、YYHT-L(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mimic+低浓度含药血清)、YYHT-M(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mimic+中浓度含药血清)、YYHT-H(30 mmol/L D-葡萄糖+miR-21a-5p-mimic+高浓度含药血清),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a-5p/FoxO1转录调控,RIP检测miR-21a-5p与靶基因FoxO1结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iR-21a-5p表达升高(P<0.05),FoxO1、PINK1、Parkin mRNA表达降低(P<0.05),FoxO1、PINK1、Parkin、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及自噬荧光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YYHT含药血清及miR-21a-5p-inhibitor促进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P<0.05),抑制miR-21a-5p表达(P<0.05),增强FoxO1、PINK1、Park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自噬荧光(P<0.05)。与miR-21a-5p-NC组相比,miR-21a-5p-mimic组抑制FoxO1转录(P<0.05),促进miR-21a-5p与FoxO1的结合(P<0.05);与miR-21a-5p组相比,YYHT含药血清组促进FoxO1转录(P<0.05),抑制miR-21a-5p与FoxO1的结合(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可能通过调节miR-21a-5p/FoxO1/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减轻高糖诱导的小鼠肾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 线粒体自噬 足细胞损伤 miR-21a-5p/FoxO1/PIN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调控卵巢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浸润
5
作者 郭晓娟 杜瑞娟 +4 位作者 陈丽平 郭克磊 周彪 卞华 韩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3-1073,共11页
目的探讨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WWP1)表达与卵巢癌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浸润调控的关系。方法从TCGA获取卵巢癌患者数据,以中位值为截断值分为WWP1高表达和低表达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TISCH2比较WWP1在卵巢... 目的探讨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WWP1)表达与卵巢癌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浸润调控的关系。方法从TCGA获取卵巢癌患者数据,以中位值为截断值分为WWP1高表达和低表达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TISCH2比较WWP1在卵巢癌转移和化疗后TME不同免疫细胞亚型的差异;TIMER分析WWP1表达对TME免疫细胞浸润和体细胞拷贝数变异的影响;TIGER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不同免疫细胞亚型演化的关系;深度学习模型分析TCGA病理染色图像,确定WWP1对卵巢癌患者TME的影响;WWP1高表达前后的SKOV3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差异基因并进行免疫浸润验证分析;在SKOV3和SKOV3/DDP裸鼠肿瘤组织中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比较分析免疫标志物差异。结果WWP1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低于WWP1低表达患者(P=0.0012)。高表达WWP1、Stage IV等与卵巢癌不良预后相关(P<0.05)。卵巢癌转移或化疗后,TME中恶性肿瘤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WWP1表达比例亦明显增高(P<0.05)。WWP1表达与TME中促肿瘤免疫抑制性细胞正相关(r=0.1323~0.3955,P<0.05),与抑制肿瘤的免疫浸润细胞负相关(r=-0.1949~-0.1333,P<0.05)。CD8^(+)T细胞浸润水平与WWP1的深度缺失和染色体水平缺失有关,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与WWP1高度扩增有关(P<0.05)。随着WWP1表达升高,TME中CD8^(+)、NK T细胞比例逐渐减少,髓样细胞和B细胞逐渐演化为不同细胞亚型。TCGA患者病理标本HE染色、高表达WWP1的SKOV3细胞转录组测序和裸鼠肿瘤组织多色免疫荧光分析确认了与生信分析相似的TME免疫细胞浸润结果。结论WWP1可能是卵巢癌的一个预后预测因子和潜在的TME免疫调控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 免疫浸润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的健康功效及稳态化运载体系研究进展
6
作者 程丽萍 张福彦 +3 位作者 陈晓杰 李翠翠 闫慧丽 席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4,共7页
综述了以番茄红素抗氧化特性为主导的健康功效和作用机制,以及提高番茄红素稳定性和生物有效性的方法,展望了未来番茄红素稳态化运载体系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番茄红素稳定制剂在食品及健康领域的充分利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抗氧化特性 氧化应激 递送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传统酸浆中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菌种性能测定
7
作者 吴鹏宇 单乾铜 +5 位作者 娄娅娟 屈智杰 田一立 郭家旭 罗建成 张愈甜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140,共11页
为了了解洛阳传统酸浆中乳酸菌的菌群结构并获取其中乳酸菌菌种资源,采用稀释涂布法从9份洛阳传统绿豆酸浆中分离乳酸菌,对筛选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系统评估其生长特性、耐受性、体外抗氧化活性、产酸性能及安全性。... 为了了解洛阳传统酸浆中乳酸菌的菌群结构并获取其中乳酸菌菌种资源,采用稀释涂布法从9份洛阳传统绿豆酸浆中分离乳酸菌,对筛选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系统评估其生长特性、耐受性、体外抗氧化活性、产酸性能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得到24株乳酸菌,包括10个属,12个种。其中发酵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分离株的数量最多一共7株,其次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5株和副干酪乳酸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2株。对分离到菌株的生长曲线、耐渗透压、耐胆盐、耐酸、耐胃肠液、产酸能力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10株性能优异的菌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和溶血性检测,发现多数菌株携带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具备溶血性特征。最终筛选出性能优异,抗性基因携带少且溶血性安全的短乳杆菌(Levilactobacillus brevis)L62、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L64、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L82,这3株菌可开发成酸浆发酵直投式菌剂,具有较高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 乳酸菌 分离鉴定 耐受性 体外抗氧化活性 发酵特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健康背景下山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翰涵 李翠翠 +2 位作者 周庆峰 程功鹏 陈向炜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2期66-68,共3页
山药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物质,营养成分丰富且药用价值独特,可以开发为食品、药品、护肤品,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生产实践中,存在品种退化、深加工品种少、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提升标... 山药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物质,营养成分丰富且药用价值独特,可以开发为食品、药品、护肤品,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生产实践中,存在品种退化、深加工品种少、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提升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加强市场监督与管理,提升山药产业和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资源开发 利用 大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分散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铅
9
作者 杨海燕 米玛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83-86,共4页
在矿山修复中,为了有效评价矿区土壤中有效态铅的污染状况,需对矿区土壤中的有效态铅进行快速准确测定。建立了一种基于磁性超支化聚酰胺-胺为固相分散吸附材料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山土壤中有效态铅的方法。结合中性盐萃取工艺,得到... 在矿山修复中,为了有效评价矿区土壤中有效态铅的污染状况,需对矿区土壤中的有效态铅进行快速准确测定。建立了一种基于磁性超支化聚酰胺-胺为固相分散吸附材料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山土壤中有效态铅的方法。结合中性盐萃取工艺,得到中性含铅水溶液,基于铅离子在中性环境下的快速吸附和酸性条件下铅离子快速解离的特点,通过优化吸附解离等参数建立了基于磁性胺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样品富集纯化预处理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富集和纯化后的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0~0.500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0,方法检出限为0.0051 mg/kg,方法定量限为0.0173 mg/kg。当加标量为0.020,0.100,0.500 mg/kg时,方法回收率为97.3%~98.7%,相对标准差为1.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 固相分散萃取 有效态铅 矿山修复 原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发酵制备黄精多糖的工艺优化、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壮 刘怡琳 +4 位作者 李隆熙 刘菡 刘旭 马艳莉 王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98,共7页
选取7种乳杆菌进行固态发酵,以黄精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发酵菌种。借助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面分析法对固态发酵黄精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固态发酵黄精多糖(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F-P... 选取7种乳杆菌进行固态发酵,以黄精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发酵菌种。借助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面分析法对固态发酵黄精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固态发酵黄精多糖(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F-PSP)与相同条件下未经发酵黄精多糖(P.sibiricum polysaccharide,PSP)的单糖组成、形态特征、热失重特性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ATCC 334为最优发酵菌种,SF-PSP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液料比0.98∶1(mL∶g)、接菌量4.80%、发酵时间51.30 h,此条件下SF-PSP得率为(11.14±0.89)%。SF-PSP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与PSP相比,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含量均提高了4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PSP相比,SF-PSP结构更加疏松且有更多致密的小孔。热重分析结果表明2种多糖失重温度节点不同,且SF-PSP保水能力优于PSP。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F-PSP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总抗氧化性均显著高于PSP(P<0.05)。综上,采用SF-PSP可以显著提高黄精多糖的得率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筛选 固态发酵 黄精多糖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通过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樊赟 窦润鹏 +2 位作者 胡久略 侯紫君 周春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且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防治AD方面具有重要潜力。目的探讨茯苓酸(PA)对AD大鼠认知障碍及核...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且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防治AD方面具有重要潜力。目的探讨茯苓酸(PA)对AD大鼠认知障碍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A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022年1—9月将75只6~8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AD模型组(Model组)、PA治疗组(PA组),PA+Nrf2抑制剂组(PA+ML385组),除Control组外制备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PA组腹腔注射50 mg/kg PA,PA+ML385组腹腔注射50 mg/kg PA+30 mg/kg Nrf2抑制剂ML385,Control组与Model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末次给药24 h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第2、4、6天进行定位航行实验,记录大鼠到达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第7天移走平台,记录大鼠在120 s内滞留平台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Nissl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普鲁士蓝染色检测海马组织铁沉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GPX4表达,检测海马组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Fe2+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结果末次给药第2、4、6天Model组逃避潜伏期高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高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el组平台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低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ssl染色结果示Model组神经元坏死严重,细胞核皱缩,尼氏体数目减少;PA组神经元坏死减少,排列紧密且尼氏体增多;PA+ML385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加重,尼氏体数目减少。普鲁士蓝染色结果示Model组铁沉积较Control组增加,与Model组比较,PA组铁沉积减少,PA+ML385组较PA组铁沉积增多。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示Model组绿色荧光减弱,GPX4阳性细胞减少,PA组细胞绿色荧光较Model组增强,GPX4阳性细胞增多,PA+ML385组较PA组GPX4阳性细胞减少。Model组GSH低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el组MDA、Fe2+高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高于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el组Nrf2、SLC7A11、GPX4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可改善AD大鼠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茯苓酸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溶质载体家族7A11/GPX4信号通路 铁死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的近红外高光谱检测猪肉新鲜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安国 纪思媛 +2 位作者 李月玲 王满生 张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45-351,共7页
为系统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辅助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猪肉新鲜度指标检测中的效果,采集了猪肉在4℃冷藏12 d中挥发性盐基氮(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以及900~2500 nm近红外光谱数据。基于Pytho... 为系统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辅助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猪肉新鲜度指标检测中的效果,采集了猪肉在4℃冷藏12 d中挥发性盐基氮(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以及900~2500 nm近红外光谱数据。基于Python的TensorFlow和Keras平台,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深度神经网络的定量检测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GA)选择与猪肉新鲜度相关的特征光谱波段。结果表明,遗传算法选取波段对光谱模型的性能有明显提升。当光谱波段数达到35和50时,GA+ANN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全波段的线性回归模型。TVC为预测指标的预测性能优于TVB-N,TVC测试集最佳R_(p)^(2)为0.877,RMSEP为0.575;预测TVB-N的最佳R_(p)^(2)为0.826,RMSEP为1.01。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遗传算法优选的近红外光谱波段与肉品的O-H,N-H,C=O等分子振动吸收带有较高的吻合度。本研究为处理近红外和高光谱数据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猪肉及其他肉品新鲜度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品质 新鲜度 高光谱成像(HSI) 近红外光谱(NIR) TensorFlow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黄精干燥过程中多糖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淑亚 谢安国 刘云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39,共7页
[目的]研究黄精“一蒸一制”炮制工艺中干燥过程多糖的变化。[方法]采用常压隔水蒸对黄精切片进行蒸制,然后在60℃条件下进行热泵干燥,利用近红外光谱(NIR)、高光谱成像(HSI)和中远红外光谱技术对黄精干燥过程中的特征光谱进行解析,并... [目的]研究黄精“一蒸一制”炮制工艺中干燥过程多糖的变化。[方法]采用常压隔水蒸对黄精切片进行蒸制,然后在60℃条件下进行热泵干燥,利用近红外光谱(NIR)、高光谱成像(HSI)和中远红外光谱技术对黄精干燥过程中的特征光谱进行解析,并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分析方法研究黄精干燥过程中的多糖变化。[结果]蒸汽加热11 h后黄精多糖含量为3.39%,干燥11 h后多糖含量为6.67%,整体来看,黄精在干燥过程中多糖含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通过二维相关分析可知,多糖的特征官能团在不断发生变化,在1 016 cm^(-1)处,其官能团变化顺序均为—CH2的C—H伸展→O—H基团在水中拉伸和变形→N—H基团的伸缩振动→O—H拉伸和C—O拉伸组合→C—H拉伸和C—C拉伸组合→吡喃糖苷;HSI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利用PLSR建立多糖的光谱预测模型,模型的R2p为0.903。[结论]红外光谱、HSI技术结合2D-IR技术能很好地监测黄精在干燥过程中的多糖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糖 近红外 中远红外 二维相关分析 高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双歧杆菌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春淼 王晓楠 +4 位作者 费鹏 李岩 赵小萌 段泊安 陈树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6-152,共7页
为探究4株双歧杆菌(假小链双歧杆菌BP-1、长双歧杆菌BL-3、动物双歧杆菌BA-5、婴儿双歧杆菌BI-38)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衰老作用,测定4株双歧杆菌对线虫寿命、生殖能力、活力、体形、抗逆性、体内脂褐素水平、抗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 为探究4株双歧杆菌(假小链双歧杆菌BP-1、长双歧杆菌BL-3、动物双歧杆菌BA-5、婴儿双歧杆菌BI-38)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衰老作用,测定4株双歧杆菌对线虫寿命、生殖能力、活力、体形、抗逆性、体内脂褐素水平、抗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OP50)相比,BA-5、BI-38有效地延长了线虫的寿命(P<0.05),BP-1、BL-3对线虫寿命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BA-5、BI-38并不会减少线虫的产卵量和削弱线虫的运动能力(P>0.05),且能有效增强其吞咽能力并显著减小体形(P<0.05);BA-5、BI-38能够有效增强线虫的抗热应激和抗氧化应激能力进而延长其寿命(P<0.05),显著减少体内脂褐素积累和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线虫体内的2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5)。综上,婴儿双歧杆菌BI-38和动物双歧杆菌BA-5具有更强的体内抗衰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秀丽隐杆线虫 抗衰老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特性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鑫 课净璇 +5 位作者 王亚斌 王思琪 万鹏 马艳莉 卞华 陈志周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4,共12页
以废弃的黄精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PIDF)。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PIDF理化特性、结构特性表征及功能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PIDF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8 min,超声功... 以废弃的黄精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PIDF)。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PIDF理化特性、结构特性表征及功能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PIDF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8 min,超声功率230 W,料液比1∶24(g/mL),此时PIDF得率为86.88%±0.51%;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的PIDF纤维素含量31.5%,半纤维素含量24.4%,木质素含量20.8%,持水力(12.47±0.31)g/g,持油力(8.03±0.24)g/g,膨胀力(8.03±0.19) mL/g,结合水力(7.80±0.51) g/g;PIDF葡萄糖吸附能力为(21 333±30.21)μmoL/g,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89±0.02) mg/g和(1.92±0.04) mg/g,抗氧化能力较佳;扫描电镜显示,PIDF表面为不规则片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呈现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X射线结果显示PIDF呈纤维素I晶型,符合膳食纤维结构。综上可知,黄精渣含有丰富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可作为良好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新型来源。研究结果为提高黄精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渣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工艺优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鑫 课净璇 +5 位作者 王亚斌 孙静 刘菡 万鹏 马艳莉 陈志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7-195,共9页
以黄精渣为原料,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复合酶法(CE)、超声辅助复酶法(UCE)和酶碱法(CEA)提取IDF,并考察三种IDF的组成、理化特性、葡萄糖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DPPH自由... 以黄精渣为原料,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复合酶法(CE)、超声辅助复酶法(UCE)和酶碱法(CEA)提取IDF,并考察三种IDF的组成、理化特性、葡萄糖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复酶法得率最高(84.68%)。三种黄精渣IDF纯度均较高,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中UCE-IDF纯度高达82.24%。UCE-IDF持水力(4.74±0.66)g/g、持油力(3.84±0.29)g/g和结合水力(3.29±0.09)g/g最优,总酚含量(7.77±0.07)mg/g最高,阳离子交换能力(0.40±0.003)mmol/g最佳,抗氧化能力最佳。CEA-IDF的膨胀力(5.33±0.11)mL/g和总黄酮含量(1.88±0.03)mg/g最高。CE-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19326.67±41.63)μmol/g最佳。理化表征显示,UCE-IDF结构更加不规则且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红外光谱显示三种黄精渣IDF均具有纤维素类特征吸收峰。X射线结果显示三种黄精渣IDF呈纤维素I晶型。综上,三种IDF的理化和功能特性之间存在差异,UCE-IDF在持水、持油等多项理化特性中具有明显优势,且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最佳。CEA-IDF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且膨胀力最佳。CE-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佳,本实验结果可为黄精渣IDF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渣 提取方法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皂苷与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冰宗 李密 +3 位作者 董彩文 王鑫 刘菡 马艳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6,196,共10页
目的:以黄精为原料,开发高效协同提取黄精皂苷(Polygonatum sibiricum sponins,PSSs)和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s)的工艺,并考察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法辅助... 目的:以黄精为原料,开发高效协同提取黄精皂苷(Polygonatum sibiricum sponins,PSSs)和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s)的工艺,并考察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法辅助复合酶解提取PSSs和PSPs,考察超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料液比、热水提取温度及热水提取时间等因素对PSSs、PSPs得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试验进行优化。结果:PSSs和PSPs的最佳协同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料液比1∶25(g/mL),酶解时间2 h,酶添加量3053 U/g,酶解料液比1∶25(g/mL),热水提取温度80℃,热水提取时间1 h,此条件下,两步提取PSSs总得率为12.22%,PSPs得率为27.07%;PSSs和PSPs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且二者复合后仍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经优化后获得了黄精皂苷和多糖高效协同提取的工艺条件,且与单一组分相比,二者复合后降血糖活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皂苷 黄精多糖 超声波法 酶解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球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宏彬 刘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73-80,共8页
附球菌是一个能产生分生孢子的真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植物表面,植物体内也常有发现。附球菌对多种植物采前采后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类重要的拮抗真菌资源。基于此,从附球菌的分类与分布、生防应用、生防机制、影响防效... 附球菌是一个能产生分生孢子的真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植物表面,植物体内也常有发现。附球菌对多种植物采前采后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类重要的拮抗真菌资源。基于此,从附球菌的分类与分布、生防应用、生防机制、影响防效的因素、孢子的制备和质量改进、与化学杀菌剂的联合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附球菌生防制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附球菌是目前已知应用潜力较大的真菌种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球菌 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 应用前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化浊通络方体外抑制HIF-1a/Foxm1/smad3信号通路改善系统性硬化病肺微血管损伤
19
作者 卞博 苗青 +4 位作者 吴范武 范艺龄 孔金莉 卞华 李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9-2123,共5页
目的利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抑制内皮细胞的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MT)改善肺微血管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SSc患者血清培养正常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构建SSc肺微血管内皮... 目的利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抑制内皮细胞的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MT)改善肺微血管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SSc患者血清培养正常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构建SSc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液体石蜡封闭法建立SSc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并分别用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或HIF-1a抑制剂KC7F2处理,Western blot检测VE-cadherin、CD31、vimentin、HIF-1α、Foxm1、smad3、Tie-1以及vWF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E-selectin和ICAM-1的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Foxm1基因启动子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细胞中的VE-cadherin、CD31、HIF-1a、Foxm1、smad3、Tie-1和vW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液中E-selectin和ICAM-1的浓度显著增高,同时细胞形态呈现出明显的“纺锤体样”成肌纤维细胞形态,而温阳化浊通络方和KC7F2能够逆转这些缺氧诱导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形态的改变。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能够改善SSc肺微血管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HIF-1a/Foxm1/smad3通路介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Endo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化浊通络方 内皮-间充质转化 系统性硬化病 缺氧 肺微血管损伤 HIF-1a/Foxm1/smad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解析牛肉热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
20
作者 谢安国 王廷敏 +2 位作者 张芹华 李超 王满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对60~120℃下加热0~15 min的66个牛肉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并通过二维相关光谱技术揭示蛋白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酰胺A带和酰胺I带的吸收峰发...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对60~120℃下加热0~15 min的66个牛肉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并通过二维相关光谱技术揭示蛋白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酰胺A带和酰胺I带的吸收峰发生位移,N—H和C—N的振动增强。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β-转角相对含量降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时序为β-转角、β-折叠、α-螺旋、无规卷曲。此外,基于NIR光谱数据构建的牛肉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预测模型具有高精度的预测能力(校正相关系数>0.9)。本研究基于大量样本揭示了牛肉加热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规律,而且为实现快速、无需复杂预处理的肉类产品蛋白质结构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加热 二级结构 二维相关光谱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