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东海大桥安全评估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中军 邓婷 王世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在东海大桥现有评估系统的基础上,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设计了新的评估体系。对可量化的底层指标先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得到了综合的指标值。对非量化的指标,采用改进的群判断方法,并引入对专家评判水平的评判,形成了... 在东海大桥现有评估系统的基础上,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设计了新的评估体系。对可量化的底层指标先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得到了综合的指标值。对非量化的指标,采用改进的群判断方法,并引入对专家评判水平的评判,形成了加权的集值统计原理,并与重心决策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处理区间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指标的评价值,还可以获得评价者对指标的把握程度,使求得的最终权重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估 改进层次分析法 区间数 权重 东海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竖向支座反力指标的连续梁桥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马中军 杜红伟 张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连续梁桥提供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方法。损伤引起的结构局部刚度变化与竖向反力变化之间的具体关系被建立了起来,成为新损伤识别方法的实施基础。利用两种加载工况下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到以小区间表示的损伤位置结果,进...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连续梁桥提供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方法。损伤引起的结构局部刚度变化与竖向反力变化之间的具体关系被建立了起来,成为新损伤识别方法的实施基础。利用两种加载工况下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到以小区间表示的损伤位置结果,进而利用检测设备的配合可确认真实损伤情形。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数值模拟算例和模型实验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座反力 损伤 识别 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刚度识别和曲率模态的梁结构状态预警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谈志成 马中军 张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7-852,863,共7页
为了对局部抗弯刚度具有不确定性的梁结构进行损伤识别和状态预警,基于虚拟分割的概念,对服役前的梁按简支工况进行静力加载,按照一种新的加载制度和跨中挠度数据处理方法可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得到各区间的真实局部抗弯刚度值,利用得... 为了对局部抗弯刚度具有不确定性的梁结构进行损伤识别和状态预警,基于虚拟分割的概念,对服役前的梁按简支工况进行静力加载,按照一种新的加载制度和跨中挠度数据处理方法可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得到各区间的真实局部抗弯刚度值,利用得到的刚度数据可以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而对服役中的梁进行模态识别,采用曲率模态指标来进行损伤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损伤和初始不确定的局部抗弯刚度,实现对真实损伤的识别,而且可以不影响梁的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 刚度 局部 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治理模式下突发灾害的应对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川 石磊 +1 位作者 代国明 刘素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5,共4页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突发灾害应对方案得到的结果,无法全面反映出当前事件情境与案件情境的相似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社区治理模式下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案。在社区治理模式下,采用框图中的界面Agent和任务Agent,获取突发灾害特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突发灾害应对方案得到的结果,无法全面反映出当前事件情境与案件情境的相似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社区治理模式下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案。在社区治理模式下,采用框图中的界面Agent和任务Agent,获取突发灾害特征属性。然后,将属性值作为应对方案的判定依据,描述子事件间地情景。最后,提出结果共享协作方式,得到最有效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灾害 社区治理模式 应对决策 决策准则 特征属性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加权法的基桩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
5
作者 谈志成 司马玉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08-512,共5页
在桩基工程中,由于经济和工期原因,试桩数据往往很少,试验数据的离散性较大,由此计算出的承载力可靠度指标的误差较大。基于随机加权法理论,将承载力的试计比(承载力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的比)"提携"为工程中所需的大样本数据,并... 在桩基工程中,由于经济和工期原因,试桩数据往往很少,试验数据的离散性较大,由此计算出的承载力可靠度指标的误差较大。基于随机加权法理论,将承载力的试计比(承载力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的比)"提携"为工程中所需的大样本数据,并利用一次二阶矩法给出了可靠度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随着加权次数的增加,承载力的试计比变异系数就越小,说明"提携"后的数据越集中;另外,随着加权次数的增加,承载力的可靠度就越大,桩基础就越安全。因此,仅利用实测数据评价桩基安全是不合理的,会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 随机加权法 试桩 承载力 试计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