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
1
作者 张燕 史汝川 曹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184,共4页
针对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点单一导致采集效率差、数据严重冗余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磁场发生装置对管道进行磁化处理,多个无线传感器构成阵列同时采集管道不同位置的漏磁检测信号,提升舰... 针对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点单一导致采集效率差、数据严重冗余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磁场发生装置对管道进行磁化处理,多个无线传感器构成阵列同时采集管道不同位置的漏磁检测信号,提升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效率,采用动态调整数据采集时间间隔降低数据采集的冗余性问题,采集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实现管道缺陷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磁场发生装置激励频率为10 Hz时的数据采集灵敏度最高;具有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准确性高、动态范围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管道缺陷 漏磁检测 数据采集 传感器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传感器在动力定位测量过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燕 史汝川 曹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185,共4页
船舶动力定位需要依赖传感器数据,但这些数据存在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时间戳对准方法,介绍数据滤波技术,研究基于加权平均法和卡尔曼滤波的异步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一种融合CV、CA、CT模型的IMM模型,在直线加速、急转弯... 船舶动力定位需要依赖传感器数据,但这些数据存在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时间戳对准方法,介绍数据滤波技术,研究基于加权平均法和卡尔曼滤波的异步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一种融合CV、CA、CT模型的IMM模型,在直线加速、急转弯2种工况下对4种模型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线性加速工况下,CA模型定位测量误差优于其他模型,在急转弯工况下,IMM模型的定位测量误差较小,且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 异步传感器 信息融合 动力定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激活的转录组分析及实验验证
3
作者 阮晨 吴冉 +2 位作者 王来友 杜佳 曹敬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8,I0009,共7页
为寻找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诱导细胞自噬激活的调控蛋白,用2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处理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株,对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试验.根据CCK-8方法测定的细胞死亡率及自噬Marker蛋白的表达量确定诱导时长,由此制备细胞样品并... 为寻找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诱导细胞自噬激活的调控蛋白,用2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处理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株,对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试验.根据CCK-8方法测定的细胞死亡率及自噬Marker蛋白的表达量确定诱导时长,由此制备细胞样品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分析预测,通过RNA干扰实验筛选具有自噬调控功能的蛋白质.研究结果表明,20 nm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处理细胞的较优诱导时间为24 h,自噬Marker蛋白LC3B-Ⅱ的表达随着纳米颗粒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在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共筛选到295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参与多个自噬调控信号通路;通过RNA干扰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干扰Arrdc4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细胞内LC3B-Ⅱ的表达水平.综合考虑所有实验结果,Arrdc4可能通过KEGG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影响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诱导的细胞自噬,其调控机制仍有待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自噬 转录组 Arrdc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高精度光学仪器表面动态变形测量研究
4
作者 张燕 史汝川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1-275,共5页
伴随着光学仪器精度的逐渐提高,其表面动态变形事件发生频率也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是影响与制约光学仪器发展与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光学仪器的应用需求,提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高精度光学仪器表面动态变形测量方法。采用机器... 伴随着光学仪器精度的逐渐提高,其表面动态变形事件发生频率也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是影响与制约光学仪器发展与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光学仪器的应用需求,提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高精度光学仪器表面动态变形测量方法。采用机器视觉设备获取高精度光学仪器表面图像,对表面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去噪处理与增强处理,以此为基础,应用SURF特征检测算法提取表面图像的特征点,通过FLANN算法匹配相邻图像的特征点,利用Delaunay三角化在表面图像区域形成三角网格,进一步计算表面图像特征点的位移与应变,从而实现高精度光学仪器表面动态变形的测量。实验数据显示:在横坐标为1μm时,应用提出方法获得的表面动态变形位移纵坐标为1.8μm,与实际位移基本保持一致,在实验组别为6时,应用提出方法获得的光学仪器表面动态变形应变数值为3μm,与实际应变数值保持一致,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具备较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形 高精度光学仪器 变形测量 机器视觉技术 仪器表面 表面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滤波与多尺度CNN的抗噪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路新华 韩风超 +2 位作者 马丽 张凌晓 孙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7,共6页
针对滚动轴承在强背景噪声环境下故障诊断性能不佳,已有基于深度学习和降噪处理的故障诊断模型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导致难以实际部署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滤波(Gaussian-filter)和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 Neural ... 针对滚动轴承在强背景噪声环境下故障诊断性能不佳,已有基于深度学习和降噪处理的故障诊断模型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导致难以实际部署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滤波(Gaussian-filter)和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MS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可在噪声环境中实现低复杂度、高精度的故障诊断,并对不同负载情况具有高鲁棒性。该方法首先构造适应不同信噪比的最佳滤波核,然后对有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最后使用MSCNN自适应提取信号多尺度特征,实现多类别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与当下最先进的各种故障诊断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各种强度噪声下均具有较高故障诊断精度,且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具有较低的复杂度,有望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降噪 深度学习 高斯滤波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镜成像对立学习TSO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曦 刘峰 薛晓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1,80,共8页
金枪鱼优化算法求解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容易出现搜索精度差、航迹代价高的问题,为此设计了基于透镜成像对立学习机制的改进金枪鱼优化算法。首先,引入非线性权重系数更新、最优最差对立学习及透镜成像对立学习策略对金枪鱼优化算法寻优... 金枪鱼优化算法求解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容易出现搜索精度差、航迹代价高的问题,为此设计了基于透镜成像对立学习机制的改进金枪鱼优化算法。首先,引入非线性权重系数更新、最优最差对立学习及透镜成像对立学习策略对金枪鱼优化算法寻优性能进行改进,提升算法逼近最优解的精度;然后,建立具有地貌约束和性能约束的障碍物威胁模型,将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问题转换为代价函数优化问题,利用改进算法迭代求解航迹规划,搜索代价最小且安全避障的最优航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解决了原有早熟收敛问题,其规划航程更短、代价更低,且航迹规划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规划 金枪鱼优化算法 对立学习 透镜成像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产超算平台的通用能源管网仿真计算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璞 商建东 +3 位作者 薛飞 谢景明 王洪生 王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6-872,共7页
为实现城市能源管网仿真软件的自主可控,基于国产异构高性能计算机“嵩山”超级计算平台,提出一种通用的城市能源管网仿真计算模型。通过优化管网中“非管”组件模型,提高了计算模型对国产异构并行计算机系统的适配性;将不同管网组件的... 为实现城市能源管网仿真软件的自主可控,基于国产异构高性能计算机“嵩山”超级计算平台,提出一种通用的城市能源管网仿真计算模型。通过优化管网中“非管”组件模型,提高了计算模型对国产异构并行计算机系统的适配性;将不同管网组件的计算过程进行封装,弱化了网络组件在仿真计算过程的依赖性,提升模型在工程实现上的可并行性。供水、燃气和热力三种场景的并行仿真实验,证明了计算模型在解决城市能源供给网络的仿真计算上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通过管网实测数据与仿真模型中模拟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管网压力的误差率在4%以下,其温度的误差率低于2%,同时也说明了提出的管网仿真计算模型在国产超算平台上具有良好的计算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计算 能源管网 仿真模型 流体网络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的共享自动感应车位锁系统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云强 黄宪通 +1 位作者 赵天翔 马凯旋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38-43,共6页
针对城市停车位共享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硬件与手机微信小程序相结合的共享自动感应车位锁系统。系统由共享车位锁、手机微信小程序和服务器端停车信息管理系统等三部分组成。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设计。车位锁系... 针对城市停车位共享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硬件与手机微信小程序相结合的共享自动感应车位锁系统。系统由共享车位锁、手机微信小程序和服务器端停车信息管理系统等三部分组成。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设计。车位锁系统,以STM32f103为主控芯片,采用RC522技术、GPS定位、无线通信、显示器等模块,实现了共享车位锁的定位导航,预定车位卡开锁,报警等功能。微信小程序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信息,使用微信开发者工具完成了车位选择、车位预约和进入车位和车位费用结算等基本功能。车位锁实物通过读取车辆IC卡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车位锁实现了设计功能。微信APP经过测试也完成设计功能。整个系统能完成对停车位的自动感知、出入库管理和费用结算功能,完成对停车位的无人化管理,进而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单片机 共享车位锁 Esp8266 应用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铁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樊京 李定珍 杨旭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4,共8页
针对负载和耦合系数均有可能大范围变化的实际工况,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铁磁谐振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首先,使用杜芬方程和相量分析法对工作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其次,使用有限元电路仿真软件对上述原理进行数值验证计算;最后,搭... 针对负载和耦合系数均有可能大范围变化的实际工况,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铁磁谐振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首先,使用杜芬方程和相量分析法对工作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其次,使用有限元电路仿真软件对上述原理进行数值验证计算;最后,搭建了功率可达566 W、效率可达93.5%的非线性拓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型。实验结果表明,在次级稳压输出200 V的条件下,提出的非线性LCC-LCC拓扑能够适应耦合系数从0.1变化到0.5、负载电阻从72Ω到无穷大的大范围变化,具有出色的抗偏移能力和负载稳定性。所提拓扑原理新颖、结构简单,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谐振 非线性 无线电能传输 相量分析法 杜芬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差频扫描的水下三维探测系统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立民 郑杨冰 +1 位作者 薛晓 刘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4-36,共3页
对于当前已有的系统或方法,由于探测精度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通过应用激光差频扫描技术的应用提升水下三维探测系统的探测精度。在系统的设计中,主要设计了3个模块,其中激光差频扫描模块主要通过激光差频扫描系统进行被测点及其周围... 对于当前已有的系统或方法,由于探测精度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通过应用激光差频扫描技术的应用提升水下三维探测系统的探测精度。在系统的设计中,主要设计了3个模块,其中激光差频扫描模块主要通过激光差频扫描系统进行被测点及其周围区域的随机三维扫描探测。补偿校正模块可以对船速延时效应和波浪带来的测深值误差实施综合补偿校正。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系统采集的三维探测图像进行处理。将设计系统搭载在一艘无人船上,进行系统的探测精度测试与分析。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系统的探测精度很高,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应用于复杂情况下的水下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差频扫描 姿态传感器 水下三维探测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非线性主动减振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 曹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4-157,共4页
船舶非线性主动减振系统对于提高船舶在风浪作用下的安全性、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舰船结构的冲击和疲劳损伤。相对于被动减振系统,主动减振通过控制器监测船舶的运动状态和环境特性,通过调节系统的控制参数实现减振。... 船舶非线性主动减振系统对于提高船舶在风浪作用下的安全性、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舰船结构的冲击和疲劳损伤。相对于被动减振系统,主动减振通过控制器监测船舶的运动状态和环境特性,通过调节系统的控制参数实现减振。本文详细介绍船舶非线性主动减振系统的硬件功能原理和控制器原理,针对减振系统在突变冲击激励下的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并结合试验台进行了船舶非线性主动减振系统的减振性能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减振系统 控制器 突变激励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4+掺杂氟化物红光材料的研究与展望
12
作者 王运锋 崔少博 +1 位作者 乔建良 宋金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5-1742,共8页
Mn 4+掺杂的氟化物材料因其高效的窄带红光发射和宽带蓝光激发特性在改善白光LED显色性能和提高LCD背光源色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Mn 4+掺杂氟化物红光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和耐湿性能的有效改善途径... Mn 4+掺杂的氟化物材料因其高效的窄带红光发射和宽带蓝光激发特性在改善白光LED显色性能和提高LCD背光源色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Mn 4+掺杂氟化物红光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和耐湿性能的有效改善途径,并从拓展应用的角度对材料微观形貌调控问题做出展望,为深入开展多类型光电子器件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 4+掺杂 氟化物材料 红光材料 耐湿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