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调整与转向:《熊出没》系列电影的叙事升级之路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焕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8,共7页
《熊出没》系列电影自2014年上线第一部院线电影以来,票房影响力、市场影响力和美学表现都有所提升,除了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关以外,更多是其灵活的制片与创作理念造就的。在制片理念方面,该系列影片紧随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
《熊出没》系列电影自2014年上线第一部院线电影以来,票房影响力、市场影响力和美学表现都有所提升,除了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关以外,更多是其灵活的制片与创作理念造就的。在制片理念方面,该系列影片紧随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步伐,在产业、科技和观众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依靠;在叙事层面,该系列影片在每一个重要节点完成叙事转向,依靠新的叙事主题和叙事内容形成故事内容层面的吸引力,在环保主题、个体成长等方面与观众产生共鸣。该系列电影未来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立足影片和电影工业实际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叙事转向
IP延续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局部建构与全景概览:生态纪录片的诗意审美及国家形象塑造——以《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为例
2
作者
岳小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0,共5页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以下简称《望见山水》)于2023年8月15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该片一共六集,每集一个主题,前五集以林、土、沙、草、泽为内容,对...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以下简称《望见山水》)于2023年8月15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该片一共六集,每集一个主题,前五集以林、土、沙、草、泽为内容,对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塑造
生态纪录片
国际传媒
生态系统
分类描述
诗意审美
绿水青山
央视纪录频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互联网视域下中国青年电影的诗性回溯与未来指涉
3
作者
李艳丹
裴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5,共7页
后互联网存在时空断裂、语境断裂等问题,这让电影诗意塑造显得更为困难。然而,中国青年电影在面对后互联网时却表现出从容的姿态。他们凭借吸纳类型片架构、易变类型片内容的方式,实现电影诗性的延续和拓展。一方面,青年导演致力发掘类...
后互联网存在时空断裂、语境断裂等问题,这让电影诗意塑造显得更为困难。然而,中国青年电影在面对后互联网时却表现出从容的姿态。他们凭借吸纳类型片架构、易变类型片内容的方式,实现电影诗性的延续和拓展。一方面,青年导演致力发掘类型片的拓展空间,依据本土电影理论,塑造出诗意影像的东方性格;另一方面,后互联网本身催生出的“梦核”“池核”“怪核”等实验影像也揭露诗性指涉未来的可能,给青年电影做出提示。现实发展似乎正如德国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所预言,当代银幕的诗性逻辑已经悄然改变。未来诗性必须借助更复杂的情动机制、更异化的劣质影像才得以实现。对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来说,后互联网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后互联网的骇浪中,导演们既感到走向未来的阻力,又朦胧看到迎面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互联网
中国青年电影
诗性回溯
未来指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飞
万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新时代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有助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蕴含着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组织动员和团结凝聚等深刻内...
新时代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有助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蕴含着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组织动员和团结凝聚等深刻内涵。高校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可以强化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从而提升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学生党支部
政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档案馆文旅融合创新举措与成效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荣刚
张玉珠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我国档案馆文旅融合是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它不仅有助于文化传承与宣传,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增强社会影响,并提升访客体验感与满意度。然而,与之伴随而来的挑战也不可忽视,包括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问题、文旅融合管理与合作难题,以...
我国档案馆文旅融合是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它不仅有助于文化传承与宣传,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增强社会影响,并提升访客体验感与满意度。然而,与之伴随而来的挑战也不可忽视,包括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问题、文旅融合管理与合作难题,以及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档案资源数字化与开放、互动式展览与教育项目以及档案馆文旅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旨在探讨我国档案馆文旅融合的影响与效益,分析其中的挑战与问题,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文化资源
文旅融合
文化传承
融合创新
档案展览
文旅产品
交互式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商直播“带货”的内容生产和优化路径
被引量:
28
6
作者
岳小玲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4-66,共3页
电商直播自2015年诞生至今,已然成为互联网新经济业态多元化的缩影以及网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直播利用移动媒介"带货",将视听效应发挥极致,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步迈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型道路。作为新事物...
电商直播自2015年诞生至今,已然成为互联网新经济业态多元化的缩影以及网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直播利用移动媒介"带货",将视听效应发挥极致,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步迈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型道路。作为新事物,电商直播"带货"存在内容参差不齐、"网红推手"生命周期短、监管滞后等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电商直播行业规范,对其进行约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带货”
电商
网红主播
流量变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矩阵下出版机构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及留存
被引量:
11
7
作者
吴倩倩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6-68,共3页
当下,出版机构尝试拓展直播、社群运营等领域,通过开发新媒体矩阵、搭建私域流量池,转化和提升用户价值,进入以用户数据运营为核心的转型新阶段。文章提出在新媒体矩阵下,出版机构既要以优质内容维系私域流量关系、以新媒体矩阵多点触...
当下,出版机构尝试拓展直播、社群运营等领域,通过开发新媒体矩阵、搭建私域流量池,转化和提升用户价值,进入以用户数据运营为核心的转型新阶段。文章提出在新媒体矩阵下,出版机构既要以优质内容维系私域流量关系、以新媒体矩阵多点触达用户、以动态联盟重构产业链、通过阅读推广和引流维系用户,又要识别读者需求、维护长期关系、实现关系转化、拓展直播领域,进而实现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及留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机构
私域流量池
新媒体矩阵
流量留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送你一朵小红花》:“伤痛美学”叙事的多维关照
被引量:
6
8
作者
王玉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作为文艺创作中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伤痛美学”对于电影创作同样具有相似的召唤功能。无论这种体验是“直接性的”还是“间接性的”,都能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通过“伤痛美学”叙事的多维角度,从个体层面...
作为文艺创作中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伤痛美学”对于电影创作同样具有相似的召唤功能。无论这种体验是“直接性的”还是“间接性的”,都能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通过“伤痛美学”叙事的多维角度,从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诠释了面对生死问题时普通人的两难处境。这种“伤痛式”的美学体验,对于电影创作和评论来讲,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你一朵小红花》
伤痛美学
多维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阅读的算法赋能与智慧体验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楠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73-75,共3页
作为人类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行为范式,阅读在满足用户个性化、移动化、便捷化需求的道路上朝智能阅读的方向演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技术的算法为其赋能,也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慧体验。文章以微信读书APP为例,分别从用户需求...
作为人类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行为范式,阅读在满足用户个性化、移动化、便捷化需求的道路上朝智能阅读的方向演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技术的算法为其赋能,也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慧体验。文章以微信读书APP为例,分别从用户需求、资源建设、情境设计层面,探讨智能阅读的算法赋能问题,结合用户画像、情感关怀、阅读层次探讨智能阅读的智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阅读
算法赋能
智慧体验
微信读书
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东盟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焕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8-121,共4页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人民群众的一致呼声和要求。近年来,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兴起和发展,电影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而对于东盟国家来说,作为中国的邻国,与中国共处一个文化圈,成为讲好中国...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人民群众的一致呼声和要求。近年来,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兴起和发展,电影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而对于东盟国家来说,作为中国的邻国,与中国共处一个文化圈,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在借助电影媒介宣讲中国故事的同时,可以将中国文化情感与东盟人们需求有机结合,创建情感纽带,最终在相互推进和传播中,使中国故事得到更好的宣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中国故事
逻辑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何以讲好脱贫故事
11
作者
吴楠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80,共3页
文章以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记录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媒体实践为例,从整体策划、践行“四力”、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何以讲好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动人故事,以期为主流媒体宣传和展示我国脱贫攻...
文章以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记录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媒体实践为例,从整体策划、践行“四力”、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何以讲好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动人故事,以期为主流媒体宣传和展示我国脱贫攻坚成就提供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是网
脱贫攻坚
新闻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电影《过春天》的视听技术
12
作者
钱智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青年导演白雪执导的国产青春片《过春天》,在诸多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一举摘夺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的桂冠。电影《过春天》中的影像、声音创作以及导演对整部影片的把控都有独特的处理。用镜头语言划分出不同的城市...
青年导演白雪执导的国产青春片《过春天》,在诸多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一举摘夺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的桂冠。电影《过春天》中的影像、声音创作以及导演对整部影片的把控都有独特的处理。用镜头语言划分出不同的城市,用长镜头表现纪实性情感,用独特构图提高画面的表现力,用纪实的声音制作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过春天》大获成功与制作团队过硬的技术、独到的艺术眼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片
镜头语言
长镜头
影像构图
《过春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像本体论视阈下第六代导演的因循与超越
13
作者
吴倩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8-121,共4页
数字时代使影像本体论的内涵发生了改变。“纪实美学”“长镜头”等不再完全符合影像本体论的要义,“第六代”的电影实践需要重新诠释、重新开掘。在影像本体论视域下,第六代导演既表现出因循的一面,又浮显出超越的一面。其因循在于对...
数字时代使影像本体论的内涵发生了改变。“纪实美学”“长镜头”等不再完全符合影像本体论的要义,“第六代”的电影实践需要重新诠释、重新开掘。在影像本体论视域下,第六代导演既表现出因循的一面,又浮显出超越的一面。其因循在于对城市空间的描画仍然陈旧,未能觉察影像和城市之间的现实扭结关系;其超越在于完成了从“现实”到“媒介”再到“自我”的本体论解读,将镜头对准自我,构建出巴赞电影理论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本体论
第六代导演
因循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主体研究
14
作者
李哲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期43-45,共3页
现代乡村治理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这些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及新乡贤。要使这些多元主体能够配合良好实现乡村法治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建设法治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法治型乡镇政府,健全...
现代乡村治理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这些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及新乡贤。要使这些多元主体能够配合良好实现乡村法治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建设法治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法治型乡镇政府,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重视社会组织和新乡贤等主体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法治现代化
治理主体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功能研究
被引量:
19
15
作者
陈飞
郭兴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77,共4页
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厘清社团组织育人的政治引领、价值导向、行为规范、能力培养和精神激励功能,从...
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厘清社团组织育人的政治引领、价值导向、行为规范、能力培养和精神激励功能,从强化思想引领、健全育人机制、拓宽育人平台、培育文化品牌来探索学生社团组织育人的创新路径,从而激发社团组织育人的内生动力,有利于提升社团组织育人效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团
组织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中传统意象美学的实践转向
被引量:
5
16
作者
马权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9-95,共7页
近年来,中国动画作品现象级的传播样本不断涌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影片内容创造性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上既关注当下观众的现实需求,又广泛运用中华传统艺术中美术元素,营造出了崭新的美学境界。在实践路径上...
近年来,中国动画作品现象级的传播样本不断涌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影片内容创造性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上既关注当下观众的现实需求,又广泛运用中华传统艺术中美术元素,营造出了崭新的美学境界。在实践路径上不再拘泥于西方动画的既有路径,而是立足本土文化,在传统意象美学的基点上不断开掘当代的价值,在影像造型、叙事内容、哲学意蕴等方面实现创新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影片内容
美术元素
实践路径
美学境界
叙事内容
广泛运用
意象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艺术精神与文艺片类型生成的知识考古
被引量:
1
17
作者
马权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13,共6页
福柯在《词与物》的前言中引用了博尔赫斯曾提到的“某种中国百科全书”中的动物分类^([1]),并由此开始了他全新的哲学反思。他试图厘清一个社会是如何思考事物间相似与差异,以及如何被把握和表达的话语实践。更确切地说,是秩序的历史...
福柯在《词与物》的前言中引用了博尔赫斯曾提到的“某种中国百科全书”中的动物分类^([1]),并由此开始了他全新的哲学反思。他试图厘清一个社会是如何思考事物间相似与差异,以及如何被把握和表达的话语实践。更确切地说,是秩序的历史如何在网络中被组织,并依据合理图式而被描绘。文艺片有关类型知识与话语实践的考古,尤其是在知识话语实践中呈现的层层累积、错综复杂的话语关系,与博尔赫斯的“某种中国百科全书”的分类似乎有某种契合与相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考古与其说是研究方法或者是方法论式的实践,不如说是贯穿整体研究的思想指引。因此,通过文艺片概念的缘起追溯,以及其在电影实践中的本土化,探究文艺片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艺术精神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片
中国艺术精神
博尔赫斯
知识考古
话语实践
动物分类
《词与物》
相似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20年代上海电影对本土文艺的跨界融合研究
18
作者
马腾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中国电影初创期的显著特征就是与本土文艺的跨界融合,尤以20世纪20年代“默片”时期的上海电影为代表。电影对文明戏的承袭、借鉴与技术改良实现了“影戏”的基础过渡;电影对通俗文学的同构、重构与边界破除为电影民族化发展提供了养料...
中国电影初创期的显著特征就是与本土文艺的跨界融合,尤以20世纪20年代“默片”时期的上海电影为代表。电影对文明戏的承袭、借鉴与技术改良实现了“影戏”的基础过渡;电影对通俗文学的同构、重构与边界破除为电影民族化发展提供了养料;电影之于美术的编码、译码与价值释码为新时期影像美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分析该时期上海电影对本土文艺的跨界融合样态,梳理本土文艺反哺电影创作及赋能产业发展的路径,探讨跨界的底层逻辑、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上海电影
本土文艺
跨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整与转向:《熊出没》系列电影的叙事升级之路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焕玲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8,共7页
文摘
《熊出没》系列电影自2014年上线第一部院线电影以来,票房影响力、市场影响力和美学表现都有所提升,除了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关以外,更多是其灵活的制片与创作理念造就的。在制片理念方面,该系列影片紧随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步伐,在产业、科技和观众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依靠;在叙事层面,该系列影片在每一个重要节点完成叙事转向,依靠新的叙事主题和叙事内容形成故事内容层面的吸引力,在环保主题、个体成长等方面与观众产生共鸣。该系列电影未来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立足影片和电影工业实际不断创新。
关键词
电影产业
叙事转向
IP延续
创新
分类号
J95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局部建构与全景概览:生态纪录片的诗意审美及国家形象塑造——以《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为例
2
作者
岳小玲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0,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视觉修辞视域下生态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研究”(编号:2021BXW015)
南阳理工学院交叉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生态纪录片讲好‘中国生态故事’的实践探索及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以下简称《望见山水》)于2023年8月15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该片一共六集,每集一个主题,前五集以林、土、沙、草、泽为内容,对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描述。
关键词
国家形象塑造
生态纪录片
国际传媒
生态系统
分类描述
诗意审美
绿水青山
央视纪录频道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互联网视域下中国青年电影的诗性回溯与未来指涉
3
作者
李艳丹
裴蕾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广州体育
学院
体育
传媒
学院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
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5,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电影语言的民族化路径研究”(编号:21YJA76004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后互联网存在时空断裂、语境断裂等问题,这让电影诗意塑造显得更为困难。然而,中国青年电影在面对后互联网时却表现出从容的姿态。他们凭借吸纳类型片架构、易变类型片内容的方式,实现电影诗性的延续和拓展。一方面,青年导演致力发掘类型片的拓展空间,依据本土电影理论,塑造出诗意影像的东方性格;另一方面,后互联网本身催生出的“梦核”“池核”“怪核”等实验影像也揭露诗性指涉未来的可能,给青年电影做出提示。现实发展似乎正如德国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所预言,当代银幕的诗性逻辑已经悄然改变。未来诗性必须借助更复杂的情动机制、更异化的劣质影像才得以实现。对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来说,后互联网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后互联网的骇浪中,导演们既感到走向未来的阻力,又朦胧看到迎面的曙光。
关键词
后互联网
中国青年电影
诗性回溯
未来指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飞
万胜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
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塑造研究”(22JDSZKZ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时代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有助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蕴含着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组织动员和团结凝聚等深刻内涵。高校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可以强化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从而提升育人实效。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学生党支部
政治功能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档案馆文旅融合创新举措与成效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荣刚
张玉珠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图书馆
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文摘
我国档案馆文旅融合是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它不仅有助于文化传承与宣传,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增强社会影响,并提升访客体验感与满意度。然而,与之伴随而来的挑战也不可忽视,包括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问题、文旅融合管理与合作难题,以及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档案资源数字化与开放、互动式展览与教育项目以及档案馆文旅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旨在探讨我国档案馆文旅融合的影响与效益,分析其中的挑战与问题,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与方向。
关键词
档案馆
文化资源
文旅融合
文化传承
融合创新
档案展览
文旅产品
交互式媒体
Keywords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Cultural inheritance
Integrated innovation
Archives Exhibition
Cultural and tourism products
Interactive Media
分类号
G279.2 [文化科学—档案学]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商直播“带货”的内容生产和优化路径
被引量:
28
6
作者
岳小玲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4-66,共3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SJGLX03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电商直播自2015年诞生至今,已然成为互联网新经济业态多元化的缩影以及网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直播利用移动媒介"带货",将视听效应发挥极致,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步迈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型道路。作为新事物,电商直播"带货"存在内容参差不齐、"网红推手"生命周期短、监管滞后等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电商直播行业规范,对其进行约束管理。
关键词
直播“带货”
电商
网红主播
流量变现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矩阵下出版机构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及留存
被引量:
11
7
作者
吴倩倩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6-68,共3页
文摘
当下,出版机构尝试拓展直播、社群运营等领域,通过开发新媒体矩阵、搭建私域流量池,转化和提升用户价值,进入以用户数据运营为核心的转型新阶段。文章提出在新媒体矩阵下,出版机构既要以优质内容维系私域流量关系、以新媒体矩阵多点触达用户、以动态联盟重构产业链、通过阅读推广和引流维系用户,又要识别读者需求、维护长期关系、实现关系转化、拓展直播领域,进而实现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及留存。
关键词
出版机构
私域流量池
新媒体矩阵
流量留存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送你一朵小红花》:“伤痛美学”叙事的多维关照
被引量:
6
8
作者
王玉良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9BYS017)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文艺创作中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伤痛美学”对于电影创作同样具有相似的召唤功能。无论这种体验是“直接性的”还是“间接性的”,都能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通过“伤痛美学”叙事的多维角度,从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诠释了面对生死问题时普通人的两难处境。这种“伤痛式”的美学体验,对于电影创作和评论来讲,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送你一朵小红花》
伤痛美学
多维角度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阅读的算法赋能与智慧体验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楠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73-75,共3页
基金
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基于智媒体的新闻生产变革研究”(2020BXW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2019SJGLX435)。
文摘
作为人类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行为范式,阅读在满足用户个性化、移动化、便捷化需求的道路上朝智能阅读的方向演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技术的算法为其赋能,也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慧体验。文章以微信读书APP为例,分别从用户需求、资源建设、情境设计层面,探讨智能阅读的算法赋能问题,结合用户画像、情感关怀、阅读层次探讨智能阅读的智慧体验。
关键词
智能阅读
算法赋能
智慧体验
微信读书
APP
分类号
G230.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盟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焕玲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8-121,共4页
文摘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人民群众的一致呼声和要求。近年来,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兴起和发展,电影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而对于东盟国家来说,作为中国的邻国,与中国共处一个文化圈,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在借助电影媒介宣讲中国故事的同时,可以将中国文化情感与东盟人们需求有机结合,创建情感纽带,最终在相互推进和传播中,使中国故事得到更好的宣讲。
关键词
中国—东盟
中国故事
逻辑
路径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何以讲好脱贫故事
11
作者
吴楠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80,共3页
基金
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基于智媒体的新闻生产变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0BX W008)。
文摘
文章以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记录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媒体实践为例,从整体策划、践行“四力”、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何以讲好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动人故事,以期为主流媒体宣传和展示我国脱贫攻坚成就提供有益经验。
关键词
求是网
脱贫攻坚
新闻
叙事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电影《过春天》的视听技术
12
作者
钱智民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文摘
青年导演白雪执导的国产青春片《过春天》,在诸多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一举摘夺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的桂冠。电影《过春天》中的影像、声音创作以及导演对整部影片的把控都有独特的处理。用镜头语言划分出不同的城市,用长镜头表现纪实性情感,用独特构图提高画面的表现力,用纪实的声音制作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过春天》大获成功与制作团队过硬的技术、独到的艺术眼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青春片
镜头语言
长镜头
影像构图
《过春天》
分类号
J93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像本体论视阈下第六代导演的因循与超越
13
作者
吴倩倩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8-121,共4页
文摘
数字时代使影像本体论的内涵发生了改变。“纪实美学”“长镜头”等不再完全符合影像本体论的要义,“第六代”的电影实践需要重新诠释、重新开掘。在影像本体论视域下,第六代导演既表现出因循的一面,又浮显出超越的一面。其因循在于对城市空间的描画仍然陈旧,未能觉察影像和城市之间的现实扭结关系;其超越在于完成了从“现实”到“媒介”再到“自我”的本体论解读,将镜头对准自我,构建出巴赞电影理论的张力。
关键词
影像本体论
第六代导演
因循
超越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主体研究
14
作者
李哲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期43-45,共3页
基金
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法治现代化研究”(2022-ZZJH-020)
2022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省乡村治理法治现代化路径研究”(SKL-2022-2195)。
文摘
现代乡村治理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这些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及新乡贤。要使这些多元主体能够配合良好实现乡村法治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建设法治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法治型乡镇政府,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重视社会组织和新乡贤等主体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法治现代化
治理主体多元化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功能研究
被引量:
19
15
作者
陈飞
郭兴华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党委
南阳理工学院
校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77,共4页
文摘
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厘清社团组织育人的政治引领、价值导向、行为规范、能力培养和精神激励功能,从强化思想引领、健全育人机制、拓宽育人平台、培育文化品牌来探索学生社团组织育人的创新路径,从而激发社团组织育人的内生动力,有利于提升社团组织育人效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社团
组织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中传统意象美学的实践转向
被引量:
5
16
作者
马权威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9-95,共7页
基金
2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电影语言的民族化路径研究”(编号:21YJA760042)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年来,中国动画作品现象级的传播样本不断涌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影片内容创造性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上既关注当下观众的现实需求,又广泛运用中华传统艺术中美术元素,营造出了崭新的美学境界。在实践路径上不再拘泥于西方动画的既有路径,而是立足本土文化,在传统意象美学的基点上不断开掘当代的价值,在影像造型、叙事内容、哲学意蕴等方面实现创新性转化。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影片内容
美术元素
实践路径
美学境界
叙事内容
广泛运用
意象美学
分类号
J95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艺术精神与文艺片类型生成的知识考古
被引量:
1
17
作者
马权威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13,共6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编号:20ZD18)阶段性成果。
文摘
福柯在《词与物》的前言中引用了博尔赫斯曾提到的“某种中国百科全书”中的动物分类^([1]),并由此开始了他全新的哲学反思。他试图厘清一个社会是如何思考事物间相似与差异,以及如何被把握和表达的话语实践。更确切地说,是秩序的历史如何在网络中被组织,并依据合理图式而被描绘。文艺片有关类型知识与话语实践的考古,尤其是在知识话语实践中呈现的层层累积、错综复杂的话语关系,与博尔赫斯的“某种中国百科全书”的分类似乎有某种契合与相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考古与其说是研究方法或者是方法论式的实践,不如说是贯穿整体研究的思想指引。因此,通过文艺片概念的缘起追溯,以及其在电影实践中的本土化,探究文艺片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艺术精神的延续。
关键词
文艺片
中国艺术精神
博尔赫斯
知识考古
话语实践
动物分类
《词与物》
相似与差异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20年代上海电影对本土文艺的跨界融合研究
18
作者
马腾飞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基金
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红色影视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ZZJH-099)。
文摘
中国电影初创期的显著特征就是与本土文艺的跨界融合,尤以20世纪20年代“默片”时期的上海电影为代表。电影对文明戏的承袭、借鉴与技术改良实现了“影戏”的基础过渡;电影对通俗文学的同构、重构与边界破除为电影民族化发展提供了养料;电影之于美术的编码、译码与价值释码为新时期影像美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分析该时期上海电影对本土文艺的跨界融合样态,梳理本土文艺反哺电影创作及赋能产业发展的路径,探讨跨界的底层逻辑、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上海电影
本土文艺
跨界融合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调整与转向:《熊出没》系列电影的叙事升级之路
王焕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局部建构与全景概览:生态纪录片的诗意审美及国家形象塑造——以《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为例
岳小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后互联网视域下中国青年电影的诗性回溯与未来指涉
李艳丹
裴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时代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的理论与实践
陈飞
万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档案馆文旅融合创新举措与成效的调查分析
张荣刚
张玉珠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电商直播“带货”的内容生产和优化路径
岳小玲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媒体矩阵下出版机构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及留存
吴倩倩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送你一朵小红花》:“伤痛美学”叙事的多维关照
王玉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智能阅读的算法赋能与智慧体验
吴楠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东盟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逻辑与路径
王焕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求是网“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何以讲好脱贫故事
吴楠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电影《过春天》的视听技术
钱智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影像本体论视阈下第六代导演的因循与超越
吴倩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主体研究
李哲
《农村农业农民》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功能研究
陈飞
郭兴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中传统意象美学的实践转向
马权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艺术精神与文艺片类型生成的知识考古
马权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20世纪20年代上海电影对本土文艺的跨界融合研究
马腾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