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单元法密封结构影响因素建模分析
1
作者 户燕会 方雅 +1 位作者 户东亮 姜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08,213,共5页
密封圈结构对高压试验装置的密封性、承压性具有直接影响。依据高压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对O型密封结构进行结构参数分析,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对特性进行分析;利用MARC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O型圈进行密封分析,分析不同密封间隙和槽深的... 密封圈结构对高压试验装置的密封性、承压性具有直接影响。依据高压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对O型密封结构进行结构参数分析,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对特性进行分析;利用MARC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O型圈进行密封分析,分析不同密封间隙和槽深的尺寸下,接触压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的大小,基于分析结果,优选密封间隙和槽深参数。结果可知:密封间隙为(0.04~0.14)mm间,压缩率为(10~20)%间,能够满足设计承载条件下的密封要求;通过对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密封间隙与Von Mises应力正相关,与接触应力负相关;压缩率提升,Von Mises应力先增后降,最大接触应力先降后增;80MPa压力下,较小密封间隙、压缩率对密封结构承载是有利的;通过分析设计密封圈影响趋势,发现参数的最优解为间隙0.043mm,槽深5.357mm,压缩率为10%。分析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压压力容器O型密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结构 影响因素 有限单元法 O形圈 高压试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并联五连杆机构的改进PSO-SVR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户燕会 任燕 +1 位作者 户东亮 姜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为获得更高的SVM精度,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实现SVM惩罚参数以及核函数的寻优过程,进一步改进了PSO权系数并对学习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更强的全局和局部搜索性能,有效避免算法产生早熟以及搜索精度不高的情况,显著增强了SVM... 为获得更高的SVM精度,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实现SVM惩罚参数以及核函数的寻优过程,进一步改进了PSO权系数并对学习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更强的全局和局部搜索性能,有效避免算法产生早熟以及搜索精度不高的情况,显著增强了SVM回归预测能力。以五连杆机构为例,开展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PSO-SVR模型获得了更高的可靠性,这里算法可以达到更高预测精度。改进PSOSVR获得了更快收敛速度,同时RMSE也更小。采用改进PSO方法寻求参数可以使SVR获得更高预测精度。采用改进PSO-SVR模型只需少量样本便能够达到理想拟合精度,从而实现对参数可靠性灵敏度的准确分析。提高L1均值后,可以使五连杆机构达到更高可靠性,而L2、L3、L4均值和各参数方差提高后,则会引起系统可靠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机构 可靠性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蒙特卡洛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铰接车横摆贝叶斯滤波模糊控制及状态估计
3
作者 户燕会 任燕 +1 位作者 户东亮 姜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5,共4页
对铰接车控制性能进行研究,先构建得到包含线性三自由度的仿真模型,根据贝叶斯滤波理论评估前车厢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铰接角。按照分层控制的方式,对三自由度模型的车辆响应进行分析,选择滑模控制方法依次计算得到前后车厢横摆力... 对铰接车控制性能进行研究,先构建得到包含线性三自由度的仿真模型,根据贝叶斯滤波理论评估前车厢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铰接角。按照分层控制的方式,对三自由度模型的车辆响应进行分析,选择滑模控制方法依次计算得到前后车厢横摆力矩。利用ASM仿真平台验证了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控制情况,经过控制形成了更大的横摆角速度,铰接角发生了降低,获得了更小转弯半径,显著提升了操控性,可以更加高效稳定的完成转弯过程。比采用有效集分配策略轮胎附着利用率降低接近31%,使各驱动轮都跟地面形成了良好附着状态,获得更优控制性能。为上层设置模糊等效切换滑模控制方法后,可使得质心侧偏角处于合理范围内,获得更优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 铰接车 模糊等效滑模控制 横摆稳定性 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Mg-2Zn-0.5Y合金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户燕会 张洁溪 户东亮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7-139,145,共4页
对挤压态Mg-2Zn-0.5Y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采用OM、SEM、XRD、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时间深冷对Mg-2Zn-0.5Y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Mg-2Zn-0.5Y合金组织主要为α-Mg与少量W相。随着深冷时间的增加,合金中晶粒尺寸没... 对挤压态Mg-2Zn-0.5Y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采用OM、SEM、XRD、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时间深冷对Mg-2Zn-0.5Y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Mg-2Zn-0.5Y合金组织主要为α-Mg与少量W相。随着深冷时间的增加,合金中晶粒尺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W相析出量逐渐增多;深冷12 h后,Mg-2Zn-0.5Y合金中W析出相体积分数为5.33vol%。深冷处理对Mg-2Zn-0.5Y合金的抗拉强度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塑性。深冷1 h的Mg-2Zn-0.5Y合金的伸长率达到17.4%,比挤压态合金的伸长率提高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Zn-0.5Y合金 深冷处理 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锋 裴红星 +2 位作者 王青三 黎敏 阳建宏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某机械加工车间为背景,对电波传播的路径损耗及小尺度衰落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通过有限时域差分法对电波极化偏转进行仿真,并设计了测量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工业环境设备密集区域无线信号路径幅度衰减因子约为1.33,低于自... 以某机械加工车间为背景,对电波传播的路径损耗及小尺度衰落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通过有限时域差分法对电波极化偏转进行仿真,并设计了测量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工业环境设备密集区域无线信号路径幅度衰减因子约为1.33,低于自由空间的传播情况,信号幅度在具有复杂形状的设备附近符合莱斯分布,在远离设备区域趋向方差极小的正态分布;金属设备引起电波极化方向的随机偏转,带来平均5.4 dB、最高13 dB的幅度衰减,同时降低了信道的交叉极化分辨率.可应用极化分集技术对抗信号随机衰落,提高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环境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径损耗 多径效应 极化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概率假设密度平滑器异常平滑问题的解决方法
6
作者 何祥宇 于斌 夏玉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9-303,共5页
针对粒子概率假设密度(PHD)平滑器中由漏检或目标消失现象引起的异常后向平滑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存活概率修正的改进方法。首先,修正前向滤波的预测与更新计算公式以获取滤波的目标强度函数和估计滤波过程的存活目标个数。在此... 针对粒子概率假设密度(PHD)平滑器中由漏检或目标消失现象引起的异常后向平滑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存活概率修正的改进方法。首先,修正前向滤波的预测与更新计算公式以获取滤波的目标强度函数和估计滤波过程的存活目标个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存活目标个数的前向滤波估计值的变化情况,判断跟踪过程中是否存在目标消失或漏检现象,确定后向平滑计算用到的目标存活概率值,然后采用此确定的存活概率值来改进后向平滑迭代计算公式,据此计算PHD分布中的粒子权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解决PHD平滑器的异常平滑问题,其时间平均的最优子模式分配(OSPA)距离误差相对于标准算法由7.75 m减小至1.05 m,目标跟踪性能有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随机有限集 概率假设密度 滤波 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频优化的供热机组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峰 高文松 +4 位作者 苏跃进 黄宏伟 刘正强 唐力 孙太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5-298,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变频循环水泵,提高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效率,并实现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以南阳热电210MW供热机组为例,分析了汽轮机与凝汽器变工况,确定连续域优化的数学模型,并且针对闭式循环水系统,通过结合冷却塔热力计算引入环境温度代... 为了充分利用变频循环水泵,提高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效率,并实现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以南阳热电210MW供热机组为例,分析了汽轮机与凝汽器变工况,确定连续域优化的数学模型,并且针对闭式循环水系统,通过结合冷却塔热力计算引入环境温度代替循环水进水温度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最佳工况参数。根据对优化参数的分析处理,设计循环水自动控制系统,达到循环水根据机组负荷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的目的。优化设计的循环水自动控制系统现已在南阳热电投入使用,运行稳定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循环水泵 优化计算 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颗粒浓度对车轴上电沉积石墨增强Ni基涂层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户燕会 任燕 +1 位作者 户东亮 姜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1-74,79,共5页
在电沉积Ni-C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含量Cr颗粒得到Ni-Cr-C保护涂层,分析了Cr颗粒浓度对Ni-Cr-C保护涂层性能的优化效果,测定了涂层表面硬度。结果表明:形成了较平滑的Ni-C涂层,大部分区域呈现规则多边形形态。添加Cr颗粒后,表面区域形成... 在电沉积Ni-C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含量Cr颗粒得到Ni-Cr-C保护涂层,分析了Cr颗粒浓度对Ni-Cr-C保护涂层性能的优化效果,测定了涂层表面硬度。结果表明:形成了较平滑的Ni-C涂层,大部分区域呈现规则多边形形态。添加Cr颗粒后,表面区域形成了一些无规则外形的结节状组织,产生了大量孔隙。逐渐提高Cr颗粒量后,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尺寸更小的孔隙。当Cr颗粒的含量提高后,在涂层内形成了不同最高强度的Ni衍射峰,从原先的(110)晶面转变成(101)晶面。当Cr颗粒含量提高后,形成了更小Ni晶粒,加入80 g/L的Cr颗粒时Ni晶粒外径尺寸为29.2 nm。可通过加入Cr颗粒来制备硬度更高的涂层;且随Cr含量提高,沉积层的硬度也随之上升。更高含量的Cr颗粒(80 g/L)时,Ni-Cr-C层获得了更高的硬度551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石墨 镍基保护涂层 微观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