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功能的生理心理层面透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慧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音乐功能 生理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继承中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继承 中国 传统音乐文化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部经典的影视艺术音乐看中西艺术音乐的差异
3
作者 季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5,共2页
以《乱世佳人》和《红楼梦》的剧中音乐为切入点,从声、调、器等方面,展开了中西艺术音乐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中西艺术音乐的差别根本源于各自的文化体系的不同。
关键词 影视 音乐 自然 人工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探析
4
作者 季仲玲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0,共2页
成人钢琴教学不是把培养钢琴领域中的尖端人才作为自己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而是让更多的人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技能,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并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
关键词 成人 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5
作者 冯建志 《成人教育》 2003年第4期42-43,共2页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是音乐教育的总目标,这就要求从事美育教育的教师在教学中,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意识入手在开展学生艺术实践的活动中去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词 音乐 审美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师成人教育音乐专业课程结构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季玲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4,共2页
高师成人教育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针对过去某些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应当注意培养全面... 高师成人教育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针对过去某些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应当注意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成人教育 音乐专业 培养目标 音乐专业特点 音乐专业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课"说课"的弊端及对策
7
作者 季玲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2,共2页
"说课"是教师从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向同行作交流的一种科研活动形式,它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更要说"为什么这样教"。"说课"有助于科研型音乐教师的出现。"... "说课"是教师从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向同行作交流的一种科研活动形式,它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更要说"为什么这样教"。"说课"有助于科研型音乐教师的出现。"说课"有助于学术探讨氛围的形成,还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分析 生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方案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剧定义之重塑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旭 王凯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100,共6页
在系统论的视野中 ,歌剧是由贯穿其始终并在其中占支配地位且起主导作用的音乐来揭示的、在舞台上进行、并包含语言的一系列戏剧情节所构成的戏剧。音乐、舞台和语言是歌剧的三个构成要素。三个要素按照一定比例、规则进行排列、搭配形... 在系统论的视野中 ,歌剧是由贯穿其始终并在其中占支配地位且起主导作用的音乐来揭示的、在舞台上进行、并包含语言的一系列戏剧情节所构成的戏剧。音乐、舞台和语言是歌剧的三个构成要素。三个要素按照一定比例、规则进行排列、搭配形成了歌剧的结构。音乐在歌剧中占据支配或统治地位是对音乐“质”的说明 ;音乐贯穿歌剧始终是对音乐“量”的说明 ;音乐在整部歌剧中起主导作用是对音乐“功能”的说明。歌剧定义之重塑对歌剧的理论研究、歌剧创作、歌剧表演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戏剧情节 构成要素 结构 本质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混声唱法”的创建与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乔新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文章回顾总结了“混声唱法”在中国发展、运用的概况 ,证实了“混声唱法”也是民族声乐创建的一种重要技法 ,并分析了民族“混声唱法”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民族声乐 混声唱法 创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转歌”现象评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新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8-42,共5页
2 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戏曲演员转为歌唱演员的现象 ,是由于社会文化的热点由戏曲艺术到歌唱艺术的文化转移 ;“戏转歌”演员的成功源于戏曲艺术实践打下的坚实的声乐基本功 ,是传统声乐技法与现代声乐技法相结合的典型范例。“戏转歌”... 2 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戏曲演员转为歌唱演员的现象 ,是由于社会文化的热点由戏曲艺术到歌唱艺术的文化转移 ;“戏转歌”演员的成功源于戏曲艺术实践打下的坚实的声乐基本功 ,是传统声乐技法与现代声乐技法相结合的典型范例。“戏转歌”现象的启示是 :现代声乐应继承传统声乐艺术的精华 ,应努力使戏曲事业与歌唱事业取长补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歌唱 转变 传统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办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11
作者 冯建志 《成人教育》 2004年第8期73-74,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大好局面,民办艺术教育像一缕清新的春风,给我国的教育园地带来一丝新绿,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民办 艺术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思维”在歌唱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乔新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1-55,共5页
文章提出了歌唱中运用“逆向思维”的心理意念 ,控制歌唱机能的运动走向与程度的观点。通过“逆向思维”的调节 ,使歌唱机能的矛盾双方达到科学发声所要求的对立统一状态。这一原理对解决气息、声区、发声共鸣中的主要技术难点 ,克服技... 文章提出了歌唱中运用“逆向思维”的心理意念 ,控制歌唱机能的运动走向与程度的观点。通过“逆向思维”的调节 ,使歌唱机能的矛盾双方达到科学发声所要求的对立统一状态。这一原理对解决气息、声区、发声共鸣中的主要技术难点 ,克服技巧运用的“片面性”与“绝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思维 声乐 歌唱 技巧 对立统一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