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叙事文学中的家庭伦理观综论
1
作者 高梓梅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8-120,共3页
民间叙事文学来自民众生活,民众的家庭伦理观念在民间叙事文学中有着真实的反映。下层民众的家庭伦理不像上层社会那样规范严整,小农经济支配下的家庭生活决定着父与子的孝亲观以行为和互惠为目的;向往以爱情为基础的自由婚姻和不遗不... 民间叙事文学来自民众生活,民众的家庭伦理观念在民间叙事文学中有着真实的反映。下层民众的家庭伦理不像上层社会那样规范严整,小农经济支配下的家庭生活决定着父与子的孝亲观以行为和互惠为目的;向往以爱情为基础的自由婚姻和不遗不弃的夫妻伦理;兄弟姊妹讲究患难与共、亲情至上。所有这些既是农耕社会下层民众家庭伦理观的体现,但又不乏理想化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叙事 民众生活 家庭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客公共领域形成的可能性及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杨琳 周耀民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3,共4页
本文认为博客汇聚了大量的"私人"参与其中,借助最具独立性的沟通媒介,在博客世界里进行批判性讨论,并达成共识,具有形成公共领域的可能。相比传统的公共领域,博客公共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从当前博客发展的状况来看,博客公共... 本文认为博客汇聚了大量的"私人"参与其中,借助最具独立性的沟通媒介,在博客世界里进行批判性讨论,并达成共识,具有形成公共领域的可能。相比传统的公共领域,博客公共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从当前博客发展的状况来看,博客公共领域亦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客 公共领域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治世的反面教材——《金瓶梅》新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振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9-211,共3页
《金瓶梅》作为世情小说,它所暴露的北宋末期的社会黑暗在全书中占据着突出位置。从它所描绘的官场黑暗诸如编制官吏关系网、受贿敛财、卖官鬻爵、贪赃枉法等现象来看,完全可以说是一幅生动而丑陋的吏治腐败图。它在客观上所产生的实际... 《金瓶梅》作为世情小说,它所暴露的北宋末期的社会黑暗在全书中占据着突出位置。从它所描绘的官场黑暗诸如编制官吏关系网、受贿敛财、卖官鬻爵、贪赃枉法等现象来看,完全可以说是一幅生动而丑陋的吏治腐败图。它在客观上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足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惩治腐败的一面镜子。它启示我们:惩治腐败,要努力进行法律和制度改革,要建立和设置一套遏制贪污腐败的有效规制和机构,从而在根本上清除产生腐败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反面教材 惩治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中父亲形象的嬗变及文化意蕴 被引量:2
4
作者 万年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7-239,共3页
张艺谋电影中的“父亲形象”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所指,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对父亲的反叛或认同,事实上是一种转喻性的对特定社会制度/文化意识之下的专制/权威、保守/激进、精神/家园的批判或归寻。张艺谋的电影以弑父的狂欢为起点... 张艺谋电影中的“父亲形象”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所指,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对父亲的反叛或认同,事实上是一种转喻性的对特定社会制度/文化意识之下的专制/权威、保守/激进、精神/家园的批判或归寻。张艺谋的电影以弑父的狂欢为起点到崇父的臣服为终点,走过了一个“弑父——从父——崇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父亲形象 弑父 从父 崇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歧路灯》中的茶事描写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畅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关键词 茶事活动 物质生活 《红楼梦》 《金瓶梅》 《水浒传》 社会生活 中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与胡适科学观之比较——兼论“五四”的“唯科学主义”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亚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和胡适大力提倡科学,坚持科学的理性精神,肯定科学的价值、作用和地位,对封建旧文化进行彻底的批判。他们侧重进化论的介绍,吸收进化论思想,以此观照五四时期的社会问题和文学问题,以服务新文化运动的革命目...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和胡适大力提倡科学,坚持科学的理性精神,肯定科学的价值、作用和地位,对封建旧文化进行彻底的批判。他们侧重进化论的介绍,吸收进化论思想,以此观照五四时期的社会问题和文学问题,以服务新文化运动的革命目标。但是,由于两者的文化身份不同,在对科学的理解、认识和应用上也存在着差异。立足于陈独秀、胡适五四时期的科学观,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五四时期存在“唯科学主义”思潮,这种观点实际上有忽视具体历史语境,机械类比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胡适 科学观 进化论 唯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评估前的档案工作 被引量:2
7
作者 支贵生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5,共2页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正在实施中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声誉的重大举措。依据以往高校评估过程看,评估专家除了实地考察了解高校的实...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正在实施中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声誉的重大举措。依据以往高校评估过程看,评估专家除了实地考察了解高校的实际情况之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系统地审阅学校各项工作形成的档案资料,通过审阅原始档案资料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过程,从而做出客观的估价。档案工作在评估中显示了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评估 档案工作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教育质量工程 普通高等院校 档案资料 教学质量 办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诗的起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金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7-199,共3页
古人认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土地风气,因此产生不同的风俗;不同的风俗习惯,又导致原始歌谣音乐风格不同,这些歌谣又咏唱的是不同的风俗。人们就将这种原始歌谣称为乐风,即用音乐演唱的风俗。这些歌谣源于各地土邦,因此又叫土风。西周... 古人认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土地风气,因此产生不同的风俗;不同的风俗习惯,又导致原始歌谣音乐风格不同,这些歌谣又咏唱的是不同的风俗。人们就将这种原始歌谣称为乐风,即用音乐演唱的风俗。这些歌谣源于各地土邦,因此又叫土风。西周初年开始对这些歌谣进行有意识的搜集整理,就形成了《国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风气 土风 源头 《国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明文论的异质性与变异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靳义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7-220,共4页
跨文明文论的异质性与变异性是异质文论交流、对话的基础和催生新文论话语的动力。利用"文论的他国化规律"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文化的适应性和需要的适应性。西方文论"中国化"至少... 跨文明文论的异质性与变异性是异质文论交流、对话的基础和催生新文论话语的动力。利用"文论的他国化规律"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文化的适应性和需要的适应性。西方文论"中国化"至少有两条可行的途径:一是异质文论相似,互相启发阐释;二是对异质文论的创造性"误读"。异质文论的对话能够相互激活与启发,从而促使文论新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明 文论 异质性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楼梦》的道教信仰风俗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梓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14,共4页
道教的消灾祈祥法术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贾府,无论主子或奴婢,有的佩戴护身符欲消灾避祸,“仙寿恒昌”;有的炼丹烧汞欲升为神仙;有的打醮设道场欲解除冤孽;有的作法欲诅咒他人等。然而,那些欲消灾者病缠身,欲成... 道教的消灾祈祥法术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贾府,无论主子或奴婢,有的佩戴护身符欲消灾避祸,“仙寿恒昌”;有的炼丹烧汞欲升为神仙;有的打醮设道场欲解除冤孽;有的作法欲诅咒他人等。然而,那些欲消灾者病缠身,欲成仙者命早亡,欲害人者先害己,落了个烟消云散的悲惨结局,无不笼罩着浓重的“悲凉之雾”。撩起悲凉的雾纱,可以窥探出曹雪芹无望找到“补天”良策的苦闷彷徨心情。曲曲悲歌实际是曹雪芹对道教信仰法术进行否定的形象化的“宣泄和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道教风俗 曹雪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已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春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97,共1页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被多家教材和古文选收录,笔者研读时发现,对文中“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的“已行”,有的教材注为“已经走了以后”,如王力《古代汉语》、魏清源《古代汉语》、朱振家《古代汉语》。...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被多家教材和古文选收录,笔者研读时发现,对文中“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的“已行”,有的教材注为“已经走了以后”,如王力《古代汉语》、魏清源《古代汉语》、朱振家《古代汉语》。更多的教材或文选对“已行”不做注解,如郭锡良《古代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龙说赵太后》 《古代汉语》 《战国策》 教材 朱振家 郭锡良 文选 对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说“2002年的第一场雪”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春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刀郎 歌曲 《2002年的第一场雪》 中学 语文 创作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箍咒能戴吗?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9-49,共1页
笔者最近在浏览报纸、网络等媒体时.发现“紧箍咒”一词频频出现.颇引人注目。在中国期刊网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中检索标题“紧箍咒”.共发现1149条;检索标题中的“戴紧箍咒”,发现相关报道273条;检索“念紧箍咒”.发现263条。可... 笔者最近在浏览报纸、网络等媒体时.发现“紧箍咒”一词频频出现.颇引人注目。在中国期刊网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中检索标题“紧箍咒”.共发现1149条;检索标题中的“戴紧箍咒”,发现相关报道273条;检索“念紧箍咒”.发现263条。可见,“紧箍咒”使用频率相当高。既然使用频率这样高.那么究竟什么是“紧箍咒”?“紧箍咒”是怎样使用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 使用频率 检索 标题 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叙事聚焦方式探寻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年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4-65,共2页
张艺谋在叙述聚焦方式上的多元化选择和运用,使其电影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质,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电影的"讲述故事的方式"。从叙事学的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的角度分析张艺谋电影的叙事策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张艺... 张艺谋在叙述聚焦方式上的多元化选择和运用,使其电影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质,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电影的"讲述故事的方式"。从叙事学的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的角度分析张艺谋电影的叙事策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张艺谋电影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聚焦方式 零聚焦 内聚焦 外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圣陶主编《小说月报》的编辑宗旨
15
作者 孙国钰 于春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民国大刊《小说月报》大力提倡新文学,传播新思想,历时十余载,在新文化运动史和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一刊。论及这份划时代的刊物,学界特别推崇它的前两任主编沈雁冰和郑振铎先生的编撰之功。
关键词 《小说月报》 编辑宗旨 主编 叶圣陶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史 新文学 运动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语·越语》注释商榷一则
16
作者 张春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8-158,共1页
《国语·越语》:“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其中的“帅”,说者皆以“帅,同率,率领”解之。将此句释为:“帅,同率,将要率领你们夫妇来繁殖生息”。查阅其他各家文选、教材也如此解。许多字典辞书在“帅”字“同‘... 《国语·越语》:“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其中的“帅”,说者皆以“帅,同率,率领”解之。将此句释为:“帅,同率,将要率领你们夫妇来繁殖生息”。查阅其他各家文选、教材也如此解。许多字典辞书在“帅”字“同‘率’,‘率领’义项下皆以此条为书证之首。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和处理有商榷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语 国语 注释 “帅” 夫妇 说者 查阅 辞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阐释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启示
17
作者 靳义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9-222,共4页
古代文论对屈原的阐释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语境与话语言说方式。汉初阐释屈原是道家文化语境与消解性话语模式;扬雄等人阐释屈原立足于儒家文化语境,是一种“解经”话语方式;刘勰虽仍“依经立义”,但三教合流后玄学思想影响下的“经”、“... 古代文论对屈原的阐释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语境与话语言说方式。汉初阐释屈原是道家文化语境与消解性话语模式;扬雄等人阐释屈原立足于儒家文化语境,是一种“解经”话语方式;刘勰虽仍“依经立义”,但三教合流后玄学思想影响下的“经”、“义”均有了新变;王国维在中西文化汇通的语境下,运用审美话语模式阐释屈原。历史上屈原阐释的突破启示我们:全球化语境下建构中国文学理论的关键在于生成新的文化语境和话语运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屈原 文化语境 话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军旅小说对英雄性的开掘与表现
18
作者 徐亚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4-236,共3页
新时期的军旅小说主要通过军人与自然的冲突、军人自身多重角色的冲突以及商品化浪潮对军人精神世界的冲击来完成对和平时期军人英雄性的开掘与表现。在这些多样的冲突中,审美的最终旨归都指向军人为"大我"而牺牲"小我&q... 新时期的军旅小说主要通过军人与自然的冲突、军人自身多重角色的冲突以及商品化浪潮对军人精神世界的冲击来完成对和平时期军人英雄性的开掘与表现。在这些多样的冲突中,审美的最终旨归都指向军人为"大我"而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军旅作家们也正是在军人乐于奉献和勇于牺牲的叙事中,凸现了军人人格的崇高、伟大等英雄性品格。因此,这种英雄性的表现体现出鲜明的道德审美价值判断特质。而这种英雄性审美的道德表现,正是传统英雄话语和革命英雄话语英雄性审美表现的主导审美追求。就此意义而论,上述英雄性的审美表现,充分说明了当代军旅作家对传统英雄话语和革命英雄话语英雄性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小说 英雄性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社会内涵解读
19
作者 杨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1-224,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从女性的历史政治反思、对自然万物的平等观照、女性的城乡经验三方面参与了对社会公共话题的思考。这一创作事实不仅是对那些认为女性散文视野狭窄、境界偏低的看法的一种反驳,同时也是一种女性主体建构理路的发端。
关键词 女性散文 社会公共领域 主体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洛克——民族意识淡化的高利贷者
20
作者 李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通过对《威尼斯商人》文本的分析,我们认为夏洛克是一个被金钱贪欲扭曲、犹太民族意识渐趋淡化的高利贷商人。他执意要割安东尼奥胸前的一磅肉,不是为捍卫犹太民族尊严所作的回击、报复,而是对高利贷生意竞争对手的痛恨。
关键词 夏洛克 民族意识 淡化 高利贷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