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俗学意蕴与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理论创新 |
刘克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2
|
管制与因应——出土文物所见汉代宗教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 |
刘克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3
|
在精神的压抑中寻绎颠覆的踪迹——论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对生命身体的审美关注与构建 |
刘克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4
|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中的显命题:重建与驳杂 |
刘克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5
|
道教房中文化与西曲歌的情爱命题 |
刘克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6
|
反叛社会 返回自然——《呼啸山庄》的主题新论 |
周庆贺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7
|
超性别书写——鲁迅作品的女性主义立场 |
曹建玲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8
|
历史人物传说中的民众文化心理 |
高梓梅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9
|
论周代燕、射礼仪用乐用《诗》 |
朱金发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0
|
汉画图像叙事中的民俗功能和人文精神考察 |
刘克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1
|
汉画像石葬俗中早期佛教生态美学的当代价值 |
刘克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2
|
古代文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及其思维走向 |
黄丽峰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3
|
“汉武乃立乐府”考 |
韩国良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4
|
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 |
刘克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5
|
从民间叙事文学中的道教信仰看民众的生命意识 |
高梓梅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6
|
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属性 |
李鹏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7
|
鲁迅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曹建玲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8
|
拒斥与接受:出土东汉佛教题材画像的整理与研究 |
刘克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9
|
李大钊“五四”时期新文化建构的现代性方案 |
张清祥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20
|
东汉奉佛样态——以民间汉画葬俗中的圣迹为中心 |
刘克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