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钢丝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培丽 张荣方 +2 位作者 乔源鑫 彭磊 宋子民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3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及空心金属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20年3月南阳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70例髁间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驾驶两轮电动车摔倒受伤45例,平地行走滑倒或绊倒7例,高处...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及空心金属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20年3月南阳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70例髁间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驾驶两轮电动车摔倒受伤45例,平地行走滑倒或绊倒7例,高处坠落伤7例,运动损伤3例,交通事故4例,其他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钢丝固定组(n=49)及空心螺钉固定组(n=21)。钢丝固定组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空心螺钉固定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钢丝固定组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10~58岁,平均(30.76±13.53)岁;左膝29例,右膝20例。空心螺钉固定组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6~51岁,平均(31.90±11.02)岁;左膝13例,右膝8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骨性愈合,无感染、移位、钢丝断裂、骨骺畸形愈合和关节粘连发生。钢丝固定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51.61±2.83)分,术后6个月为(96.78±1.85)分;空心螺钉固定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51.52±3.04)分,术后6个月为(96.52±1.91)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丝固定组手术时间为(76.76±11.57)min,明显短于空心螺钉固定组的(98.62±14.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丝固定组住院天数为(10.94±0.94)d,空心螺钉固定组为(10.62±1.0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丝固定组住院费用为(8964.18±271.04)元,明显少于空心螺钉固定组的(11276.95±522.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间棘骨折为常见的膝关节内骨折,均应早期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使用钢丝或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均可。钢丝固定技术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且内植物取出方便,应为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间棘 前交叉韧带下止点 撕脱骨折 空心螺钉固定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彭磊 李莉 +1 位作者 宋颖 乔源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1997-1998,共2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南阳市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关节镜微创技术...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南阳市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关节镜微创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27/28),高于对照组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微创技术 膝关节 骨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髌旁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形态学指标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3
作者 汪瑞东 赵鑫 谢学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886-1889,共4页
目的:探究外侧髌旁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应用于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关节活动度、形态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81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 目的:探究外侧髌旁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应用于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关节活动度、形态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81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后内侧入路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外侧髌旁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形态学指标及关节活动度、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骨愈合时间、内翻角均低于对照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rey,HSS)功能评分、膝关节伸直度、屈曲度、股胫角、后倾角、屈膝度、伸膝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后内侧入路相比,外侧髌旁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对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引流量,调节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内侧入路 外侧髌旁入路 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