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497-5p和微小RNA-331-5p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汤韬 陈敏 +1 位作者 姚尚莹 宋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497-5p、miR-331-5p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 目的探究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497-5p、miR-331-5p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IS患者19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1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分为轻型缺损组82例、中型缺损组68例和重型缺损组41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为非PSD组112例和PSD组79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浆miR-497-5p、miR-331-5p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患者发生PSD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miR-497-5p、miR-331-5p水平对IS患者发生PSD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浆miR-497-5p、miR-331-5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型缺损组、中型缺损组和重型缺损组血浆miR-497-5p、miR-331-5p水平和NIHSS评分依次显著升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497-5p、miR-331-5p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PSD组重型缺损、miR-497-5p、miR-331-5p水平显著高于非PSD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497-5p、miR-331-5p、重型缺损为IS患者发生PSD的危险因素(OR=3.248,95%CI:1.623~6.501;OR=4.258,95%CI:1.739~10.428;OR=2.261,95%CI:1.261~4.055)。血浆miR-497-5p预测IS患者发生PS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6,血浆miR-331-5p预测IS患者发生PSD的AUC为0.817,二者联合预测IS患者发生PSD的AUC为0.911,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IS患者血浆miR-497-5p、miR-331-5p水平显著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PSD发生情况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IS患者发生PSD的预测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病学表现 抑郁 预测 循环微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清指标与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辉 陈亚伦 +3 位作者 孙新超 宋彦 王民珩 高媛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性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gter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 目的探讨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性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gter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LAA性AIS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神经功能和预后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68例、重度组25例,预后良好组72例和预后不良组5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PDCD4、ADAM10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DCD4、ADAM10水平与LAA性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DCD4、ADAM10对LAA性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DCD4、ADAM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和中度组血清PDCD4、ADAM10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PDCD4、ADAM10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重度神经缺损、高血压、Hcy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D4、ADAM10与LAA性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有关(OR=2.759,95%CI:1.479~5.146,P=0.001;OR=2.818,95%CI:1.559~5.093,P=0.001)。PDCD4、ADAM10单独和联合预测短期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40、0.864、0.935,联合预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预测(Z=2.687、2.008,P<0.05)。结论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LAA性AIS患者血清PDCD4、ADAM10水平较高,二者联合预测短期预后不良的效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预后 回归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S100钙结合蛋白B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联系
3
作者 贾燕燕 孙翊嘉 +1 位作者 赵迪 宋彦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PLA2)、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将11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进展组,100例健康...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PLA2)、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将11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进展组,100例健康人员为健康组。将观察组分为无斑块组34例、斑块稳定组45例和斑块不稳定组41例。分析血清PLA2、S100B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ROC分析二者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随访1年,以复发和死亡为终点事件分析生存率。结果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组血清PLA2、S100B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LA2、S100B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ROC显示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P<0.05)。结论血清PLA2、S100B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水平升高,与颈动脉斑块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磷脂酶A2 S100钙结合蛋白B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MCP-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李彦达 宋彦 +3 位作者 陈亚伦 李旭 王民珩 张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2-1109,共8页
目的基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inducible protein 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构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列线图预测模... 目的基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inducible protein 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构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12月新乡医学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的200例患者为建模组,并根据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分为血管斑块稳定组和血管斑块不稳定组。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价值。另按照建模组与验证组7∶3的比例,选取2024年1-6月新乡医学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验证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中血管斑块稳定组患者68例(34.00%),血管斑块不稳定组132例(6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65.31±6.74)岁vs(67.52±7.14)岁,t=2.113)]、合并糖尿病[35(48.53)vs 80(60.61),χ^(2)=7.182]、MCP-1[(570.67±104.23)pg/mL vs(693.94±128.45)pg/mL,t=6.836]、MCPIP1[(2.93±0.58)ng/mL vs.(4.08±0.75)ng/mL,t=11.05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10.56±2.38)μmol/L vs.(16.04±3.54)μmol/L,t=11.49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6.16±2.03)mg/L vs.(8.05±2.67)mg/L,t=5.122]及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1.31±0.29)ng/mL vs.(1.79±0.47)ng/mL,t=7.69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03,OR=1.109,95%CI=1.012~1.215)、合并糖尿病(β=2.135,OR=8.461,95%CI=1.866~38.353)、Hcy(β=0.706,OR=2.026,95%CI=1.550~2.650)、MCP-1(β=0.011,OR=1.011,95%CI=1.004~1.018)、MCPIP1(β=1.928,OR=6.875,95%CI=2.765~17.094)、CRP(β=0.327,OR=1.387,95%CI=1.022~1.883)及TNF-ɑ(β=1.491,OR=4.443,95%CI=1.389~14.212)均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模型公式为Logit(P)=0.103×(年龄)+2.135×(合并糖尿病)+0.706×(Hcy)+0.011×(MCP-1)+1.928×(MCPIP1)+0.327×(CRP)+1.491×(TNF-ɑ)-34.68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56(95%CI:0.931~0.981,P<0.001),敏感度为0.841,特异度为0.926。验证组的ROC的AUC为0.960(95%CI:0.925~0.996,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临床可据此识别高风险血管斑块不稳定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炎症因子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青 张蓓 李亚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7期733-739,共7页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型糖蛋白。其表达水平及相关基因的异常改变与神经系统炎性病变、退行性病变、变性疾病、脑中溶酶体的稳态及血脑屏障完整性密切相关,参与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对PGRN...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型糖蛋白。其表达水平及相关基因的异常改变与神经系统炎性病变、退行性病变、变性疾病、脑中溶酶体的稳态及血脑屏障完整性密切相关,参与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对PGRN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患者的干预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神经系统疾病 脑梗死 血脑屏障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SIRT1通路探究苦参碱对阿尔茨海默病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景祎 李富慧 宋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1-746,751,共7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PC12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PC12细胞生长的影响,最终选择0.5、1.0和1.5 mmol/L苦参碱进行实验。将PC12细胞分为Con组(空白培养细胞),Aβ25-35组(20μmol/L的Aβ_(25-35)处理细胞),Aβ_(25-35)+Matrine-L组、Aβ_(25-35)+Matrine-M组、Aβ_(25-35)+Matrine-H组(20μmol/L的Aβ_(25-35)和0.5 mmol/L、1.0 mmol/L、2.0 mmol/L苦参碱处理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氧化的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AMPK/SIRT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Aβ_(25-35)组24 h、48 h的吸光度(OD)值、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均降低,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ROS含量、IL-6、IL-1β、TNF-α表达增加,p-AMPK、SIRT1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与Aβ_(25-35)组相比,Aβ_(25-35)+Matrine-L组、Aβ_(25-35)+Matrine-M组、Aβ_(25-35)+Matrine-H组24 h、48 h的OD值、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增加(P<0.05),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ROS含量、IL-6、IL-1β、TNF-α表达降低,p-AMPK、SIRT1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AMPK/SIRT1通路激活,减轻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8
7
作者 宋彦 索爱琴 +3 位作者 丁旭萌 王天虎 杨国东 贾兰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3-606,共4页
目的观察尿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出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尿酸处理组(1~4组),每组15只。Aβ1-42海马注射制作AD模型,用Morris... 目的观察尿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出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尿酸处理组(1~4组),每组15只。Aβ1-42海马注射制作A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干预前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测定海马区MDA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1),海马区MDA含量和caspase-3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种剂量尿酸处理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1),海马区MDA和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1)。结论尿酸具有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抑制海马中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丙二醛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81
8
作者 王雪 洪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临床对照试验,选取170例出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心理护理,于患者出院时、出院14 d、... 目的:探讨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临床对照试验,选取170例出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心理护理,于患者出院时、出院14 d、2个月、6个月时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14 d、2个月、6个月时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出院时(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SAS、SDS评分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并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延续护理 心理护理 后遗症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狭窄和血尿酸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亚伦 宋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71-2072,共2页
进展性脑梗死( PCI )占急性脑梗死的20%~40%[1],常常发生在6 h ~7 d[2],临床上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既往对 PCI 相关危险因素报道较多,对血尿酸水平和颅内大动脉狭窄与 PCI相关性的报道甚少。故笔者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颅内血管狭窄 血尿酸水平 相关性 相关危险因素 急性脑梗死 PCI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指标对进展性脑梗死病灶损害程度影响以及对疾病进展方向预测效能的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亚伦 宋彦 +2 位作者 刚培 韩娟 王民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分析炎性指标对进展性脑梗死病灶损害程度影响以及对疾病进展方向的预测效能评价。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证实急性脑梗死患者190例,分为进展组(110例)和非进展组(80... 目的 分析炎性指标对进展性脑梗死病灶损害程度影响以及对疾病进展方向的预测效能评价。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证实急性脑梗死患者190例,分为进展组(110例)和非进展组(80例)。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依据改良的Rankin量表将进展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4例)和预后不良组(36例)。比较进展组、非进展组、对照组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18、C反应蛋白(CRP)、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earson曲线分析IL-1β、IL-18与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浆IL-1β、IL-18水平对急性脑梗死不良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 进展组、非进展组的血浆IL-1β、IL-18、CRP水平、梗死体积、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血浆IL-1β、IL-18、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的易损斑块、大梗死灶明显增多,重、中度的NIHSS评分显著增高,小梗死灶、轻度的NIHSS评分明显减少(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进展组患者IL-1β水平与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r=0.67,P=0.005;r=0.69,P=0.036);进展组患者IL-18水平与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r=0.73,P=0.001;r=0.78,P=0.007)。ROC曲线分析显示,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04~0.933,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1β、IL-18水平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联合IL-1β、IL-18水平能有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对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