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翟一阳 马韵翼 +2 位作者 翟俊英 钮红丽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癌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樊丹冰 杨敏 +4 位作者 赵进军 杨莉 林静丽 王然 郝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入住南方医院风湿免疫科的SLE患者422例,比较狼疮性肝损害和无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分析肝损害的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入住南方医院风湿免疫科的SLE患者422例,比较狼疮性肝损害和无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分析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结果:422例SLE患者中,合并肝损害者84例(19.9%),其中由狼疮引起的肝损害者为51例(12.1%)。与无肝损害患者相比,病程≤3个月(62.8%/35.2%,P<0.05)、初发(51%/37.3%,P<0.05)、SLEDAI评分高(10.4±6.38/7.5±5.37,P<0.05)和狼疮精神神经系统受累(21.6%/5.9%,P<0.05)是SLE肝损害的高风险因素。37名SLE肝损害患者经积极治疗后,29例预后良好,病程长短和预后无相关性。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程≤3个月、神经精神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ESR升高、抗UI-nRNP抗体阳性为狼疮性肝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初发的重症SLE患者出现肝损害风险高,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损害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