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糖尿病大鼠海马内质网应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丽娜 常晓慧 +5 位作者 战丽彬 施翔 胡守玉 闫云 郑路平 张福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ZiBu PiYin Recipe,ZBPYR)对脾阴虚糖尿病大鼠海马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复合因素造模的方法建立脾阴...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ZiBu PiYin Recipe,ZBPYR)对脾阴虚糖尿病大鼠海马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复合因素造模的方法建立脾阴虚糖尿病模型,以水迷宫实验评价模型大鼠是否出现学习记忆障碍,之后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和真核转录因子2的α亚单位(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 subunitα,eIF2α)表达的变化。结果:ZBPYR治疗后GRP78 mRNA水平降低(P<0.05),GRP78、磷酸化PERK、磷酸化eif2α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脾阴虚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滋补脾阴方药可能是通过影响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传导改善脾阴虚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认知下降 滋补脾阴方药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丽 梁桂芳 薛芬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最佳输液途径。方法将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结...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最佳输液途径。方法将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观察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易固定,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院前急救 颈外静脉 四肢浅静脉 留置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免疫炎症指数和C反应蛋白变化率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及术后重构的关系
3
作者 芦铮 吴金海 +1 位作者 贾赟 赵菊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1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分析泛免疫炎症指数(pan-immune inflammation value,PIIV)、C反应蛋白变化率(C-reactive protein variation rate,ΔCRP)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 目的分析泛免疫炎症指数(pan-immune inflammation value,PIIV)、C反应蛋白变化率(C-reactive protein variation rate,ΔCRP)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AMI患者123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重构组26例和非重构组97例。依据心肌纤维化诊断结果分为纤维化组31例和非纤维化组92例。入院后采用心脏磁共振诊断心肌纤维化,比较纤维化组与非纤维化组PIIV、ΔCRP、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type Ⅲ procollagen N-terminal peptide,PII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Ⅰcollagen C-terminal peptideC,CIC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IIV、ΔCRP与PIIINP、CICP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患者术后重构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PIIV、ΔCRP预测老年AMI患者术后重构的临床效能。结果纤维化组PIIV、ΔCRP、PIIINP、CICP水平明显高于非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IIV与PIIINP、CICP呈正相关(r=0.458,r=0.533,P<0.01),ΔCRP与PIIINP、CICP呈正相关(r=0.591,r=0.627,P<0.01)。重构组PIIV、ΔCRP均明显高于非重构组[(400.81±71.73)vs(335.45±71.19),(1.19±0.30)mg/(L·h)vs(0.90±0.15)mg/(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1,P<0.01;t=6.87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196,95%CI:1.597~6.398,P<0.01)、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OR=1.966,95%CI:1.295~2.984,P<0.01)、PIIV(OR=3.470,95%CI:1.621~7.427,P<0.01)、ΔCRP(OR=2.889,95%CI:1.431~5.836,P<0.01)是AMI患者术后重构的危险因素,院外用药依从(OR=0.489,95%CI:0.319~0.748,P<0.01)是AMI患者术后重构的保护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IIV、ΔCRP预测老年AMI患者术后重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778,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MI患者术后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较单独预测明显升高(P<0.01)。结论PIIV、ΔCRP与老年AMI患者心肌纤维化及术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可优化风险分层,为临床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质 心室重构 泛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