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抑制强封堵聚胺类钻井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树斌 蹇斯平 +3 位作者 何振奎 夏列虎 景国安 赵雨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宝南区块在钻进西山窑组以下地层时,多次发生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故障,钻井液密度过低是造成该区块井壁失稳主要原因。本文进行了适合该区块的钻井液体系的筛选与评价研究,通过性能实验确定了降滤失剂、封堵剂、加重剂、润湿剂的适宜用... 宝南区块在钻进西山窑组以下地层时,多次发生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故障,钻井液密度过低是造成该区块井壁失稳主要原因。本文进行了适合该区块的钻井液体系的筛选与评价研究,通过性能实验确定了降滤失剂、封堵剂、加重剂、润湿剂的适宜用量,得到钻井液的最佳配方为:3%土浆+2%降滤失剂SPNH+1%降滤失剂SMP-1+0.3%聚丙烯酸钾+0.3%降滤失剂PAC-LV+0.1%提切剂XCD+2%低荧光防塌剂SFT+2%封堵剂NFA-25+2%成膜封堵剂CMJ-2+2%综合封堵剂ZHFD-1+0.3%聚胺类抑制剂AP-2+5%白油+0.2%乳化剂ABSN+重晶石,该钻井液的表观黏度为33 mPa·s,塑性黏度为24 mPa·s,动切力为9 Pa,动塑比为0.375,高温高压滤失量为10.0~11.0 mL,API滤失量为2.5~2.8 mL,pH值为8~9,密度控制在1.10~1.21 g/cm3。在宝16-1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密度设计合理,滤失量低,流变性好,具有很好的封堵防塌效果。起钻阻卡等井下复杂时效为零,缩短了钻井周期,井径扩大率有了大幅度降低,为目前该构造施工比较顺利的一口井,表明强抑制强封堵聚胺防塌钻井液能有效解决该区块的井壁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抑制剂 强封堵剂 聚胺类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南侏罗系地层井壁失稳机理的研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振奎 徐同台 +4 位作者 李树斌 肖伟伟 王秀梅 刘建全 赵雨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7,95-96,共5页
宝南区块自1996年7月开始钻探到目前为止共完钻5口井,这5口井在钻进侏罗系地层时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起下钻阻卡、卡钻、测井遇阻卡、断钻具、井漏等井下复杂情况与事故,严重影响了钻井周期,其原因是泥页岩/煤层井壁坍塌与砂砾岩蠕变缩... 宝南区块自1996年7月开始钻探到目前为止共完钻5口井,这5口井在钻进侏罗系地层时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起下钻阻卡、卡钻、测井遇阻卡、断钻具、井漏等井下复杂情况与事故,严重影响了钻井周期,其原因是泥页岩/煤层井壁坍塌与砂砾岩蠕变缩径引起的井壁失稳。室内研究结果表明,井壁坍塌的根本原因是5口井的使用钻井液密度皆小于计算坍塌压力。砂砾岩地层井眼缩径的原因是这类地层具有一定的流变性,特别是在钻井液长期浸泡的情况下,地层向井眼内蠕变,导致井眼缩径。采用改进的三轴岩石强度试验机作试验装置,对砂砾岩地层的蠕变特征进行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井眼缩径的原因及对策。依据实验结果对砂砾岩地层井眼缩径率的计算结果表明:井眼缩径率随着井眼钻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钻井液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且不同类型钻井液在相同密度的情况下,井眼缩径造成阻卡的时间不同,例如采用醋酸钾强封堵钻井液或全油基钻井液,在使用合理的钻井液密度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安全钻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 坍塌 缩径 疏松砂岩蠕变 钻井液密度 强封堵强抑制性钻井液 宝南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