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施勉 苏文刚 +1 位作者 卞申国 张新贵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60-761,共2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肽受体阻断药、β...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肽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地高辛等;治疗组34例,应用常规药物+曲美他嗪20 mg,tid,po,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2%,71.9%(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曲美他嗪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疗效明显,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病 扩张型 非缺血性 心功能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尚东丽 朱明军 陈瑞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30天...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30天后,处死动物观察心肌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肌康组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VMC模型组明显减少,与氯沙坦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康能抑制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胶原的增生,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康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Ⅰ、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尚东丽 朱明军 陈瑞珍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5期859-861,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 ,并设正常对照组 ,用药 3 0天...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 ,并设正常对照组 ,用药 3 0天后 ,处死动物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方法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心肌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 :心肌康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较VMC模型组明显减少 ,与氯沙坦组相比疗效相当 (P >0 .0 5 )。结论 :心肌康能抑制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胶原的增生 ,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康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晓利 董金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近些年随着人们生育年龄的推迟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0a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了6倍。超声、血β-HCG测定及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医生警惕性的提高,使异位妊娠在早期未破裂前...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近些年随着人们生育年龄的推迟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0a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了6倍。超声、血β-HCG测定及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医生警惕性的提高,使异位妊娠在早期未破裂前即能就诊、确诊,为药物保守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时机。如何减少药物保守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成为患者和临床医师共同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中西医联合治疗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左主干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尚东丽 刘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蛋白(a)[Lp(a)]与冠脉左主干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冠脉造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64例。根据LP(a)水平将入选的病例分为两组,Lp(a)正常组(≤300 mg/L)(n=171)以及Lp(a)升高组(&... 目的:探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蛋白(a)[Lp(a)]与冠脉左主干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冠脉造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64例。根据LP(a)水平将入选的病例分为两组,Lp(a)正常组(≤300 mg/L)(n=171)以及Lp(a)升高组(>300 mg/L)(n=93)。对比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多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发生率,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左主干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Lp(a)升高组与Lp(a)正常组相比,有更高的三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Lp(a)与左主干病变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Lp(a)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高Lp(a)水平患者有更高的左主干病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蛋白(a) 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