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 被引量:41
1
作者 段丽娟 李超 杨如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进一步分析实...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进一步分析实验组不同DS分期及治疗前后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TNF-α水平呈明显递减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8周、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8周,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8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APE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可作为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的可靠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APE1的表达情况,可指示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Β2-微球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段丽娟 李超 杨如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4-998,共5页
目的:分析亚砷酸(arsenious acid,H3As O3)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86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 目的:分析亚砷酸(arsenious acid,H3As O3)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86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H3As O3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ORR)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实验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的时间为(42.42±7.10)d,明显短于对照组(30.86±4.34)d(P<0.05);实验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为(20.86±9.28)×109/L、血红蛋白为(68.62±14.97)g/L、血小板数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高白细胞综合症(high white blood syndrome,HWB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2和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方案是否使用H3As O3为影响APL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APL治疗方案中加用H3As O3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亚砷酸 全反式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普噻吨调节Akt/mTOR通路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瑞娟 李超 +2 位作者 段丽娟 尚淼 杨如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84-2590,共7页
目的探讨氯普噻吨通过调节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SKNO-1、MOLM-13两个细胞系为研究对象,0、20、40、60μmol/L氯普噻吨分别处理SKNO-1、MOLM-13细胞6、1... 目的探讨氯普噻吨通过调节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SKNO-1、MOLM-13两个细胞系为研究对象,0、20、40、60μmol/L氯普噻吨分别处理SKNO-1、MOLM-13细胞6、12、24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正常培养、SC79组用5 mg/L SC79处理细胞2 h,氯普噻吨组用40μmol/L氯普噻吨处理细胞12 h,氯普噻吨+SC79组在SC79组基础上添加40μmol/L氯普噻吨处理细胞12 h。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检测自噬的发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SQSTM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以及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磷酸化(p)-Akt、mTOR、p-mTOR表达情况。结果在SKNO-1、MOLM-13细胞中,6、12、24 h时,与0μmol/L氯普噻吨相比,20、40、60μmol/L氯普噻吨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在同一时间点,随着氯普噻吨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40μmol/L氯普噻吨处理细胞12 h进行接下来研究。在SKNO-1、MOLM-13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SC79组细胞凋亡率、自噬小体阳性率,LC3B、PARP、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QSTM1/p62、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氯普噻吨组表现出相反趋势(P<0.05);在SC79组基础上添加氯普噻吨,与氯普噻吨组相比,细胞凋亡率、自噬小体阳性率,LC3B、PARP、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QSTM1/p62、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氯普噻吨能够抑制Akt/mTOR通路促进人AML细胞自噬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普噻吨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继发肝脾念珠菌病的CT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姚金晓 周亚兰 +2 位作者 魏旭东 马海龙 杨如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204,共3页
肝脾念珠菌病(hepatosplenic candidosis,HSC)指真菌侵及肝、脾、肾等深部组织并造成组织损害。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因肿瘤性疾病本身、放化疗、黏膜屏障的破坏及广谱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等诸多因素,HSC的发生率明显升... 肝脾念珠菌病(hepatosplenic candidosis,HSC)指真菌侵及肝、脾、肾等深部组织并造成组织损害。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因肿瘤性疾病本身、放化疗、黏膜屏障的破坏及广谱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等诸多因素,HSC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是AL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然而,HSC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抗真菌治疗疗程长,经济代价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病 念珠菌病 肝疾病 脾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