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长生 冀叶 +1 位作者 张莞萍 付莉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6-841,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入组患者分为A(高剂量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B(低剂量...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入组患者分为A(高剂量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B(低剂量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C(安慰剂+硼替佐米+沙利度胺,32例)3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A组和B组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A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RN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B两组KPS评分明显高于C组,RN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B 2组之间KPS及RN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D1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前;A、B组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组,CD19则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之间CD19、CD38、CD56、CD138阳性表达率及SRL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在乏力、皮疹、周围神经病变、贫血、粒细胞缺乏等方面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相似,可明显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但低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