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冯文化 李玉东 +1 位作者 杨守忠 毛绍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3-225,共3页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组冠心病患者及PCI后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志远 张金盈 +2 位作者 张彦军 张力 张曙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其中24例行PCI术。另选16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冠心病各亚组与对照组及PCI术后血清PAPP-A、IGF-1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高于术前(P<0.01);AMI组、UAP组患者血清PAPP-A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PAPP-A、IGF-1参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可能与PCI术后再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妊娠相关蛋白-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舒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建步 李玉东 杨守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及应用益心舒胶囊对其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517例。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共发现AMI合并焦虑患...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及应用益心舒胶囊对其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517例。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共发现AMI合并焦虑患者102例,合并抑郁患者89例,同时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63例。将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益心舒胶囊。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量表(HRS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AMA、HRS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及HAMA、HRS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心舒胶囊可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具有改善AMI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益心舒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及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宁 张金盈 +2 位作者 李玉东 杨守忠 柴志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目的:比较完全及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为MVD的患者210例,完全血运重建(CR)103例,不完全血运重建(IR)10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 a,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 目的:比较完全及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为MVD的患者210例,完全血运重建(CR)103例,不完全血运重建(IR)10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 a,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史和家族史、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临床诊断等基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活质量量表8个维度中,除总体健康状况外,术后1个月及术后1 a两组在躯体功能、机体疼痛、心理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躯体角色7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CR组这7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IR组(P<0.05)。结论:CR对MVD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优于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多支病变 血运重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峰 李彬 李玉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8-480,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患者血浆内皮素 1 (ET 1 )的变化及缬沙坦降压和逆转左室肥厚的机制。方法 :测定EH伴LVH(EH +LVH组 ,n =30 )和不伴LVH(EH组 ,n =2 7)者缬沙坦治疗 2 4周前后及健康对照组 (n =30 )的血压、...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患者血浆内皮素 1 (ET 1 )的变化及缬沙坦降压和逆转左室肥厚的机制。方法 :测定EH伴LVH(EH +LVH组 ,n =30 )和不伴LVH(EH组 ,n =2 7)者缬沙坦治疗 2 4周前后及健康对照组 (n =30 )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 (LMI)及血浆ET 1水平。结果 :治疗前EH +LVH组血压、LVMI和血浆ET 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EH组比较 ,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LVMI及ET 1水平较高 ;LVMI与血浆ET 1浓度呈正相关 (r=0 .4 1 3,P <0 .0 5 )。缬沙坦治疗后EH及EH +LVH组患者血压、血浆ET 1水平均下降 ;EH +LVH组LVMI下降明显 (P <0 .0 1 ) ,EH组未有变化 (P >0 .0 5 )。结论 :ET 1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LVH的发生发展 ,缬沙坦降压及逆转LVH机制可能部分源于对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血浆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兔腹主动脉内皮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 高传玉 +4 位作者 李海剑 李玉东 杨守忠 毛绍芬 陶雅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兔血管内膜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沙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养组(G1组)...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兔血管内膜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沙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养组(G1组)、高脂饮食喂饲+动脉内皮损伤组(G2组)及高脂饮食喂饲+动脉内皮损伤+氯沙坦治疗组(G3组)。G2、G3组持续给予胆固醇喂养2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G3组内膜剥脱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氯沙坦10 mg/kg。3组均于6周后取兔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PPARγ和PAI-1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PPARγ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胆固醇喂养6周后,3组之间内膜厚度(IT)、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比(IT/MT)、内膜面积(IA)、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IA/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8.700、69.100、133.200和97.500,P均<0.001)。3组之间PPARγ和PAI-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3.800、26.500、9.200和17.400,P均<0.05)。结论:氯沙坦可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并改善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γ,从而影响PAI-1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