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AA/CRP、LDH、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
作者 韩瑞芳 高玲 +1 位作者 陈飞 郑之欣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3-948,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SAA/CRP)、乳酸脱氢酶(LDH)、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RMPP患儿作为研...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SAA/CRP)、乳酸脱氢酶(LDH)、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组,90例普通支原体肺炎(GMPP)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研究组入院当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分为轻症(n=102)与重症(n=78),治疗后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n=52)与预后良好(n=128)。比较研究组中轻症与重症、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儿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CRP、LDH、YKL-40对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将常规影响因素[病情严重程度、氧疗时间、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作为常规预测方案,常规预测方案联合血清SAA/CRP、LDH、YKL-40作为新预测方案,比较两种预测方案对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症RMPP患儿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轻症RMPP患儿(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患儿胸腔积液占比、病情严重程度重症占比、氧疗时间、PSI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程度、氧疗时间、PSI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均为R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AA/CRP、LDH、YKL-40预测R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749、0.734;新预测方案的AUC为0.945,明显高于常规预测方案(AUC=0.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血清SAA/CRP、LDH、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RMPP患儿的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 乳酸脱氢酶 甲壳质酶蛋白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颗粒辅助贝利尤单抗治疗儿童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静丽 李天坡 +4 位作者 陈朴 吴琼 牛文忠 赵丽丽 郑大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辅助贝利尤单抗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SLE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A组(n=33)、对照B组(n=33)和研究组(n=34)。3组均行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辅助贝利尤单抗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SLE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A组(n=33)、对照B组(n=33)和研究组(n=34)。3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A组贝利尤单抗治疗,给予对照B组槐杞黄颗粒治疗,给予研究组槐杞黄颗粒+贝利尤单抗治疗,均治疗24周。比较3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CD3^(+)T细胞占比、CD4^(+)/CD8^(+)]、炎症指标[白介素-2(IL-2)、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微小RNA-200(miR-200)、微小RNA-335(miR-335)水平,并统计比较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A组(81.82%)、对照B组(78.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皮损减轻时间、蛋白尿降低时间、疼痛减轻时间、体温下降时间短于对照A组、对照B组(均P<0.05);治疗24周后,研究组血清补体C3、补体C4、外周血CD3^(+)T细胞占比、CD4^(+)/CD8^(+)水平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IgG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24周后血清IL-2、CRP、外周血ESR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24周后血清miR-200水平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血清miR-335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均P<0.05);研究组、对照A组、对照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2%、12.12%、6.0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辅助贝利尤单抗治疗儿童SLE的疗效显著,能更有效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槐杞黄颗粒 贝利尤单抗 免疫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期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沫民 柳旎 +1 位作者 张淼 薛海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期因子(midkine,MK)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为研究对象,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期因子(midkine,MK)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为研究对象,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外周血MK、白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γ干扰素(IFN-γ)和IL-17。分析患儿生化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D-二聚体(D-Dimer)、免疫球蛋白A(IgA)、IgE、IgG、IgM等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儿中42例患者合并肾损害(孤立性血尿4例、孤立性蛋白尿17例、血尿合并蛋白尿2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对照者MK水平分别为291.70(248.50-396.41)pg/ml和217.30(198.98-243.65)Pg/ml(P<0.05)。HSP合并肾炎组MK水平326.58(266.58-459.25)pg/ml,高于HSP不合并肾炎组的MK水平280.72(233.67-384.36)pg/ml(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IL-4、IL-6、IL-17、TNF和IFN-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低于对照组。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伴肾炎组和HSP不伴肾炎组之间细胞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K与IL4、IL-6、IL-17、IgA和IgE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K的AUC为0.902,95%,CI为0.841-0.963(P<0.001),阈值为295.50 pg/ml。MK预测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0%和88.30%。结论:血浆MK在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伴肾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浆MK可作为旱期诊断HSP和预测肾损害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中期因子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对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阳 朱彩花 +3 位作者 张靖 高伟霞 张淼 姜家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4-1517,共4页
目的:观察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心肌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心肌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给予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更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心肌酶指标、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并且显著较对照组变化幅度大(P<0.05);研究组治疗后CK-MB、cTnT及LDH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而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口服液 更昔洛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痰热炽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惊厥合并低钠综合征11例报告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霞 宋雪民 +1 位作者 王国芳 闫立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93-393,共1页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合并低钠综合征者报道少见。现将我科1992~1995年收治的血钠低于130mmol/L且有临床表现的高热惊厥患儿1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1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符合全国制定的“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合并低钠综合征者报道少见。现将我科1992~1995年收治的血钠低于130mmol/L且有临床表现的高热惊厥患儿1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1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符合全国制定的“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标准。男8例,女3例。5个月1例。~3岁8例,~6岁2例。冬春季9例,夏秋季2例。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9例,支气管炎22例。在一次热程中惊厥发作1次者2例,≥2次者9例,其中最多惊厥发作6次。每次持续时间<5分钟3例,5~10分钟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发热 惊厥 并发症 低钠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黄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邢娟 范崇桂 +2 位作者 沈雷 刘阳 张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究芹黄素激活Nfr2-ARE通路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0只7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缺氧模型组(HIBD)、低浓度芹黄素组(AP-L)、高浓度芹黄素组(AP-H)每组15只。利用颈总动脉... 目的:探究芹黄素激活Nfr2-ARE通路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0只7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缺氧模型组(HIBD)、低浓度芹黄素组(AP-L)、高浓度芹黄素组(AP-H)每组15只。利用颈总动脉结扎法HIBD模型,使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学变化;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ax、Bcl-2、Caspase-9、Caspase-3、i NOS、Nrf2、HO-1、NQO-1蛋白表达情况;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SOD、MDA、TNF-α、IL-1β、MPO水平;使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区ICAM-1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使用芹黄素处理后大鼠海马区细胞分布较为均匀、坏死细胞显著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缺氧模型组Bcl-2、SOD、Nrf2、HO-1、NQO-1水平显著降低(P <0. 05),Bax、Caspase-9、Caspase-3、MDA、TNF-α、IL-1β、MPO、i NOS水平显著升高(P <0. 05);相比缺血缺氧模型组,使用芹黄素处理的各组Bcl-2、SOD、Nrf2、HO-1、NQO-1水平显著升高(P <0. 05),Bax、Caspase-9、Caspase-3、MDA、TNF-α、IL-1β、MPO、i NOS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且呈浓度依赖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大鼠海马区ICAM-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使用芹黄素处理的各组ICAM-1阳性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芹黄素可以激活Nfr2-ARE通路降低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同时抑制脑细胞的凋亡缓解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芹黄素 Nfr2-ARE通路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7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霞 王国芳 +1 位作者 张宗茜 宋雪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误诊 儿童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阿斯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肺炎支原体感染2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霞 薛海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0-290,共1页
关键词 阿斯综合征 肺炎支原体感染 心电图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细支气管炎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1517-1517,共1页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佐治 干扰素 常见 疗效观察 喘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9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显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8-95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川芎嗪 脑生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预防早产儿硬肿症60例
11
作者 宋雪民 王国芳 李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肝素 早产儿 新生儿硬肿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谢病三家系GBA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和宁辛 张文乾 +4 位作者 张继要 董伟 罗强 王浩 赵亚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GBA基因突变及基因检测在戈谢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3个无血缘关系的戈谢病家系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家系1先证者发现c.907C>A与c.1448T>C的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家系2先证者发现... 目的探讨GBA基因突变及基因检测在戈谢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3个无血缘关系的戈谢病家系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家系1先证者发现c.907C>A与c.1448T>C的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家系2先证者发现c.1174del C与c.1226A>G的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经HGMD检索,变异c.1174del C的致病性目前未见有文献报道,为新发现突变;家系3先证者发现c.1342G>C的纯合核苷酸变异与c.1263_1317del的杂合核苷酸变异,c.1263_1317del杂合突变遗传自父亲。结论 GBA基因突变为3个戈谢病家系的致病原因,临床上可通过分子遗传学手段进行戈谢病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谢病 GBA基因 突变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