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脂蛋白磷脂酶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玉
李天民
+1 位作者
樊灿
景红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磷脂酶A_(2)(Lp-PL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所有...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磷脂酶A_(2)(Lp-PL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将MMSE≤27分的32例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将MMSE>27分的68例患者纳入非认知障碍组,另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检者血清NSE、Lp-PLA_(2)水平,分析两者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SE、Lp-PLA_(2)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的价值。结果认知障碍组血清NSE、Lp-PLA_(2)水平高于非认知障碍组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E、Lp-PLA_(2)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01,-0.385,P<0.05);NSE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96,最佳诊断界限值为25.52ng·L^(-1),Lp-PLA_(2)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56.52ng·L^(-1)。结论血清NSE、Lp-PL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呈正相关,并且NSE>25.52ng·L^(-1),Lp-PLA_(2)>156.52ng·L^(-1)是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脂蛋白磷脂酶A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玉
李天民
+1 位作者
樊灿
景红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5期6641-6644,共4页
目的观察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南阳南石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90例...
目的观察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南阳南石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90例患者为研究组,9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α-颗粒膜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性(PAdT)水平,检测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检测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水平[外周阻力、平均血流速度(Vm)],记录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90 d内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P-selectin、CD62P、CD6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AgT、PAd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BA、ACA、MC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外周阻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V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可降低患者P-selectin、CD62P、CD63、PAgT、PAdT水平,抑制血小板活性,控制血栓形成,提升患者脑循环动力学,降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提升脑血流速度,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血小板
丁苯酞
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面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崔世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860-2861,共2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南阳南石医院90例TIA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南阳南石医院90例TIA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干预效果、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TIA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44/45)、80.00%(36/4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100.00%(45/45)、80.00%(36/4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IA复发率分别为4.44%(2/45)、20.00%(9/45),观察组TIA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全面护理干预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脂蛋白磷脂酶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玉
李天民
樊灿
景红萍
机构
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051-105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磷脂酶A_(2)(Lp-PL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将MMSE≤27分的32例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将MMSE>27分的68例患者纳入非认知障碍组,另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检者血清NSE、Lp-PLA_(2)水平,分析两者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SE、Lp-PLA_(2)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的价值。结果认知障碍组血清NSE、Lp-PLA_(2)水平高于非认知障碍组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E、Lp-PLA_(2)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01,-0.385,P<0.05);NSE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96,最佳诊断界限值为25.52ng·L^(-1),Lp-PLA_(2)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56.52ng·L^(-1)。结论血清NSE、Lp-PL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呈正相关,并且NSE>25.52ng·L^(-1),Lp-PLA_(2)>156.52ng·L^(-1)是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脂蛋白磷脂酶A_(2)
Keywords
stroke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euron specifie enolase
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_(2)
分类号
R743.3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玉
李天民
樊灿
景红萍
机构
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5期6641-6644,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南阳南石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90例患者为研究组,9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α-颗粒膜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性(PAdT)水平,检测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检测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水平[外周阻力、平均血流速度(Vm)],记录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90 d内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P-selectin、CD62P、CD6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AgT、PAd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BA、ACA、MC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外周阻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V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可降低患者P-selectin、CD62P、CD63、PAgT、PAdT水平,抑制血小板活性,控制血栓形成,提升患者脑循环动力学,降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提升脑血流速度,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关键词
双抗血小板
丁苯酞
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面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崔世阳
机构
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860-286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南阳南石医院90例TIA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干预效果、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TIA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44/45)、80.00%(36/4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100.00%(45/45)、80.00%(36/4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IA复发率分别为4.44%(2/45)、20.00%(9/45),观察组TIA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全面护理干预
效果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脂蛋白磷脂酶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周玉
李天民
樊灿
景红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
周玉
李天民
樊灿
景红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面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崔世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