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进式脊柱核心训练对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小燕 胡泊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 观察渐进式脊柱核心训练对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54... 目的 观察渐进式脊柱核心训练对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实施渐进式脊柱核心训练,所有患者均开展8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椎体功能恢复情况及平衡功能、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治疗分数(JOA),Berg平衡量表(BB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训练方式干预后,观察组1个月后的ODI评分为(30.44±5.12)分,4个月后的ODI评分为(24.11±5.28)分,8个月后的ODI评分为(18.44±5.41)分,均低于对照组[(33.49±5.36)分、(27.15±5.23)分、(22.19±5.39)分](P<0.05)。观察组1个月后的JOA评分为(18.25±5.17)分,4个月后的JOA评分为(23.12±5.33)分,8个月后的JOA评分为(25.22±5.17)分,均高于对照组[(15.33±5.16)分、(20.44±5.25)分、(22.16±5.41)分](P<0.05)。观察组1个月后的BBS评分为(40.33±5.17)分,4个月后的BBS评分为(46.25±10.27)分,8个月后的BBS评分为(51.66±10.39)分,均高于对照组[(37.25±5.41)分、(40.61±10.19)分、(46.62±10.33)分](P<0.05)。观察组1个月后的VAS评分为(4.77±1.36)分,4个月后的VAS评分为(3.35±0.26)分,8个月后的VAS评分为(2.45±0.61)分,均低于对照组[(5.36±1.28)分、(4.23±1.22)分、(3.31±0.27)分](P<0.05)。结论 渐进式脊柱核心训练能有效促进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并缓解椎体疼痛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渐进式脊柱核心训练 椎体功能 平衡能力 椎体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杰 郑怀仁 +4 位作者 刘锴 袁海胜 刘羽 李亚君 李海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观察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治疗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椎间孔突出型14例,椎间孔外侧突出型9例,分别经椎板间入路及经小关节外侧入路,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观察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治疗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椎间孔突出型14例,椎间孔外侧突出型9例,分别经椎板间入路及经小关节外侧入路,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全部病例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术中出血75mL。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远期疗效: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极外侧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与切开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杰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145-146,共2页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目前常用切开复位髁钢板内固定或逆行交锁髓内钉(GSH钉)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1]。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关节镜引导下应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9例,与同期切开复位GSH钉固定32...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目前常用切开复位髁钢板内固定或逆行交锁髓内钉(GSH钉)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1]。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关节镜引导下应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9例,与同期切开复位GSH钉固定32例比较,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骨折 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 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 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49±38)ml,术后发生并发症(切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2例,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78±42)ml,术后发生并发症(切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10例,发生率为33.3%(10/3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出血少、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优于内固定术,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司佳亚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190-191,共2页
目的 总结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0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 目的 总结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0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术后患者的脊髓功能进行Frankel分级评价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截瘫 前路减压 植骨固定术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开放性复杂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山富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析了交锁髓内钉对复杂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我院于2010~2011年骨科共收治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交锁髓内固定术,其中54例患者实施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24例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 目的分析了交锁髓内钉对复杂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我院于2010~2011年骨科共收治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交锁髓内固定术,其中54例患者实施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24例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 80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根据Punor标准,患者恢复优良率高达75.00%(60/80)。手术后2例患者出现了骨筋膜间隔综合征,4例患者出现了创面轻微感染,2例患者出现了转移皮瓣坏死现象,4例患者出现了近远端交锁锁钉松动现象,10例患者出现了膝前部疼痛现象,无骨不连以及螺旋畸形发生。结论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固定牢固,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目前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胫骨 开放性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红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评价髌股关节置换术(PFA)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43例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髌骨关节置换手术,评价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膝关节美国... 目的评价髌股关节置换术(PFA)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43例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髌骨关节置换手术,评价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 43例患者术后Lysholm、HSS评分随着随访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P<0.05),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中短期疗效确切,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但需要准确掌握置换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 髌骨 中短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全椎骨切除术治疗僵硬脊柱畸形临床护理体会
8
作者 司佳亚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1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椎骨切除术治疗僵硬脊柱畸形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接受经后路全椎骨切除术治疗的僵硬脊柱畸形患者50例,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术前、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分析这些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椎骨切除术治疗僵硬脊柱畸形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接受经后路全椎骨切除术治疗的僵硬脊柱畸形患者50例,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术前、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分析这些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50例接受经后路全椎骨切除术治疗的僵硬脊柱畸形患者中,出现胸膜穿破者2例,出现凝血机制异常者1例。结论对接受经后路全椎骨切除术治疗的僵硬脊柱畸形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椎骨切除 僵硬脊柱畸形 临床护理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
9
作者 山富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6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了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上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9年到2011年共收治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指标以及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股骨近... 目的分析了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上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9年到2011年共收治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指标以及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且手术固定牢靠。53例患者在手术后随访4~17个月,平均随访8.9个月,患者骨折部位均成功愈合,没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评分:小、固定可靠,31例术后经3~1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功能评分:31例为优,20例为良,手术优良率高达94.44%。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且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带固定及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10
作者 刘锴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张力带固定及韧带修复对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应用张力带固定外加韧带修复治疗,进行随访调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优22例,良4例,差0例... 目的:探讨张力带固定及韧带修复对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应用张力带固定外加韧带修复治疗,进行随访调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优22例,良4例,差0例,优良率高达100%。结论应用张力带固定及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能够提高疗效,在术中注意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提供稳固的修复环境,在术后注重功能恢复训练的正确方式,可以取得优越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带固定 韧带修复 肩锁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观察
11
作者 王红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评价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43例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髌骨关节置换手术,评价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膝关节评分(HSS... 目的评价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43例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髌骨关节置换手术,评价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膝关节评分(HS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 43例患者术后Lysholm、HSS评分随着随访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P〈0.05),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中短期疗效确切,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但需要准确掌握置换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 髌骨 中短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
12
作者 刘锴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73-73,共1页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2例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单侧单间隙手术用时为25--40min,平均用时(30.4...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2例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单侧单间隙手术用时为25--40min,平均用时(30.4±4.5)min;术中出血量为10--40 mL,平均为(24.8±7.3)mL;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后评定结果:优36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具有操作简便、疗效佳、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对于治疗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绝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 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扩展抗凝中的检测价值
13
作者 胡泊 闫理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扩展抗凝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3)。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术后扩展抗...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扩展抗凝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3)。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术后扩展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D-D引导术后扩展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凝血水平、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监测情况、抗凝药物应用情况和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长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EG监测纤维蛋白在血液样本中形成时间(R)、血凝块形成速率指标(K值)、30 min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30 min blood clot amplitude reduction rate,Ly30)均低于对照组,血凝块形成速率指标(α角)、TEG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首次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最佳INR控制率和INR>2.2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D引导术后扩张抗凝治疗能够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凝血情况,降低出血和血栓事件,提示监测D-D水平对于术后扩展抗凝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扩张抗凝 D-二聚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镍钛聚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羽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镍钛聚髌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镍钛聚髌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 目的探讨镍钛聚髌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镍钛聚髌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参考组患者出现7例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行走时、及屈膝90°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聚髌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方便简单,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功能康复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粉碎性骨折 镍钛聚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尚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功能恢...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ryland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 空心钉 内固定 切口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艾灸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文淼 苏丽彦 陈俊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5期970-973,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艾灸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艾灸治疗)和...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艾灸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艾灸治疗)和观察组30例(采用艾灸治疗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测2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水平和疼痛缓解、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艾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补阳还五汤 艾灸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和有限内固定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尚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和有限内固定联合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外固定支架和有效内固定联合治疗。测量术后3、6个月掌倾...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和有限内固定联合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外固定支架和有效内固定联合治疗。测量术后3、6个月掌倾角和尺偏角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掌倾角及尺偏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和有限内固定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有限内固定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