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防己乙素抑制P38 MAPK和ERK1/2的磷酸化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氧化损伤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昌 王爱玲 +3 位作者 肖跃红 张占海 张琮 曾宪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乙素(Fan)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I/R)组、I/R+Fan 1,3和10 mg·kg^-1组,I/R+盐酸维拉帕米(VH)20 mg·kg^-1组,每组9只。模型大鼠结扎左... 目的探讨汉防己乙素(Fan)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I/R)组、I/R+Fan 1,3和10 mg·kg^-1组,I/R+盐酸维拉帕米(VH)20 mg·kg^-1组,每组9只。模型大鼠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3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90 min。给药大鼠分别在造模前20 min ip给予Fan 1,3,10 mg·kg^-1及VH 20 mg·kg^-1。记录平均动脉血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原癌基因(c-Myc)、活化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LVSP和MAP、GSH含量、SOD活性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b,CK-MB和MDA含量、心肌细胞凋亡率、活化胱天蛋白酶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及P38 MAPK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Fan 3和10 mg·kg^-1组LVSP和MAP、GSH含量、SOD活性及Bcl-2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b,CK-MB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胱天蛋白酶3和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38 MAPK和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Fan能够抑制P38 MAPK和ERK1/2的磷酸化,缓解心肌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乙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心肌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线粒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CD18及P选择素检测 被引量:7
2
作者 田敏 刘安丽 +2 位作者 魏玉静 刘长海 王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0-901,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CD18及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8例,采用ELISA...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CD18及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ICAM-1和sVCAM-1及CD18水平。以年龄相当而无重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sICAM-1、sVCAM-1、CD18及P选择素水平升高,且AMI组各指标水平高于UA组,UA组高于SA组(P均<0.05)。结论:ICAM-1、VCAM-1、CD18及P选择素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监测病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CD18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书春 杨树涵 +1 位作者 赵玉兰 孔宏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75只,取假手术组(Sham组)10只,只分离腹主动脉不结扎作为对照,余大鼠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8周后入选心衰...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75只,取假手术组(Sham组)10只,只分离腹主动脉不结扎作为对照,余大鼠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8周后入选心衰大鼠随机分为心衰对照组(CHF-C,n=13)和心衰他汀干预组(CHF-S,n=13)2组。CHF-S组用5mg/(kg·d)辛伐他汀灌胃,CHF-C组、Sham组每d灌等量生理盐水。继续喂养4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内采血,ELISA法测定IL-18水平。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和Sham组比较,CHF-C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差异(P均<0.05)。和CHF-C组相比,CHF-S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P均<0.05)。Sham组、CHF-C组、CHF-S组IL-18水平分别为(271.50±64.75)ng/L,(581.20±67.71)ng/L和(505.95±60.29)ng/L,LVMI分别为(1.87±0.05)×10-3,(3.01±0.12)×10-3和(2.16±0.23)×10-3。和Sham组比较,CHF-C组IL-18升高,LVMI升高(P均<0.05)。和CHF-C组相比,CHF-S组IL-18降低,LVMI下降(P均<0.05)。结论:IL-18能够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辛伐他汀能够改善心衰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充血性心力衰竭 IL-18 血流动力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学增 王立峰 +2 位作者 陈豫贤 张欧 赵合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素对缺氧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穆清 张志良 杨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目的探究薯蓣皂素(Diosgenin, DG)对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及心肌缺血再灌注(My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MI/R)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H9c2组、低氧诱导(Hypoxia)组、DG (10mg/L)、DG (20 mg/L)和... 目的探究薯蓣皂素(Diosgenin, DG)对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及心肌缺血再灌注(My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MI/R)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H9c2组、低氧诱导(Hypoxia)组、DG (10mg/L)、DG (20 mg/L)和DG (50 mg/L)组,缺氧诱导细胞损伤,并给予对应浓度的DG或溶媒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Caspase-12、DNA损伤诱导蛋白(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protein 34, GADD34)和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binding protein, Bip)的表达,试剂盒检测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复制大鼠MI/R模型,灌胃给予大鼠DG,检测大鼠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 MAP)。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SOD和MDA浓度,HE染色检测组织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H9c2组比较,Hypoxia组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Hypoxia组比较,DG (10, 20, 50 mg/L)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同时,DG (10, 20, 50 mg/L)能显著减弱Hypoxia对CHOP、Caspase-12表达的诱导作用和对GADD34和BiP表达的抑制作用。此外,缺氧能显著升高上清液MDA浓度,降低SOD浓度;DG能明显减弱缺氧的作用。DG还能显著升高MI/R模型大鼠心肌功能,减轻心肌组织损伤,降低心肌组织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诱导GADD34和BiP的表达,降低血清MDA浓度,升高SOD浓度。结论 DG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及MI/R模型大鼠心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内质网应激 心肌细胞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肥厚心肌组织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玉兰 王婷 +1 位作者 程劲松 杨树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2-405,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肥厚发展过程中心肌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3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10只,B组13只,C组10只。B、C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肌肥厚模型。A...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肥厚发展过程中心肌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3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10只,B组13只,C组10只。B、C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肌肥厚模型。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术后24hC组大鼠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kg·d)灌胃,A、B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6周后检测大鼠心肌肥厚程度,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肌组织明显肥厚(P<0.05),心肌组织HIF-1α、VEGF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心肌组织肥厚程度减低(P<0.05),心肌组织HIF-1α、VEGF表达无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延缓心肌肥厚的发展,此作用并未伴随HIF-1α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裴晓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包括禁绝烟酒,调节饮食等。... 目的探讨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包括禁绝烟酒,调节饮食等。对照组在一般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每次1片,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口服给予葛兰心宁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心功能指标,主要项目包括心排血量(CO)、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包括心胸疼痛、心悸怔忡、乏力倦怠、胸闷及气短。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含量,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全血低切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E/A值、LVEDD及LVEF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心胸疼痛、胸闷、乏力倦怠、心悸怔忡及气短评分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ICAM-1、Lp-PLA2、MCP-1及hs-CRP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全血低切黏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心宁软胶囊 富马酸比索洛尔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参数不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春丽 管丽华 +4 位作者 张晓春 周达新 王璐 潘文志 陈海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应用不同方法测量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参数,评价VigilanceⅡ系统连续热稀释法、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法预测肺总阻力(total pulmonary resistance,TPR)的可靠性,并评价TTE测量肺动脉压的临床价值。... 目的应用不同方法测量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参数,评价VigilanceⅡ系统连续热稀释法、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法预测肺总阻力(total pulmonary resistance,TPR)的可靠性,并评价TTE测量肺动脉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21例有心内分流,17例无心内分流)的TTE及右心导管测量肺循环参数,同时应用VigilanceⅡ系统连续热稀释法、Fick法、TTE法测量TPR,并进行回归相关分析。结果热稀释法、TTE法与Fick法所测量的TPR值之间均有相关性,无心内分流患者的相关性高于有心内分流患者,有心内分流患者TTE法与Fick法测量值之间线性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及无心内分流患者热稀释法、TTE法测得的TPR与Fick法测量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TTE与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值之间有相关性,无心内分流患者之间的相关性高于有心内分流患者。结论 VigilanceⅡ系统连续热稀释法可精确估测无心内分流患者的TPR;TTE能够很好地估测肺动脉压力,可以作为估测无心内分流患者TPR的一种方法,但估测有心内分流患者TPR时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VigilanceⅡ系统 连续热稀释法 Fick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