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万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94-1895,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运用西药加服自拟方围绝舒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2例(治疗组),与运用西药治疗72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35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运用西药加服自拟方围绝舒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2例(治疗组),与运用西药治疗72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35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23例,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西药加自拟方围绝舒汤治疗的治疗组明显优于运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志良 张玉鑫 罗国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10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合计53例患...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10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合计53例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53例采取通心络胶囊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效果与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心悸、胸闷气短、下肢浮肿、面色晦黯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变化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神经内分泌指标变化、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变化及Lee氏心力衰竭积分变化、日尿量变化、治疗前后患者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变化、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96.23%,51/53)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83.02%,44/53)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悸、胸闷气短、下肢浮肿、面色晦黯等)积分、心排血量(CO)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A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等心脏超声检查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内皮素(ET)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B型利钠肽(BNP)、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等神经内分泌指标、6 min步行距离、Lee氏心力衰竭积分、日尿量、MLHFQ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心悸、胸闷气短、下肢浮肿、面色晦黯等)积分、CO、LAESd、LVEDd、LVEF、FS、NO、CGRP、ET、BNP、PRA、AngⅡ、ALD、6 min步行距离、Lee氏心力衰竭积分、日尿量、MLHFQ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心悸、胸闷气短、下肢浮肿、面色晦黯等)积分、CO、LAESd、LVEDd、LVEF、FS、NO、CGRP、ET、BNP、PRA、AngⅡ、ALD、6 min步行距离、Lee氏心力衰竭积分、日尿量、MLHFQ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存在一定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皮疹、低血压等,症状轻微,可自行缓解或用药缓解(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且症状轻微,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及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通心络胶囊 沙库巴曲缬沙坦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