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乙素对肝癌细胞凋亡、侵袭及血管新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彭朝阳 贾廷印 +1 位作者 李好朝 乔泽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五味子乙素对肝癌细胞HCCLM3凋亡、侵袭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MTT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印迹检测Bcl 2相关蛋白X(Bax)、B细胞淋巴瘤(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五味子乙素对肝癌细胞HCCLM3凋亡、侵袭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MTT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印迹检测Bcl 2相关蛋白X(Bax)、B细胞淋巴瘤(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X(VEGF-A)、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表达。结果:低浓度(<20μmol/L)五味子乙素对HCCLM3细胞存活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20μmol/L)五味子乙素会降低细胞存活力。与DMSO组相比,五味子乙素(10和2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P<0. 05)。而且,五味子乙素(5、10、20μmol/L)组细胞侵袭及MMP-2和MMP-9表达明显低于DMSO组(P<0. 05)。与DMSO组相比,五味子乙素(5、10、20μmol/L)组VEGF-A,EGF和b FGF表达明显下降(P<0. 05)。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诱导肝癌细胞HCCLM3凋亡,降低细胞侵袭及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五味子乙素 细胞存活 细胞凋亡 侵袭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和裸鼠肝癌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勤祥 李好朝 +1 位作者 乔泽强 贾廷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64-1668,共5页
目的:探索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系增殖和裸鼠肝癌形成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记检测细胞Ki67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目的:探索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系增殖和裸鼠肝癌形成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记检测细胞Ki67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分析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Ki67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柴胡皂苷D组Hep G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皂苷D组Hep G2细胞Ki67表达明显减弱,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强(P<0. 05)。而且,柴胡皂苷D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 05)。柴胡皂苷D处理可提高小鼠存活率。另外,柴胡皂苷D组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远远高于对照组(P<0. 001)。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皂苷D组裸鼠肿瘤组织Ki67表达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增强(P<0. 01)。结论:柴胡皂苷D可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系增殖及裸鼠肝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肝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lncRNA TUG1靶向上调miR-26a介导VEGF/P38MAPK/Hsp27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永坤 贾廷印 刘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79-2484,共6页
目的:探究抑制干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UG1靶向上调miR-26a介导VEGF/P38MAPK/Hsp27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侵袭和EMT的影响。方法:sh-TUG1分别与miR-26a inhibitor和通路抑制剂SB203580单独或联合转染SW620细胞,以未经处理的S... 目的:探究抑制干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UG1靶向上调miR-26a介导VEGF/P38MAPK/Hsp27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侵袭和EMT的影响。方法:sh-TUG1分别与miR-26a inhibitor和通路抑制剂SB203580单独或联合转染SW620细胞,以未经处理的SW480细胞为对照组。RT-PCR检测各组细胞TUG1及miR-26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UG1及miR-26a的靶向关系,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T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将SW480细胞及转染sh-TUG1的SW480细胞分别皮下注射入裸鼠体内,分别设为对照组及sh-TUG1组,正常喂养30 d后取瘤、量体积,RT-PCR检测肿瘤组织TUG1及miR-26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VEGF和Vimentin表达。结果:miR-26a是TUG1的靶向基因。相较于对照组,sh-TUG1组细胞增殖及侵袭数、Vimentin及N-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iR-26a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及侵袭数、Vimentin及N-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miR-26a inhibitor组,sh-TUG1+inhibitor组细胞增殖及侵袭数、Vimentin及N-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SB203580+LV-TUG1组细胞增殖及侵袭数、VEGF、P-P38/P38、P-Hsp27/Hsp27相对表达量高于SB203580组(P<0.05)。sh-TUG1组肿瘤体积,肿瘤组织中TUG1、Ki67、VEGF和Vimentin表达低于对照组,miR-26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制TUG1表达可靶向上调miR-26a水平,能通过抑制VEGF/P38MAPK/Hsp27通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运动和裸鼠成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TUG1 miR-26a 信号通路 结肠癌 SW48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通过上调抑癌基因PTEN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5
4
作者 贾廷印 李好朝 +1 位作者 乔泽强 王立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6,201,共6页
目的:探究蛇床子素对肝癌细胞Hep G2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处理肝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标记蛋白及PTEN的表达;同时用PTEN抑制剂bp V(HOpic)处理细胞... 目的:探究蛇床子素对肝癌细胞Hep G2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处理肝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标记蛋白及PTEN的表达;同时用PTEN抑制剂bp V(HOpic)处理细胞,CCK8和流式再次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100μmol/L蛇床子素作用4 d和5 d能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倍数(P<0. 05),150μmol/L蛇床子素作用3 d、4 d和5 d也可显著降低细胞增殖倍数(P<0. 05,P<0. 01),并且蛇床子素(100μmol/L,150μmol/L)还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标记蛋白Ki67和PCNA的表达,并体现量效关系(P<0. 05,P<0. 01);同时,蛇床子素(100μmol/L,150μmol/L)能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及凋亡标记蛋白Bax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P<0. 05,P<0. 01);此外,蛇床子素(100μmol/L,150μmol/L)还能显著促进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P<0. 05,P<0. 01);bp V(HOpic)能明显减弱蛇床子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 05)。结论:蛇床子素能通过上调PTEN表达抑制肝癌细胞Hep G2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PTEN 肝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6a-5p靶向ERK2逆转胃癌细胞MGC-803对顺铂化疗的耐药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耿 李永坤 刘洪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2-728,共7页
目的探究miR-106a-5p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2)的靶向作用关系对胃癌细胞MGC-803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检测miR-106a-5p与ERK2在胃癌细胞MGC-803和耐药细胞株MGC-803/顺铂(DDP)中的表达差异;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miR-106a... 目的探究miR-106a-5p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2)的靶向作用关系对胃癌细胞MGC-803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检测miR-106a-5p与ERK2在胃癌细胞MGC-803和耐药细胞株MGC-803/顺铂(DDP)中的表达差异;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miR-106a-5p与ERK2的靶向关系;将miR-106a-5p mimic与过表达载体pcDNA3.1-ERK(pc-ERK)分别转染至耐药细胞株MGC-803/DDP中,并分为control组、mimic组、ERK2组和mimic+ERK2共转染组,MTT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活力,Hochest33342检测细胞凋亡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附蛋白(E-cad)、N-钙黏附蛋白(Ncad)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细胞MGC-803中miR-106a-5p的表达量高于耐药细胞株(P<0.05),而ERK2的表达量低于耐药细胞株(P<0.05)。其次,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iR-106a-5p靶向抑制ERK2的表达。转染miR-106a-5p mimic和pc-ERK之后,与对照组相比,ERK2组细胞的活力、细胞增殖数量和细胞侵袭数量均升高(P<0.05),凋亡数量减少(P<0.05);mimic组中细胞的活力、细胞增殖数量和细胞侵袭数量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凋亡数量增多(P<0.05);而与ERK2组相比,mimic+ERK2组细胞的活力、细胞增殖数量和细胞侵袭数量下降(P<0.05),凋亡数量增多(P<0.05)。最后,与对照组相比,miR-106a-5p mimic组中E-cad表达量升高(P<0.05),而N-cad表达量下降(P<0.05);而ERK2组中E-cad表达量下降(P<0.05),而N-cad表达量升高(P<0.05);与ERK2组相比,mimic+ERK2组中E-cad表达量上升(P<0.05),而N-cad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miR-106a-5p可通过靶向下调ERK2的表达,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有望联合临床上顺铂化疗方案并提高顺铂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6a-5p ERK2 胃癌细胞MGC-803 顺铂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中建 苟菲 张天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分析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行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 目的:分析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行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3.90%,对照组为29.2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GF-β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患者TGF-β1、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泻、肝酶异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0.00%,4.88%;对照组为2.44%,24.39%;观察组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TGF-β1、VEGF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注射液 结直肠癌根治术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安神汤对气血两虚型乳腺癌疗效及血清HER-2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恒一 高萍 王建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益气安神汤对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患者血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1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CAF治疗方案,观... 目的分析益气安神汤对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患者血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1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CAF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常规CAF治疗方案联合益气安神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目眩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68%(42/47),对照组为47.36%(27/4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ER-2、血清生长分化因子3(GDF3)、癌胚抗原(CE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ER-2、GDF3、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28%(7/47),对照组为31.58%(18/4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安神汤治疗气血两虚型乳腺癌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HER-2、GDF3、CEA的表达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安神汤 气血两虚型 乳腺癌 血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514通过调控miR-378a对肝癌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洪锋 陈中建 +1 位作者 王晨曦 张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Linc00514调节肝癌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RT-qPCR检测Linc00514和miR-378a在肝癌患者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和验证Linc00514与miR-378a的相互作用。将Linc00514-s... 目的:探讨Linc00514调节肝癌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RT-qPCR检测Linc00514和miR-378a在肝癌患者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和验证Linc00514与miR-378a的相互作用。将Linc00514-siRNA或NC-siRNA及NC inhibitor、miR-378a inhibitor质粒共转染至HepG2细胞。人单核细胞THP-1与转染后的HepG2细胞上清共培养诱导巨噬细胞极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CD163、CD206和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TNF-α、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inc00514表达显著升高,miR-378a表达显著降低(P<0.05)。肝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CD163、CD206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Linc00514靶向负调控miR-378a表达。沉默Linc00514显著抑制Arg-1、CD163和CD206 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TNF-α和HLA-DR mRNA和蛋白表达(P<0.05)。抑制miR-378a显著逆转Linc00514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结论:沉默Linc00514通过靶向miR-378a抑制肝癌巨噬细胞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Linc00514 miR-378a 巨噬细胞 M2型极化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勤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毒副作用观察,为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放化疗联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癌术...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毒副作用观察,为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放化疗联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94例患者,将只进行常规放疗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放疗治疗基础上进行替吉奥化疗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详细记录两组各类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完全缓解(CR)为19例,部分缓解(PR)为18例,治疗有效率为77.08%,对照组CR为14例,PR为10例,治疗有效率为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肠炎、恶心呕吐各级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运用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毒副作用无增加,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肿瘤转移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