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自主神经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男性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晓嵘 李娜 +2 位作者 薛艺东 师宁 贾廷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2期971-972,977,共3页
探讨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的影响。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80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L-PA N P组)和对照组(LS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盆腔自主神经保护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普通腹腔镜直肠癌... 探讨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的影响。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80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L-PA N P组)和对照组(LS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盆腔自主神经保护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普通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及IPSS得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勃起和射精功能及性功能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虽对男性患者的排尿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改善其性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排尿功能 性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与多孔胸腔镜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金华 赵天增 《安徽医学》 2018年第8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与多孔胸腔镜术式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单孔或多孔胸腔镜治疗的109例周围型NSCLC患者的... 目的探讨单孔与多孔胸腔镜术式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单孔或多孔胸腔镜治疗的109例周围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多孔胸腔镜术组(对照组)58例和单孔胸腔镜术组(观察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站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总时间、中转开胸率、术后满意评分,术后随访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站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总时间及中转开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7.14±0.70)分vs(8.69±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和第30天随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多孔胸腔镜术式,单孔胸腔镜术式对周围型NSCLC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疼痛水平;但两者在操作用时、术后康复进程、中转开胸风险及并发症风险方面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单孔 胸腔镜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rthel指数的延伸护理服务在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姚晓群 刘洪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5期6712-671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Barthel指数的延伸护理服务在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 目的探讨基于Barthel指数的延伸护理服务在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Barthel指数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量量表(ESC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ES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管引流患者均未发生胆漏现象,观察组发生皮肤刺激征、管道堵塞、管道移位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Barthel指数的延伸护理服务在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护能力,有效降低T管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HEL指数 延伸护理 T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92-9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脾切除术或脾动脉栓塞术的103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脾切除术的57例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接受脾动脉栓塞术的46例患者定... 目的对比分析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脾切除术或脾动脉栓塞术的103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脾切除术的57例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接受脾动脉栓塞术的46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WBC、PLT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的Hb、WBC、PLT同样显著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WBC、PLT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脾动脉栓塞术相比,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脾动脉栓塞术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被引量:6
5
作者 丁恒一 司剑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110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小切口组和开腹组,各55例。开腹组接受传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110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小切口组和开腹组,各55例。开腹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切口组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能减小切口,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结石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临床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乔泽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3期64-64,67,共2页
目的探析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病因和手术治疗。方法 75例患者中68例患者进行穿孔手术单纯修补术治疗,7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患者于手术结束后4h进行胃管注入泛影葡胺,从而进行常规上消化道造影,若患者未发生肠漏或经CT医学影像... 目的探析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病因和手术治疗。方法 75例患者中68例患者进行穿孔手术单纯修补术治疗,7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患者于手术结束后4h进行胃管注入泛影葡胺,从而进行常规上消化道造影,若患者未发生肠漏或经CT医学影像检查患者体内未见显影剂,则可继续给予保守治疗,若患者之后发现体内出现局部脓肿,可在B超医学影像或CT医学影像引导下,对体内脓液进行经皮引流。大多数发生穿孔的患者体内穿孔现象应在一周左右愈合。结果本组75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并发腹腔脓肿2例,感染中毒性休克2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2-27d。结论早期诊断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有效手段,采用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是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的有效率,改善症状和体征,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 穿孔 手术治疗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细胞自噬水平调节结肠癌细胞化疗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国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目的:从癌细胞自噬水平研究其对结肠癌细胞化疗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人SW480结肠癌细胞作为对照组,将添加5-氟尿嘧啶(5-FU)培养的人SW480结肠癌细胞模拟临床化疗作为实验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免疫印迹、流式细胞术和定... 目的:从癌细胞自噬水平研究其对结肠癌细胞化疗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人SW480结肠癌细胞作为对照组,将添加5-氟尿嘧啶(5-FU)培养的人SW480结肠癌细胞模拟临床化疗作为实验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免疫印迹、流式细胞术和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两组细胞自噬泡数量,B细胞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相关X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cl-2、微管相关蛋白I轻链3-I(LC3-I)和微管相关蛋白I轻链3-II(LC3-II)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Akt、Erk1/2及CD44v6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自噬体的数量增加,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LC3-I/LC3-II蛋白表达比例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p-Akt和p-Erk1/2及CD44v6基因表达增高(均P<0.05)。结论:CD44v6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和MAPK-Ras-Erk1/2通路促进癌细胞自噬,增加结肠癌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自噬 化疗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汉智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0例,对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仪器和实验室检查、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组70例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或者保守治疗。其中33例...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0例,对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仪器和实验室检查、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组70例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或者保守治疗。其中33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3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其中3例附加胰包膜切开,小网膜腔引流。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后,无1例患者死亡。其中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例患者有切开感染,1例患者出现腹腔脓肿,1例患者为胰腺假性囊肿。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后,其中病情缓解后行转为手术治疗的有6例,其中行胆囊切除术3例,ERCP下奥狄括约肌切开3例。结论尽早诊断和及时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关键,其中B超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对于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要尽早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 手术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行疝气修补治疗的老年腹外疝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无张力组,传统组患者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无张力组予以无...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行疝气修补治疗的老年腹外疝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无张力组,传统组患者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无张力组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无张力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52/54),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的81.48%(4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54),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的16.67%(9/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疝 无张力疝 修补术 老年腹外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泽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5期63-63,共1页
目的探究远端切除术中保留脾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该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需远端胰腺切除的12例患者进行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手术,对12例病患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2例患者均进行了保留脾脏... 目的探究远端切除术中保留脾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该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需远端胰腺切除的12例患者进行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手术,对12例病患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2例患者均进行了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手术的治疗,手术时间平均为4.6 h,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平均为3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术后进行4~12个月的随访调查无复发和转移的情况。结论进行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手术过程中,虽然难度大,但安全行和可行性高,对于患有良性胰腺体尾部及交界性肿瘤的患者来说,是最为适宜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脾脏 远端胰腺切除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赵天增 王红岩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 目的探究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孔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术后胸液引流天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液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应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液引流量,缩短术后胸液引流天数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且术后并发症产生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单孔肺叶切除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应用
12
作者 朱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份收治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份收治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 d肝功能评分、术后3 d止痛药应用频率、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慢性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以及术后3 d应用止痛药频率小,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后3 d肝功能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慢性疼痛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术后并发症,但治疗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较好,呈现"无瘢痕"现象。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并且具有不良发应少、恢复快以及"无瘢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胸腺癌疗效观察
13
作者 杜海侠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2期74-74,76,共2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胸腺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治疗的20例晚期胸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75mg/m2加入葡萄糖500mL中,每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胸腺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治疗的20例晚期胸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75mg/m2加入葡萄糖500mL中,每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第1、8天)均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每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10例患者经过治疗部分缓解2例,稳定5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70.0%,其中:肉瘤样癌1例,治疗效果为进展,淋巴上皮瘤样癌3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1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33.3%,鳞癌6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4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能耐受,中途无停药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胸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铂类 晚期胸腺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联合一期缝合与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宇飞 丁恒一 《安徽医学》 2018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0%vs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 一期缝合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诊治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汉智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145-145,14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0~2009年,共收治了35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分析其中的临床特点、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死亡原因。结果 35例中治愈好转33例,占94.3%;死亡2例,死亡率为5.7%...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0~2009年,共收治了35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分析其中的临床特点、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死亡原因。结果 35例中治愈好转33例,占94.3%;死亡2例,死亡率为5.7%。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治疗AOSC的重要手段,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AOSC的治愈率和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治疗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梗阻化脓性 胆管炎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腹成型联合肠瓣重建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6
作者 李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8期653-654,663,共3页
探讨壶腹成形联合肠瓣重建在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中下段直肠癌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壶腹成形联合直肠肠瓣重建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结肠断端和直肠(肛管)端端吻合术,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12月排便功能,同时行直肠测... 探讨壶腹成形联合肠瓣重建在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中下段直肠癌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壶腹成形联合直肠肠瓣重建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结肠断端和直肠(肛管)端端吻合术,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12月排便功能,同时行直肠测压检查,评估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观察组24 h排便次数、大便失禁评分和排气排便区分困难比例分别为(2.04±0.83)次、(4.82±1.92)分和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达到15 min控便比例为62.2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24 h排便次数和大便失禁评分分别为(1.93±0.52)次和(1.72±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达到15 min控便比例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管静息压(RP)、肛管缩榨压(MSP)、直肠顺应性(RC)、直肠容量感觉阈值(FP)和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分别为(6.15±1.21)kPa、(13.10±3.12)kPa、(3.72±1.21)、(16.24±3.29)mL和(103.02±18.11)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FP和MTV分别为(18.03±3.01)mL和(136.92±20.14)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生理机能和生理职能得分分别为(82.03±11.43)分和(70.11±12.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壶腹成形联合肠瓣重建在直肠癌手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成形 肠瓣重建 直肠癌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观察与护理
17
作者 王姗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206-207,共2页
目的总结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护理工作经验。方法分析2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大部分恢复良好,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全组无死亡病例,其中6例患者体重较入院前有所增加。结论... 目的总结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护理工作经验。方法分析2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大部分恢复良好,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全组无死亡病例,其中6例患者体重较入院前有所增加。结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对增强手术治疗效果、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
18
作者 徐萌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Ivor-Lewis术和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食管癌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Ivor-Lewis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 目的探讨Ivor-Lewis术和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食管癌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Ivor-Lewis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5年生存率、5年肿瘤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5年生存患者共15例,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37.5%;对照组患者中5年生存共16例,5年生存率为40.0%;观察组患者中5年肿瘤复发30例,5年肿瘤复发率为75.0%;对照组患者中5年肿瘤复发29例,5年肿瘤复发率为72.5%。观察组5年生存率和5年复发率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or-Lewis术和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近似,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 Ivor-Lewis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