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23、IL-17水平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相关性及预测意义
1
作者 秦玖刚 王洪亮 徐阳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L)-23、IL-17水平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相关性及其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9例249眼DME患者资料,根据雷珠单抗治疗应答分为敏感组...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L)-23、IL-17水平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相关性及其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9例249眼DME患者资料,根据雷珠单抗治疗应答分为敏感组(72例72眼)、非敏感组(177例177眼)。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等资料,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IL-23、IL-17水平。分析治疗后1个月、3个月IL-23、IL-17水平降低率与雷珠单抗应答性的相关性,分析治疗后1个月IL-23、IL-17水平降低率对雷珠单抗应答性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非敏感组患者基线HbA1c、BCVA均高于敏感组,基线CMT低于敏感组(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IL-23、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非敏感组患者IL-23、IL-17水平均高于敏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非敏感组IL-23、IL-17水平降低率均低于敏感组(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IL-23、IL-17水平降低率与治疗应答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A1c、基线CMT、基线BCVA、治疗后1个月IL-23和IL-17水平降低率与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均相关(均为P<0.05)。校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1个月,IL-23水平降低率和IL-17水平降低率仍与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均相关(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IL-23水平降低率、IL-17水平降低率单独及联合预测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AUC分别为0.776、0.755、0.930,二者联合预测价值较高。结论DME患者对雷珠单抗的应答性与IL-23、IL-17水平有关,治疗后1个月血清IL-23、IL-17水平降低率联合预测DME患者雷珠单抗应答性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治疗应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99a-5p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汪茂胜 李斐 张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199a-5p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其中高血压1级26例,2级61例,3级33例,同期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颈动脉内...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199a-5p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其中高血压1级26例,2级61例,3级33例,同期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测microRNA-199a-5p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LVEDV和LVESV明显升高,LVEF和GFR明显降低(P<0.05,P<0.01)。观察组microRNA-199a-5p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9±0.62 vs 0.98±0.23,P<0.05),且高血压1级、2级、3级患者microRNA-199a-5p相对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2.22±0.54 vs 2.81±0.55 vs 4.31±0.56,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患者microRNA-199a-5p相对表达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LVEDV、LVESV和收缩压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P<0.01),与GFR和舒张压无关(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icroRNA-199a-5p增高,与心肌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平滑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玲 杜晓平 +4 位作者 马瑜红 刘荣志 黄川锋 郭遂成 侯艳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2-476,共5页
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制订"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方案,设计校内和校外2个阶段,校内理论、实验及实训教学,医院、社区见习及社会实践,毕业临床实习,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4个梯度的"两阶段四梯度"培养模式。通过打造&q... 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制订"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方案,设计校内和校外2个阶段,校内理论、实验及实训教学,医院、社区见习及社会实践,毕业临床实习,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4个梯度的"两阶段四梯度"培养模式。通过打造"双师型"全科师资队伍、重构课程体系和遴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并创新实践教学、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基地、架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延伸第二课堂等措施,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的内涵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开展"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教育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胀果甘草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雷呈 李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09-911,共3页
目的诱导和筛选胀果甘草胚性愈伤组织,以获得高产细胞株。方法以胀果甘草为材料,从外植体、激素等因素研究和分析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过程,用半薄切片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态和结构作进一步分析。结果适宜的外植体是下胚轴;筛... 目的诱导和筛选胀果甘草胚性愈伤组织,以获得高产细胞株。方法以胀果甘草为材料,从外植体、激素等因素研究和分析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过程,用半薄切片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态和结构作进一步分析。结果适宜的外植体是下胚轴;筛选出胀果甘草细胞生长的适宜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MS)+6-苄基腺嘌呤(6-BA)2.0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MS+6-BA0.5mg/L+激动素(KT)0.5mg/L+吲哚丁酸(IBA)0.1mg/L;半薄切片结果,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核大,质浓、染色深。结论在适宜培养基中培养,胀果甘草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发育良好,为进一步筛选甘草高产细胞株、甘草的大规模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基因工程和人工制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果甘草 胚性愈伤组织 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乙酸稳定的CdTe发光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应凡 何伟峰 +3 位作者 孙雨安 王国庆 谢冰 赵建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7-30,共4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具有各种荧光发射波长的CdTe纳米粒子体系,其光谱范围为537—577nm.TEM,XRD和红外线光谱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分散均匀,尺寸分布较窄,立方晶相,晶格中有少量的S参与配位,并且TGA的巯基和CdTe...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具有各种荧光发射波长的CdTe纳米粒子体系,其光谱范围为537—577nm.TEM,XRD和红外线光谱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分散均匀,尺寸分布较窄,立方晶相,晶格中有少量的S参与配位,并且TGA的巯基和CdTe纳米粒子表面的镉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TGA稳定的CdTe纳米粒子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溶血实验表明,TGA稳定的CdTe量子点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这些量子点可有效地应用于生物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巯基乙酸 量子点 溶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对癫痫大鼠炎症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喜苹 黄金珠 李永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探究盐酸羟考酮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炎症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癫痫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72只癫痫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盐酸羟考酮0.125mg/kg)、中剂量... 目的探究盐酸羟考酮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炎症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癫痫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72只癫痫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盐酸羟考酮0.125mg/kg)、中剂量组(盐酸羟考酮0.25mg/kg)、高剂量组(盐酸羟考酮0.5mg/kg)、茴香霉素组(茴香霉素5mg/kg)、联合组(盐酸羟考酮0.5mg/kg+茴香霉素5m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给药结束24h后,记录各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白介素细胞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神经元凋亡状况;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组织JNK、磷酸化JNK、p38MAPK、磷酸化p38MAPK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清TNF-α、IL-6水平、海马CA1区组织神经元凋亡率、磷酸化JNK/JNK比值、磷酸化p38 MAPK/p38 MAPK比值、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清TNF-α、IL-6水平、海马CA1区组织神经元凋亡率、磷酸化JNK/JNK比值、磷酸化p38MAPK/p38MAPK比值、Caspase-3表达依次降低,茴香霉素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清TNF-α、IL-6水平、海马CA1区组织神经元凋亡率、磷酸化JNK/JNK比值、磷酸化p38MAPK/p38MAPK比值、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清TNF-α、IL-6水平、海马CA1区组织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高于高剂量组,明显低于茴香霉素组(P<0.05)。联合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磷酸化JNK/JNK比值、磷酸化p38 MAPK/p38 MAPK比值、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高剂量组,明显低于茴香霉素组(0.89±0.12vs0.25±0.05vs1.08±0.16,0.81±0.08vs 0.21±0.04vs0.94±0.12,0.79±0.12vs0.26±0.04vs0.89±0.14,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可降低癫痫大鼠炎性反应,改善大鼠癫痫症状和病理损伤,保护神经元,其机制与抑制JNK/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羟可酮 神经元 细胞凋亡 炎症 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