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蒋国敏 牛桂林 唐小甜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7期65-66,共2页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 年1 月至2004 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 099 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38 例(12 .6%),其中呼吸道感染78例(56.5%),...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 年1 月至2004 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 099 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38 例(12 .6%),其中呼吸道感染78例(56.5%),泌尿系感染31例(22.5%),其他部位感染29 例(21.0%)。其发生与意识障碍、运动障碍、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有关;而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结论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数据搜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詹磊 闫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3-54,共2页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05年6月1日—2006年5月31日住院治疗的231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231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8例(20.77%),57例次(24.68%);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值、年龄、住院时间、化学治疗及肾上...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05年6月1日—2006年5月31日住院治疗的231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231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8例(20.77%),57例次(24.68%);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值、年龄、住院时间、化学治疗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密切相关(均P<0.01)。共培养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6株(48.42%),革兰阴性杆菌40株(42.11%),真菌9株(9.47%)。提示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应重点监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其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玉华 詹磊 匡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漏报率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管理会计制度化探微 被引量:5
4
作者 冉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4Z期9-10,共2页
本文结合当前基层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基层医院管理会计制度化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基层医院 制度化 财务会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潘华 兰昊 郝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66/69)高于对照组85.51%(59/69)(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血浆ET-1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CGR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CV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血浆ET-1、CGRP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葛汤 温针灸 颈性眩晕症 临床疗效 椎-基底动脉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蒽环类/紫杉类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留兴 樊青霞 +19 位作者 王瑞林 吴欣爱 宗红 秦艳茹 鲁培 张蕾 武素芳 罗素霞 马智勇 王居峰 吴敏 周云 万里新 路平 库建伟 杨柳 徐志巧 王俊生 邢国臣 裴志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观察含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1例,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41例,长春瑞滨25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含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1例,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41例,长春瑞滨25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75~80mg/m2,静脉滴注,分割为2~5天,3周为一周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加氟(NF)17例,长春瑞滨用法同NP组,卡培他滨800~1000mg/m2,分早晚两次服用,第1~14天,或替加氟600mg/m2,第2~6天,3周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调整药物用量。每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组,CR2例(4.9%),PR23例(56.1%),SD14例(34.1%),PD2例(4.9%),有效率为61.0%;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加氟(NF)组,CR1例(5.9%),PR8例(47.1%),SD7例(41.2%),PD1例(5.9%),有效率52.9%。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症、神经毒性等。结论: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可耐受,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长春瑞滨 顺铂 卡培他滨 替加氟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残冠桩核烤瓷冠修复的体会 被引量:7
7
作者 杜申钊 王贺伟 夏冬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9-339,共1页
关键词 烤瓷冠修复 桩核烤瓷冠 前牙残冠 牙髓治疗 残根残冠 铸造技术 修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竖舌法”行语音训练纠正L音异常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莹莹 李新明 +2 位作者 李峰 赵珍 王琰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3,共3页
搜集12例低龄L音异常的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系统语音训练中加入"竖舌法",治疗后患者语音清晰度均值由86.3%提高到98.9%(P<0.05);与L有关的辅音清晰度均值由42.9%提高到85.2%(P<0.05)。
关键词 功能性语音障碍 竖舌法 语音训练 辅音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成分为主的乳腺恶性叶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印 何海生 +2 位作者 张涛 李清苗 刘安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发生以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等为主要成分分化时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以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成分分化为主的乳腺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9岁,左乳腺肿块14 cm×10 cm大小,质...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发生以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等为主要成分分化时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以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成分分化为主的乳腺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9岁,左乳腺肿块14 cm×10 cm大小,质硬,有边界,镜下可见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上皮细胞样骨母细胞性骨肉瘤、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破骨巨细胞型骨肉瘤分化。肿块实质内另见约4cm×3 cm灰白灰红有裂隙区域,镜下诊断良性分叶状纤维腺瘤。肿瘤组织内各区域无其它肉瘤成分分化。腋窝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梭形和上皮样肿瘤瘤细胞vimentin强阳性,SMA阳性,Ki-67增殖指数>20%。破骨样巨细胞vimentin和CD68阳性。分叶状纤维腺瘤区Ki-67不表达。结论乳腺的恶性叶状肿瘤骨肉瘤分化临床罕见,对标本的充分取材是保证该病正确诊断的关键,肿瘤的发生推测来源于分叶状肿瘤的间质细胞骨化后恶变所致;组织学上主要要与化生性癌等鉴别,正确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对于避免误诊误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肉瘤 软骨肉瘤 分叶状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双源CT大螺距肺动脉成像低剂量与低对比剂用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国臣 王忠 李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评估二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方式在低剂量和低对比剂个体化肺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按扫描方式和对比剂剂量不同将90例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30例,采用传统肺动脉成像检查方案,对比剂用量70mL,管电压100kV,螺距1.2;B组和C组... 目的:评估二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方式在低剂量和低对比剂个体化肺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按扫描方式和对比剂剂量不同将90例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30例,采用传统肺动脉成像检查方案,对比剂用量70mL,管电压100kV,螺距1.2;B组和C组采用低对比剂剂量30mL,大螺距2.1,根据预检测层面左心室衰减噪声值≥15HU和<15HU分为B组和C组,管电压分别为100kV、80kV。分析比较三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C组体重低于A、B两组(P<0.01)。三组扫描时间、扫描长度、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剂量(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图像治疗均满足诊断要求。A组双侧肺动脉强化CT值最高,B组最低。A组上腔静脉内对比剂线束硬化伪影比例高于B组和C组(P<0.05)。两位医师对所有病例图像的评分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19,U=8.02,P>0.05)。结论:采用二代双源CT大螺距肺动脉扫描并根据左心室平扫衰减噪声值来调整管电压的个体化肺动脉成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以及对比剂用量,可以作为临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首选筛查和随访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螺距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华林 郭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6-858,共3页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降低存活者的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最大限度恢复,我院康复科与内科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刺和康复指导,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运用...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降低存活者的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最大限度恢复,我院康复科与内科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刺和康复指导,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运用早期介入针刺与康复指导疗法,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自理能力,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 疗效观察 功能训练 针刺 康复指导 高发病率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过氧苯甲酰凝胶处方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光 宗凯 +1 位作者 聂建军 袁春平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优选过氧苯甲酰凝胶的处方。方法以正交试验设计,通过不同条件的实验观察、比较,筛选稳定的处方组成,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过氧苯甲酰的含量。结果最优组方为甘油12.5 g,乙醇18.75 mL,EDTA-2Na0.012 5 g,水杨酸甲酯0.125 g。所得... 目的优选过氧苯甲酰凝胶的处方。方法以正交试验设计,通过不同条件的实验观察、比较,筛选稳定的处方组成,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过氧苯甲酰的含量。结果最优组方为甘油12.5 g,乙醇18.75 mL,EDTA-2Na0.012 5 g,水杨酸甲酯0.125 g。所得凝胶呈白色乳状粘稠体,稳定性好,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制剂性质稳定,质量易控,适宜痤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苯甲酰 凝胶 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婴儿”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匡果 王一鸣 +1 位作者 王向 王荣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5,38,共3页
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生殖技术促使了"设计婴儿"的诞生。"设计婴儿"的问世,为罹患不治之症的儿童带来了福音,同时,它对人类传统的生育方式和观念的冲击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社会争议。面对潘多拉魔盒,我们不应该因... 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生殖技术促使了"设计婴儿"的诞生。"设计婴儿"的问世,为罹患不治之症的儿童带来了福音,同时,它对人类传统的生育方式和观念的冲击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社会争议。面对潘多拉魔盒,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而应该理性面对,寻找可行可信的指针来规范"设计婴儿"的发展,为人类造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婴儿 伦理 争议 人类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71所致手足口病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芳 李学兆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84-185,191,共3页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方法对某院2008年5—8月收治的确诊『手足口病的7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手足口病患儿,48例(68.57%)为单纯手足口病,;例(25.71%)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方法对某院2008年5—8月收治的确诊『手足口病的7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手足口病患儿,48例(68.57%)为单纯手足口病,;例(25.71%)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3例(4.29%)有呼吸系统症状,1例(1.43%)出现循环系统症状;43岁者641(91.43%);EV71特异性核酸检测,63例(90.00%)阳性,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70例均为阳性。70例患儿经。疗后,全部好转出院;随访1个月,均无不适,无后遗症发生。结论EV71所致手足口病临床表现较严重,可致:器官损伤。发病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 肠道病毒 儿童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王不留行片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向东 刘海凤 刁婷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1-66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王不留行片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雌激素在眼干燥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12月在新乡医学院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患者40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40眼... 目的观察复方王不留行片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雌激素在眼干燥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12月在新乡医学院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患者40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40眼局部滴用人工泪液复方右旋糖酐70滴眼液每日4~6次,同时口服复方王不留行片;对照组20例40眼仅局部滴用复方右旋糖酐70滴眼液每日4~6次。探讨用药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眼干燥症问卷调查、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 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局部及全身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检查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干燥症症状评分比较:t=12.66,P<0.01;SIt:t=-10.43,P<0.01;BUT:t=-5.70,P<0.01;CFS:t=13.66,P<0.01)。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的比较显示眼干燥症症状评分、BUT、C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干燥症症状评分比较t=6.49,P<0.01;BUT:t=-4.27,P<0.01;CFS:t=5.25,P<0.01),局部应用人工泪液使患者的眼干燥症症状以及BUT、CFS检查结果好转;治疗前后SIt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检查结果的比较表明,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眼干燥症症状评分、BUT、CFS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干燥症症状评分比较t=-2.17,P<0.05;BUT:t=1.95,P<0.05;CFS:t=-2.33,P<0.05);SIt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7.32,P<0.01)。治疗组中显效6眼,好转28眼,无效6眼,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中显效0眼,好转26眼,无效14眼,有效率为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王不留行片与人工泪液的联合应用更好地改善了更年期女性眼干燥症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王不留行片 雌激素 人工泪液 眼干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收缩压下降过程中J形曲线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丽 王昌铭 张保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收缩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50例,按不同收缩压水平,以10 mmHg(1 mmHg=0.133 kPa)为界限分为6组:1组收缩压<120 mmHg;2组收缩...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收缩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50例,按不同收缩压水平,以10 mmHg(1 mmHg=0.133 kPa)为界限分为6组:1组收缩压<120 mmHg;2组收缩压120-129mmHg;3组收缩压130-139 mmHg;4组收缩压140-149 mmHg;5组收缩压150-159 mmHg;6组收缩压≥160 mmHg.统计终点事件数,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观察不同收缩压水平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与4组比较,5组和6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相对风险明显增加(P<0.01);校正危险因素后,与4组比较,1组、5组和6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相对风险明显增加(RR值分别为1.83、1.97、3.06 vs 1.0,P<0.05,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收缩压过高或过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明显增加,收缩压下降过程中“J形曲线”现象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降压 控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24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丘恺 李明 +1 位作者 裴晓宁 张成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4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和严密观察.沙利度胺第1天起连续给药,口服从100mg·d-1起始,能耐受者则l周后增加100 mg,以2...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4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和严密观察.沙利度胺第1天起连续给药,口服从100mg·d-1起始,能耐受者则l周后增加100 mg,以200 mg·d-1持续治疗,替吉奥胶囊40 mg·(m2)-1,bid,餐后口服,第1~14天(3周重复);至少服用3个月或至病情进展.分别以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和NCI CTC标准,观察和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4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为45.8%;而临床受益率为79.2%.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为1.8~6.4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2.8个月.总生存时间3.3~1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4个月;1年生存率33.3%.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高血压.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经济、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替吉奥 肝癌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畅血行汤保留灌肠配合热敏灸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华 张敏尚 +1 位作者 王旭 蒋丹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130-2135,共6页
目的 观察气畅血行汤保留灌肠配合热敏灸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胃癌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胃癌术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观察组胃癌术后给予气畅血行汤保留灌肠配合热敏灸治疗... 目的 观察气畅血行汤保留灌肠配合热敏灸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胃癌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胃癌术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观察组胃癌术后给予气畅血行汤保留灌肠配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除术后3 d肠球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3 d、7 d其他肠道菌群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7 d时Shannon指数、Chaol指数、胃泌素(GAS)、胃动素(MTL)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肽(VIP)、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除术后7 d时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3 d、7 d时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畅血行汤保留灌肠配合热敏灸有利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畅血行汤 保留灌肠 热敏灸 胃癌根治术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外用消除患儿静脉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红肿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亚 高云霞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渗漏 局部红肿 维生素E 患儿 10%葡萄糖注射液 外用 丙种球蛋白 静脉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角膜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比较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刁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巩膜隧道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00例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巩膜隧道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00例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巩膜隧道切口,100例)和对照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10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干眼症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干眼症、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干眼症、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中相较于透明角膜在术后1个月内对泪膜的稳定性影响较轻,显著降低干眼症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透明角膜 巩膜隧道 人工晶体植入术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