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浅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喻枢玮 徐翔 +6 位作者 封传红 陈斌 彭丽华 焦全爱 杨春楠 胡韬 马利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随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与技术在四川落地实施,相关病虫草害多发、重发、频发,严重威胁大豆、玉米生产安全。为客观反映病虫草害对大豆、玉米生产的影响程度和植物保护工作在保产增收、减损保供方面的发挥的成效[1],2023年,四川... 随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与技术在四川落地实施,相关病虫草害多发、重发、频发,严重威胁大豆、玉米生产安全。为客观反映病虫草害对大豆、玉米生产的影响程度和植物保护工作在保产增收、减损保供方面的发挥的成效[1],2023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组织三台县等4个县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植保贡献率试验评价,通过加权平均测算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大豆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分别为28.40%、36.95%。在严格防治的情况下,玉米、大豆挽回损失率较农户自防分别提高7.46%与24.22%;在统防统治条件下,玉米、大豆挽回损失率较农户自防分别提高4.72%与21.66%。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通过抓病虫监测预警、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抓杂草安全防除,能够进一步实现“虫口夺粮、防病保粮”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病虫草害 大豆病虫草害 防控效果 植保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部县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2
作者 何海燕 彭昌家 +3 位作者 白体坤 肖孟 蔡琼碧 陈开林 《植物医生》 2016年第4期77-78,共2页
介绍南部县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指导全县农民科学合理地防治小麦病虫草害,从而确保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小麦 病虫草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趋势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彭昌家 冯礼斌 +9 位作者 白体坤 丁攀 刘建国 陈如胜 尹怀中 龙维国 文旭 李鸿韬 何海燕 肖立 《农学学报》 2015年第5期39-47,共9页
为了探明小麦条锈病在南充市的发生流行规律,以便及时准确搞好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减少随高空气流传入川东南春季流行区以及渝、鄂、湘等邻近麦区和中国东部小麦主产区条锈病菌源量,从而,确保这些地区小麦生产与贸易安全和可... 为了探明小麦条锈病在南充市的发生流行规律,以便及时准确搞好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减少随高空气流传入川东南春季流行区以及渝、鄂、湘等邻近麦区和中国东部小麦主产区条锈病菌源量,从而,确保这些地区小麦生产与贸易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通过采用系统监测、定期调查、田间普查、试验圃小麦品种抗条锈性鉴定、田间发病麦株生理小种抽样送检、综合治理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首次探明了小麦条锈病菌首先传入南充市的初始菌源地地点、传播路径、传入峰次、本地流行峰次以及本地流行与传入时间、传入峰次等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小麦条锈病在南充市的发生特点是病害始见期越早,发生越重;流行特点是本地小麦条锈菌有2次传入侵染高峰期,第1次外来菌源大范围传入对病害流行起着关键作用,在田间存在1~3个流行高峰期,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1月下旬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呈较高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692。建立了各个生育时期病田率和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流行趋势是近16年来,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达81.25%,偏轻发生仅占6.3%,说明条锈病正处于重发流行期。流行的内因是小麦品种抗条锈能力的降低或丧失,造成品种抗性丧失的原因是条锈菌新生理小种致病性强且已上升为主要小种;外因是暖冬和春季天气波动幅度大,雾、露日偏多,以及重发、常发、早发和风口河谷地区发生严重。2002年以来,通过条锈病始见期、2次外来菌源传入范围、田间3次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与相关系数和各个生育时期病田率及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结合田间监测数据和气象预报,进行长、中、短期预报,全市小麦条锈病短期预报准确率年年达到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比1998年以前提高5~1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发生特点 流行规律 预警水平 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市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彭昌家 丁攀 +10 位作者 冯礼斌 白体坤 陈如胜 尹怀中 龙维国 文旭 王婉秋 李鸿韬 何海燕 肖立 崔德敏 《农学学报》 2015年第6期34-41,共8页
为了控制条锈病为害,减少农药污染、防治成本和菌源传出数量,确保本地、邻近麦区与中国东部主产麦区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田间系统监测和普查、小麦品种抗性鉴定、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试验示范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 为了控制条锈病为害,减少农药污染、防治成本和菌源传出数量,确保本地、邻近麦区与中国东部主产麦区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田间系统监测和普查、小麦品种抗性鉴定、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试验示范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主栽小麦品种的抗锈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逐步淘汰。3~5年更换一次具有不同抗源的主推品种,实现品种合理布局和多抗源品种集团当家,能有效降低条锈病发生为害。首次探明了小麦间作不同作物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为14.84%~62.89%,推行药剂拌种、健身栽培,可推迟并减轻条锈病发生为害,降低越冬菌源量和春季流行程度;探明了条锈病最佳防治方案为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各施药1次;探明了几种新药剂防治条锈病效果和25%丙环唑防治条锈病的适宜用量(600~650 mL/hm2)。首次提出了本市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策略。搞好防治示范片和应急防控,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并带动大面积防控落实。1999年以来,全市小麦条锈病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虽高达81.25%,但通过应用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小麦产量实际损失率均控制在2%以下(特大发生的2002年除外),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1591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综合防控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市主要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及灾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彭昌家 丁攀 +10 位作者 白体坤 冯礼斌 庞锐 陈如胜 郭建全 尹怀中 文旭 龙维国 杨建华 肖孟 蔡群碧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3期78-83,共6页
分析了南充市小麦条锈病、水稻稻瘟病、稻飞虱和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病虫发生相关性,找出了影响重大病虫重发的决定因子,评价了主要病虫发生危害情况、灾变规律和风险。
关键词 农作物 重大病虫害 发生流行 灾变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昌家 白体坤 +14 位作者 丁攀 冯礼斌 庞锐 陈如胜 刘建国 郭建全 尹怀中 文旭 龙维国 杨建华 肖立 何海燕 肖孟 崔德敏 苟建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31-34,共4页
柑橘是南充市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底,面积达6万hm2,总产65万吨.为确保全市柑橘果品安全,提高柑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有机农业强市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柑橘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和在一定面积上的推广应用... 柑橘是南充市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底,面积达6万hm2,总产65万吨.为确保全市柑橘果品安全,提高柑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有机农业强市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柑橘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和在一定面积上的推广应用,基本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全市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措施.四川省农业厅2012年川东北和农业部2013年南方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现场会先后在南充召开,促进了绿色防控技术在全省、全国推广.为进一步加快全市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进程,笔者制定了南充市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为全市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尤其是柑橘无公害基地、绿色食品认证基地、有机基地(化学农药除外)生产和相同生态地区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控技术 病虫害 柑橘 绿色食品认证 市场竞争力 农作物病虫 无公害基地 南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市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控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晓宇 彭昌家 +3 位作者 刘建国 陈谦 王正跃 张昭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130,共4页
以《四川省植保专业统计年度报表》中主要粮油作物的43种病虫为重点研究对象,并结合调查,对南充市1981-2008共28年间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危害情况及造成年度间病虫发生危害程度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发生危... 以《四川省植保专业统计年度报表》中主要粮油作物的43种病虫为重点研究对象,并结合调查,对南充市1981-2008共28年间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危害情况及造成年度间病虫发生危害程度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制订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 危害规律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纹枯病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晓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84-285,共2页
花生纹枯病是我县新上升的一种病害,为给综合防治提供依据,1990年开始对田间发生规律及测报技术进行研究,报道于后。1病情的发生消长规律1990~1992年选发生严重田块播种天府3号品种,生育期不进行防治,五片真叶开始3天查一次,见病后定点... 花生纹枯病是我县新上升的一种病害,为给综合防治提供依据,1990年开始对田间发生规律及测报技术进行研究,报道于后。1病情的发生消长规律1990~1992年选发生严重田块播种天府3号品种,生育期不进行防治,五片真叶开始3天查一次,见病后定点,三次重复,隔5天查一次,5点取样,每点2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纹枯病 发生规律 测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及绿色防控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杜雪花 肖孟 张翔宇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41-44,共4页
赤霉病危害小麦,一旦疏于防控,会造成小麦成穗白枯,千粒重降低,产量严重减产,还会导致真菌毒素超标,危害人畜禽健康。为此,作者对小麦赤霉病的侵染、蔓延、大流行特点进行研究,提出通过选育抗病品种、健身栽培、科学防治措施,从而有效... 赤霉病危害小麦,一旦疏于防控,会造成小麦成穗白枯,千粒重降低,产量严重减产,还会导致真菌毒素超标,危害人畜禽健康。为此,作者对小麦赤霉病的侵染、蔓延、大流行特点进行研究,提出通过选育抗病品种、健身栽培、科学防治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其发生、曼延、危害,对小麦实现优质高产、绿色生态和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绿色防控对策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功夫——菊酯类杀虫剂中的排头兵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文斌 《四川农业科技》 2001年第7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菊酯类杀虫剂 绿色功夫 特性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丙唑·多菌灵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试验
11
作者 蔡琼碧 彭昌家 +1 位作者 肖孟 何海燕 《植物医生》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叶瘟发生较重的稻田,用6%丙唑·多菌灵悬浮剂预防穗颈瘟。试验结果表明,施2次6%丙唑·多菌灵悬浮剂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优于施药1次的,但没有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好。因此,在稻瘟病偏重发生的地方和种植感... 在叶瘟发生较重的稻田,用6%丙唑·多菌灵悬浮剂预防穗颈瘟。试验结果表明,施2次6%丙唑·多菌灵悬浮剂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优于施药1次的,但没有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好。因此,在稻瘟病偏重发生的地方和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最好不用6%丙唑·多菌灵悬浮剂预防穗颈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唑·多菌灵 水稻穗颈瘟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防控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雪花 肖孟 张翔宇 《植物医学》 2022年第3期34-39,共6页
小麦赤霉病危害严重,一旦暴发,该病害容易导致小麦成穗白枯,千粒质量降低,产量严重减产,且该病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对人畜禽有害,丧失食用价值,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基于此,本论文系统综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与规律,并系统分析了影响川... 小麦赤霉病危害严重,一旦暴发,该病害容易导致小麦成穗白枯,千粒质量降低,产量严重减产,且该病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对人畜禽有害,丧失食用价值,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基于此,本论文系统综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与规律,并系统分析了影响川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原因,并从选育抗病品种、健身栽培、田间管理、精准科学用药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控制小麦赤霉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发生原因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聚集信息素防治大豆点蜂缘蝽试验研究
13
作者 徐翔 焦全爱 +3 位作者 何旭东 李贤琴 喻枢玮 王学贵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点蜂缘蝽是大豆生产上一种重要害虫,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四川省南部县、南江县和长宁县三个重要大豆种植区,比较了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诱芯及配套风叶型诱捕器与常规农药对点蜂缘蝽的防控效果。结... 点蜂缘蝽是大豆生产上一种重要害虫,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四川省南部县、南江县和长宁县三个重要大豆种植区,比较了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诱芯及配套风叶型诱捕器与常规农药对点蜂缘蝽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的点蜂缘蝽成虫发生高峰期集中于8月下旬左右,9月中旬有一个小高峰;不同密度的诱捕器效果以3套诱捕器/667m2处理的诱虫量均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据对三个试验点不同处理产量性状指标分析,南江县和南部县5套诱捕器/667m2处理百株瘪荚率最低,总豆荚鲜重、单株豆荚粒数、单株产量和防效略高于3套诱捕器/667m2处理,但长宁县3套诱捕器/667m2处理百株瘪荚率最低,防效最高,其他指标总豆荚鲜重、单株豆荚粒数、单株产量略低于1套诱捕器/667m2处理,综合考虑诱捕器成本、防控效果及对大豆产量指标的影响,推荐在大豆生长期田间可见点蜂缘蝽幼虫时,布置3套诱捕器/667m2诱捕器防控大豆田点蜂缘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点蜂缘蝽 诱捕器 聚集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