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危机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兼谈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钱艳芬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11 |
3
|
|
2
|
基于SYB思想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机制研究 |
潘敏
钱艳芬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15 |
5
|
|
3
|
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的构建 |
钱艳芬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4
|
江海风情:南通文化特色之一 |
丰坤武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9 |
12
|
|
5
|
淮吴风韵:南通文化特色之二 |
丰坤武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9 |
5
|
|
6
|
海派风神:南通文化特色之三(上) |
丰坤武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10 |
2
|
|
7
|
海派风神:南通文化特色之三(下) |
丰坤武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10 |
2
|
|
8
|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审视与思考 |
郑德霞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11 |
2
|
|
9
|
改善劳资关系 构建和谐南通 |
丰坤武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6 |
1
|
|
10
|
个人诚信在“诚信南通”建设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
杨帆
浦慧炜
陶燕辉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8 |
0 |
|
11
|
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以南通市为例 |
姜乐军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2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
赵峰
金崇华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6 |
13
|
|
13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功能和体系探析 |
杨帆
赵峰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11 |
4
|
|
14
|
论高职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
钱艳芬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14 |
8
|
|
15
|
论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 |
李爱玲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4 |
5
|
|
16
|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
丰坤武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7 |
1
|
|
17
|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
金崇华
钱艳芬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2 |
0 |
|
18
|
从两种生产协调发展看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
金崇华
钱艳芬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3 |
0 |
|
19
|
试论新时期农民问题对工农联盟的影响 |
潘敏
李爱玲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2 |
0 |
|
20
|
从倡导“女权”到致力“护生”——吕碧城的角色转变探因 |
姜乐军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