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未来指向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博 姜乐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3-37,共5页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校企联合培养是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主模式,促进教育培训并举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扩容增量的主渠道,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提质增效的主动力,指明了中国特色学徒制未来发展方向。针对中国特色学徒...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校企联合培养是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主模式,促进教育培训并举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扩容增量的主渠道,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提质增效的主动力,指明了中国特色学徒制未来发展方向。针对中国特色学徒制推进中存在的企业育人主体作用不突出、学徒培养体系不完善、制度覆盖不全面等现实问题,提出了以新《职业教育法》为引领,坚持市场导向、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构筑多元办学格局,完善学徒培养体系、提升学徒培养质量等措施,培育培训并举、扩大学徒培养范围,推进高层次高质量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法 中国特色学徒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性条件保障:“1+X”证书制度下的实训基地建设 被引量:45
2
作者 周小青 姜乐军 +1 位作者 肖红升 童一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0,共5页
实训基地是"1+X"证书制度的基础条件保障。"1"与"X"的衔接、"X"培训质量和信誉的保障、承担"X"培训功能部门的选择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要难点,而实训基地在克服这些... 实训基地是"1+X"证书制度的基础条件保障。"1"与"X"的衔接、"X"培训质量和信誉的保障、承担"X"培训功能部门的选择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要难点,而实训基地在克服这些难点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实训基地建设要遵循产教融合、相对独立、育训结合的原则,进行混合所有制运营机制构建、模块化实训项目体系构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多方共建、社会培训工作推进等环节,以确保"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 条件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所有制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小青 陈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0-43,共4页
混合所有制是突破实训平台产教深度融合瓶颈的主要措施。现有混合所有制实训平台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产权关系不明晰、治理制度不完善、产教内容不对应。运用混合所有制建设实训平台时,应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和以教为先的原则。平台建设措施... 混合所有制是突破实训平台产教深度融合瓶颈的主要措施。现有混合所有制实训平台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产权关系不明晰、治理制度不完善、产教内容不对应。运用混合所有制建设实训平台时,应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和以教为先的原则。平台建设措施主要有加强第三方评估的产权界定、股份制模式下的平台治理、校企人员角色互换的师资建设、基于生产过程的实训项目和资源重构、项目组管理下的社会服务模式等几个方面。平台投资方的决定权应由学校通过"一票否决"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实训平台 产教融合 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德育”视阈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鑫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71-74,共4页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真正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及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割裂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要以'大德育'教育观为指导,构建...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真正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及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割裂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要以'大德育'教育观为指导,构建综合性的德育网络体系,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培育,注重育人育心的浸润、渗透的德育教育模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德育 高职院校 困境 德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中高职生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基本范式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羌毅 姜乐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来自社会低层家庭的高职生群体“先赋性”社会主流文化资本不足、“后生性”文化资本建构分化明显、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不强、“资本化”思维下“自我实现”的真实与虚假并存。高职院校是高职生文化资本再生产的主... 来自社会低层家庭的高职生群体“先赋性”社会主流文化资本不足、“后生性”文化资本建构分化明显、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不强、“资本化”思维下“自我实现”的真实与虚假并存。高职院校是高职生文化资本再生产的主要场所,产教融合为其文化资本再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场域”和条件。然而,公益性与市场性的组织属性决定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价值目标、价值愿景、价值取向、价值实现程序和价值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冲突。校企文化融合是产教的根本性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职业志向、以“工匠精神”规训职业技能、以校企制度文化融合形塑职业操守、以责任担当激活职业发展动力,是产教融合中高职生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基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个人再生产 产教融合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