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气凝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克勤 李婷婷 +1 位作者 蒋望凯 胡建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86-1998,共13页
气凝胶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密度以及低热导率等优良性能,被认为是21世纪的十大新材料之一。然而,传统气凝胶由于其力学性能有限,难以经过后加工技术形成所需的复杂形状结构,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无需复杂后处理,即定... 气凝胶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密度以及低热导率等优良性能,被认为是21世纪的十大新材料之一。然而,传统气凝胶由于其力学性能有限,难以经过后加工技术形成所需的复杂形状结构,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无需复杂后处理,即定制化制备复杂形状结构材料的3D打印技术有望成为突破气凝胶材料应用瓶颈的先进制造技术。该文从3D打印气凝胶的技术种类和材料类型两个方面,综述了3D打印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归纳了3D打印气凝胶材料在阻燃隔热、介电和组织工程中的独特应用并展望了3D打印气凝胶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扩宽3D打印气凝胶材料的材料体系、开发更适应气凝胶打印的3D打印技术、提升打印精度与速度和深入研究3D打印气凝胶的可控孔隙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是未来的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3D打印气凝胶材料的开发有望促进气凝胶材料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气凝胶 挤出式 光固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灾害环境下热防护服装防护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卢业虎 王丽君 《服装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1-39,共9页
热防护服具有减缓热传递、减少穿着者皮肤损伤的作用。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开发性能优良的热防护服刻不容缓。通过总结近几年多灾害环境下热防护服的研究进展,概括热防护服的产品标准和测试标准,从灾害因... 热防护服具有减缓热传递、减少穿着者皮肤损伤的作用。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开发性能优良的热防护服刻不容缓。通过总结近几年多灾害环境下热防护服的研究进展,概括热防护服的产品标准和测试标准,从灾害因子、服装因子和人体因子3方面分析影响服装防护性能的因素,预测热防护服防护性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表明:热防护材料的性能测试标准相对比较成熟,而服装整体性能的测试体系仍不完善;热防护服的防护性能取决于灾害因子、服装因子和人体因子的单一和交互作用;服装热湿传递模拟从一维单层干态模型逐步发展到三维单层CF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灾害 防护性能 热防护服 空气层 热湿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浸服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卢业虎 陈乔丹 《服装学报》 2023年第2期141-148,共8页
介绍了抗浸服面料、结构及服装开发的研究进展,对比了抗浸服的国内外标准,分析了真人实验和暖体假人实验两种服装保暖性能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冷水中人体热调节模型的发展历程,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浸泡在水中的人体温度分布,提出用数... 介绍了抗浸服面料、结构及服装开发的研究进展,对比了抗浸服的国内外标准,分析了真人实验和暖体假人实验两种服装保暖性能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冷水中人体热调节模型的发展历程,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浸泡在水中的人体温度分布,提出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的热传递机制,评估着装人体的热舒适情况,预测浸泡在冷水环境中的存活时间。通过对抗浸服发展趋势的展望,提出今后应朝着抗浸服材料与结构创新、数值模拟的新型评价方法以及服装智能化应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浸服 保暖性能 评价方法 热传递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的模块化服装使用意愿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慧慧 卢业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163,共7页
模块化服装以其可拆卸可重组的特性成为服装向可持续设计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形式,针对目前对于模块化服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计方法的探索,缺乏有关影响用户对模块化服装使用与态度因素的研究。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引入服装功能性作为... 模块化服装以其可拆卸可重组的特性成为服装向可持续设计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形式,针对目前对于模块化服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计方法的探索,缺乏有关影响用户对模块化服装使用与态度因素的研究。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引入服装功能性作为外部变量,构建模块化服装用户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7个假设,使用问卷星软件对141名18~26岁的青年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软件检验数据的信度与效度,经信度与效度检验合格后,通过AMOS软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模型适配度分析及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化服装的功能性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较大(P<0.001);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0.001);模块化服装的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0.001);模块化服装的使用态度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0.001),提高模块化服装的功能性、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可增加用户对模块化服装的使用意愿;模块化服装在设计时可将风格倾向休闲运动方向,并重点考虑颜色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度模型 模块化服装 使用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可持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间隔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随波 王哲山 +1 位作者 胡建臣 张克勤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3,共10页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与传统纺织品的融合,为智能纺织品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更多的应用方向。然而基于纺织品的TENG输出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织物结构上的导电层影响电荷传输可能是原因之一。本文从织物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导电层和特殊间...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与传统纺织品的融合,为智能纺织品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更多的应用方向。然而基于纺织品的TENG输出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织物结构上的导电层影响电荷传输可能是原因之一。本文从织物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导电层和特殊间隔织物结构研究出发,综述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织物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间隔织物TENG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织物电极阻碍其输出的潜在困难和严峻挑战。希望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智能纺织品与TENG之间的联系,也能为未来可穿戴TENG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间隔织物 织物电极 智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冷背心冷却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王欣欣 卢业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5,共7页
针对战斗机飞行员低空大速度飞行时存在的热应激问题,文章研制了一款液冷背心。采用暖体假人实验对液冷背心的入口水温、换热管路参数及排布方式进行研究,探究入口水温、换热管路的排布密度、横纵向排布、管径大小对液冷服装制冷性能的... 针对战斗机飞行员低空大速度飞行时存在的热应激问题,文章研制了一款液冷背心。采用暖体假人实验对液冷背心的入口水温、换热管路参数及排布方式进行研究,探究入口水温、换热管路的排布密度、横纵向排布、管径大小对液冷服装制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冷背心冷却能力随入口水温的降低而显著增加;换热管路排布密度显著影响液冷背心冷却效果;换热管路内外径、横纵向排布对液冷背心的冷却效果的影响不显著,但换热管路为3×5 mm、换热管路横向排布的液冷背心具有较优制冷能力;换热管路组合设计的液冷背心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液冷背心的科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冷背心 热应激 出汗暖体假人 换热管路 冷却效果 人体体温调节 个人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梁高度差异的机织物纬纱行为研究
7
作者 张志颖 唐宇辰 眭建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使机织物中纬纱形成特殊的屈曲形态的外观效应,采用经纱在织机后梁上分区段扦插抬杆的办法,研究经纱差异张力下的织物纬纱行为特征。试样选用250 dtex×2涤纶/羊毛55/45混纺纱作经纬纱线,配置平纹组织,经向密度为200根/(10 cm)。... 为使机织物中纬纱形成特殊的屈曲形态的外观效应,采用经纱在织机后梁上分区段扦插抬杆的办法,研究经纱差异张力下的织物纬纱行为特征。试样选用250 dtex×2涤纶/羊毛55/45混纺纱作经纬纱线,配置平纹组织,经向密度为200根/(10 cm)。设置不同抬杆扦插高度H值、扦插宽度K值和织物纬密P_(w)值,测试示踪纬的波动幅度M值。试验结果表明:H值在2.5 cm及以下,试验具有可行性;H值增大、K值减小,M值增大;当P_(w)值增大到300根/(10 cm)时,M值的增大趋势明显减弱;纬纱的屈曲形态与程度在织物试织过程中始终维持,并在织物下机后基本保持原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杆 扦插高度 扦插宽度 纬向密度 示踪纬 屈曲波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其调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子琪 方嘉燕 +1 位作者 周娟 卢业虎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7-513,共7页
为了评价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人体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选择马甲和外套两种款式的电加热服,通过暖体假人实验评价-10~5℃环境温度下不同服装款式、发热片面积、放置方式对人体各部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较高时,外套... 为了评价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人体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选择马甲和外套两种款式的电加热服,通过暖体假人实验评价-10~5℃环境温度下不同服装款式、发热片面积、放置方式对人体各部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较高时,外套的低温加热效果较好;环境温度较低时,马甲的高温加热效果较好;加热面积对外套影响不大,但对较修身的马甲影响显著,加热面积越大,上身整体皮肤温度越高,可能会造成马甲加热部位的局部热不适;服装前胸位置的调温性能明显优于前腹位置。因此电加热服装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穿着环境温度、服装款式、加热片面积、放置位置等因素,且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度也是设计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服 暖体假人 皮肤温度 服装种类 加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棉织物的纳米银原位组装抗菌整理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德锁 陈岭 赵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9-174,共6页
为实现纳米银在棉织物上的定向原位组装,以及纳米银抗菌纺织品的绿色、简便、高效、可循环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氧化处理并接枝"核-壳"结构的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了具有主动捕捉银离子、还原银离子、控制纳米... 为实现纳米银在棉织物上的定向原位组装,以及纳米银抗菌纺织品的绿色、简便、高效、可循环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氧化处理并接枝"核-壳"结构的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了具有主动捕捉银离子、还原银离子、控制纳米银粒径、固着纳米银功能的活性棉织物。利用改性活性棉织物进行纳米银原位组装,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抗菌性能及耐洗性。结果表明:通过氧化、接枝处理能够将聚合物接枝到棉织物上,并且棉织物的活性改性处理对织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改性后的活性棉织物能够进行连续加工整理,整理过程实现零排放。整理后的棉织物纤维表面分布着大量5~25 nm的纳米银颗粒,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9%以上,且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棉织物 纳米银 原位 抗菌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防火织物的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珊 卢业虎 +2 位作者 张德锁 吴雷 王来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122,128,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热防护服的综合性能,使其满足高防护性兼具低热蓄积的需求,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一种密度小、导热率低、隔热效果好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并研发复合防火织物系统,在低辐射热环境下探讨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气凝胶的隔热效... 为进一步提高热防护服的综合性能,使其满足高防护性兼具低热蓄积的需求,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一种密度小、导热率低、隔热效果好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并研发复合防火织物系统,在低辐射热环境下探讨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气凝胶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气凝胶的复合防火织物具有较好的热防护性能,可将人体产生热损伤的时间延长约203%,将人体产生二度烧伤的防护时间延长约218%,防火织物的防护性能与石墨烯气凝胶的厚度呈非线性关系;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防火织物的平均透湿率保持在10.4 g/(m^2·24 h),与复合防火织物的透湿性没有显著差异,石墨烯气凝胶的加入不影响防火织物整体的透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防火织物 热防护性能 空气层 改进的Hummer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防寒服的保暖性能 被引量:15
11
作者 苏文桢 宋文芳 +1 位作者 卢业虎 杨秀月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18,124,共5页
为维持户外活动人体热舒适性,研发一种保暖性能可调的防寒服装,以满足人体在不同活动量或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对服装保暖性能的需求,评价了一件充气服装的保暖性能,通过“Newton”出汗暖体假人实验测试了充气服装在4种充气量和3种风速下... 为维持户外活动人体热舒适性,研发一种保暖性能可调的防寒服装,以满足人体在不同活动量或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对服装保暖性能的需求,评价了一件充气服装的保暖性能,通过“Newton”出汗暖体假人实验测试了充气服装在4种充气量和3种风速下的上身总热阻和局部热阻。实验结果表明:充气状态下胸部、腹部和背部的局部热阻以及上身总热阻显著大于未充气状态,但是充气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充气服装局部热阻和上身总热阻均随着风速的增加显著降低,不同充气量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充气服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动态调节服装的保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服装 总热阻 局部热阻 充气量 防寒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肖肖 方文兵 +1 位作者 张克勤 孟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是为了解决传统中空纤维膜机械强度低,运行过程中剧烈的气流和反冲洗造成断丝的问题.它不仅能提高中空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同时还能保证膜的通透性和分离精度,大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增强方...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是为了解决传统中空纤维膜机械强度低,运行过程中剧烈的气流和反冲洗造成断丝的问题.它不仅能提高中空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同时还能保证膜的通透性和分离精度,大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增强方式及制备进展﹐并总结了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增强型 编织管 膜法水处理 水处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防寒服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文桢 卢业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8-62,共5页
在低温环境下,需要穿着具有良好保暖能力的防寒服装来保护穿着者免受伤害。基于气凝胶良好的隔热性能及低密度等优点,文章研制了一款气凝胶防寒服装。同时招募了6名女性受试者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真人穿着实验,比较了气凝胶防寒服与冲锋... 在低温环境下,需要穿着具有良好保暖能力的防寒服装来保护穿着者免受伤害。基于气凝胶良好的隔热性能及低密度等优点,文章研制了一款气凝胶防寒服装。同时招募了6名女性受试者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真人穿着实验,比较了气凝胶防寒服与冲锋衣在保暖性能方面的差别。在温度0℃、相对湿度80%、风速0.4 m/s、静坐90 min实验条件下,记录人体局部皮肤温度和平均皮肤温度,以及主观冷暖感。研究结果表明,穿着气凝胶防寒服时人体局部皮肤温度和平均皮肤温度均高于穿着冲锋衣,主观冷暖感也优于冲锋衣。由此可见,将气凝胶应用到防寒服装中是可行的,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防寒服 皮肤温度 保暖性能 冷暖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充气夹克的研制与保暖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文桢 卢业虎 +1 位作者 王方明 宋文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0-145,共6页
为实现防寒服保暖性能的动态调节,研发了以空气为保暖材料的Mountain充气夹克,采用外置手动按压充气泵连续改变充气量及其保暖性能。基于暖体假人实验,在不同充气量、有无袖子、是否穿抓绒衣3种实验条件下测试了充气夹克的局部热阻和总... 为实现防寒服保暖性能的动态调节,研发了以空气为保暖材料的Mountain充气夹克,采用外置手动按压充气泵连续改变充气量及其保暖性能。基于暖体假人实验,在不同充气量、有无袖子、是否穿抓绒衣3种实验条件下测试了充气夹克的局部热阻和总热阻,对比了Nu Down充气夹克的隔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充气状态下的局部热阻和总热阻明显高于未充气状态,充气量会显著影响热阻,充气量越大服装热阻越高,且Moutain充气夹克在充气状态下比Nu Down充气夹克具有更佳的保暖调节能力;有袖子时的局部热阻和总热阻明显高于无袖子状态,腹部和背部表现尤为明显;穿抓绒衣可有效增加服装系统热阻,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充气夹克的保暖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寒服装 充气夹克 保暖性能 局部热阻 总热阻 暖体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购的服装尺码推荐系统构建与应用——以女式T恤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蒙蒙 吴长姣 +1 位作者 卢业虎 汪明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0-215,共6页
为了解决在服装网购过程中消费者不能现场试衣,导致所购服装合体性不佳、退货率较高的问题,以女式T恤为例,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访谈和实证研究的方式,确立了服装关键部位的合体性松量阈值及不同廓形的判定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完... 为了解决在服装网购过程中消费者不能现场试衣,导致所购服装合体性不佳、退货率较高的问题,以女式T恤为例,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访谈和实证研究的方式,确立了服装关键部位的合体性松量阈值及不同廓形的判定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尺码推荐系统。系统数据库储存服装规格尺寸、用户个人尺寸等信息,前端采用bootstrap框架设计,后端使用C#语言开发,系统采用二次函数作为核心算法,通过计算与比较不同尺码的函数值,实现服装尺码智能推荐。经实验验证本系统的推荐准确率达88%以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购物疑虑,减少物流成本,促进服装电子商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购 尺码推荐 松量阈值 服装廓形 合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微纳结构抗菌材料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诸葛依娜 刘福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2-234,共13页
近年来,随着仿生学的发展,微纳结构的物理抗菌材料展现出优良的抗菌性能,吸引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因此,基于微纳结构仿生的抗菌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仿生微纳结构抗菌材料的形貌、特点和抗菌作用机理,总结了近年来仿生... 近年来,随着仿生学的发展,微纳结构的物理抗菌材料展现出优良的抗菌性能,吸引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因此,基于微纳结构仿生的抗菌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仿生微纳结构抗菌材料的形貌、特点和抗菌作用机理,总结了近年来仿生微纳结构抗菌材料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以及优缺点,并对每种微纳结构抗菌材料的抗菌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对比了材料之间的特性与优势。最后,对仿生结构抗菌纺织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结构 仿生 抗菌材料 抗菌机理 纳米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大棚配合饲料饲养大蚕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益飞 徐世清 +1 位作者 孔旭东 潘国云 《蚕桑茶叶通讯》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报告了2019年夏季采用配合饲料在大棚内饲养大蚕的试验情况,大棚平台饲料养蚕,在上车率、粒茧丝长、洁净和鲜毛茧出丝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普通平台育,解舒丝长相近,茧丝纤度相仿。结果表明,在大棚中采用配合饲料饲养4~5龄蚕是完全可行的... 报告了2019年夏季采用配合饲料在大棚内饲养大蚕的试验情况,大棚平台饲料养蚕,在上车率、粒茧丝长、洁净和鲜毛茧出丝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普通平台育,解舒丝长相近,茧丝纤度相仿。结果表明,在大棚中采用配合饲料饲养4~5龄蚕是完全可行的,和普通桑叶育一样,大蚕期蚕室温度在适当范围有一定波动,对蚕体发育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平台育 配合饲料(人工饲料) 养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家蚕茧壳的结构与性能
18
作者 薛如晶 莫晓璇 刘福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46,共6页
为开发设计新型功能纺织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温湿度试验仪等研究了4种不同的家蚕茧壳的多层形貌、化学结构、结晶结构、力学性能和热传导性能,并对蚕茧壳的多层结构进行理论分析。... 为开发设计新型功能纺织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温湿度试验仪等研究了4种不同的家蚕茧壳的多层形貌、化学结构、结晶结构、力学性能和热传导性能,并对蚕茧壳的多层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4种家蚕茧壳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多层多孔结构,从外层到内层,纤维的直径先增大后减小;蚕茧壳厚度和尺寸不同,但都具有良好的热缓冲能力,相对而言,虎头蚕茧壳的耐热性最好,而斑马蚕茧壳(绿色)的热传导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壳 热传导性能 多层结构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