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风Ⅰ号外用防治长春瑞宾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兰凤 王静 +4 位作者 谭清和 陆勤美 张慎芳 周平 邵火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复方制剂———南风Ⅰ号防治长春瑞宾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长春瑞宾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第1、8天给药的患者,将自身2次化疗同一注射部位分成预防组和对照组,对预防组患者给予中药南风Ⅰ号涂剂;将已发生静脉...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复方制剂———南风Ⅰ号防治长春瑞宾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长春瑞宾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第1、8天给药的患者,将自身2次化疗同一注射部位分成预防组和对照组,对预防组患者给予中药南风Ⅰ号涂剂;将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南风Ⅰ号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外敷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采用STATA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比较预防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治疗组和对照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中药复方制剂———南风Ⅰ号对防治长春瑞宾所致静脉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瑞宾 静脉炎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某院儿童医院出院人次的预测分析
2
作者 吕效国 吕效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2-332,共1页
关键词 出院人次 儿童医院 预测 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视训练应用于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患者防止术中眼位移动的效果 被引量:25
3
作者 施娟 徐永红 +1 位作者 陶敏 周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固视训练应用于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防止术中眼位移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某院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 目的探讨固视训练应用于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防止术中眼位移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某院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前15~30 min行固视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主动调整眼位情况、术中眼位发生偏移例数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卧于手术床后主动调整眼位例数、术中眼位发生偏移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对单纯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行固视训练,可达到提高表面麻醉白内障手术患者主动配合能力,并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眼位发生移动的概率及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视训练 表面麻醉 白内障 超声乳化 眼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活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爱梅 丁爱萍 陆烨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市瑞慈医...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市瑞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ore,MRC-score)及干预后ICU-AW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RC-Scor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ICU-AW的发生率分别为2.5%(1/40)、40%(1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安全,严格筛选适应证、禁忌证的前提下,早期活动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 ICU获得性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尹治青 郑旭东 +2 位作者 张恒胜 周东红 邱承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鼻窦 内窥镜 手术方法 麻醉 FESS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吸解剖法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倪春华 熊咏 +2 位作者 李寿柏 袁爱军 周东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刮吸解剖法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8月-2008年1月,借助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laparoscopic Peng,s multifunctional operative dissector,LPMOD)应用刮... 目的探讨刮吸解剖法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8月-2008年1月,借助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laparoscopic Peng,s multifunctional operative dissector,LPMOD)应用刮吸解剖法对820例急性胆囊炎施行LC。对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的158例(143例有胆总管扩张)行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7例,其中14例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结果812例LC成功,8例中转开腹。LC平均手术时间55 min(25-120 min),LC+LCBDE平均手术时间95 min(80-1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 ml(0.5-80 ml),术后平均住院5 d(3-9 d)。无胆管损伤、胆漏、术后出血等并发症。804例随访2-18个月,平均11个月,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1例行EST取石),其余患者未发现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刮吸解剖法能有效防止术中胆道损伤,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吸解剖法 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转流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尹治青 袁振飞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9-940,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转流(CPB)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P组在麻醉诱导后和升主动脉开放前分别缓慢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C组在同...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转流(CPB)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P组在麻醉诱导后和升主动脉开放前分别缓慢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C组在同时点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手术开始前(T1)和升主动脉开放后30min(鱼精蛋白中和后,T2)分别进行右肺中叶灌洗。测定肺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结果 T2时C组BALF中IL-8、TNF-α和PA-aDO2明显高于T1时和P组(P<0.05或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IL-8和TNF-α,减轻CPB后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心肺转流 肺损伤 TNF-Α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袁振飞 王青青 +1 位作者 高清贤 尹治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OPCABG患者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50~75岁,ASA...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OPCABG患者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50~7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1例。SGB组患者诱导前用1%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8~10ml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劈胸骨后(T3)、开始搭桥时(T4)、搭桥结束时(T5)的MAP和HR,记录T0时及术后6h(T6)、12h(T7)、24h(T8)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浓度,记录术后24h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者MA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P<0.05),T2~T5时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T2~T5时SGB组MAP明显低于C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与T0时比较,T6~T8时两组血清cTnI和CK-MB浓度明显升高(P<0.05);T6~T8时SGB组血清cTnI和CK-MB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SGB组术后拔管时间及ICU滞留时间短于C组、术后24h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用量少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的进一步损伤,产生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保护 CTNI CK-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学小儿单孔腹腔镜下应用疝针行疝内环结扎术的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光琦 张敏 管肖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75-177,共3页
2009年7月~2011年7月,25例斜疝(双侧7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4个月~9岁。手术方法:脐孔内置入5 mm腹腔镜,直视下探查双侧内环口闭合情况,用杭州汇大医疗集团生产的疝针结扎未闭合的疝内环。手术时间:单侧18例,前12例15~60 min,后6例8... 2009年7月~2011年7月,25例斜疝(双侧7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4个月~9岁。手术方法:脐孔内置入5 mm腹腔镜,直视下探查双侧内环口闭合情况,用杭州汇大医疗集团生产的疝针结扎未闭合的疝内环。手术时间:单侧18例,前12例15~60 min,后6例8~20 min;双侧7例15~90 min,平均31.8 min。中转开放手术1例(第6例,有嵌顿史)。并发阴囊气肿1例,穿刺部位小血肿2例,无阴囊血肿、水肿,无气腹并发症。25例随访1~6个月,平均3.5月。复发1例(第1例,术后2周),无睾丸萎缩和回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疝针 小儿斜疝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 被引量:19
10
作者 尹洁 刘柳 洪祖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7月,我院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和40例子宫内膜息肉,其中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7月,我院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和40例子宫内膜息肉,其中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31例,TCRM联合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the endometium,TCRE )7例,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 TCRP)35例,TCRP联合TCRE 5例. 结果 78例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400 ml 2例,水中毒1例,无子宫穿孔及术后感染.术后1、3、6、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时进行手术效果评定,闭经8例 (10.3%),点滴月经12例 (15.4%),少量月经33例 (42.3%),正常月经量22例(28.2%),无改善3例(3.8%).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内膜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9
11
作者 路永新 王冲 施鑫锋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在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9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在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91.4±26.3分钟,术中出血量为76.5±20.6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7±5.8小时,24小时引流液为80.5±31.8 ml。术后2例体温38.5℃,术后病率占3.3%。术后住院时间为4.3±1.8天。结论: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克服标准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一些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子宫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英豪 徐红新 +1 位作者 于洋 吴理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分析介入性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技术与疗效。方法对11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3例、肝总管6例,左右肝管汇合部2例。结果11例共... 目的分析介入性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技术与疗效。方法对11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3例、肝总管6例,左右肝管汇合部2例。结果11例共置入金属内支架6枚,5例置入引流管,其中外引流4例,内外引流1例。术后1周复查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及丙氨酸转氨酶均下降明显。5例于术后10月内死亡,均与胆道引流无直接因果关系。术后1个月,3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更为显著的下降。跟踪随访,平均随访5个月,5例仍存活。1例失访。期内4例TBil降至正常范围,3例TBil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并可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恶性阻塞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子宫动脉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路永新 王冲 +3 位作者 施鑫锋 王鸣鸣 刘柳 庄素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982-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游离阻断子宫动脉的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68例子宫良性病变在腹腔镜下游离出子宫动脉后钛夹夹闭,阻断子宫动脉行全子宫切除术。结果6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其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游离阻断子宫动脉的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68例子宫良性病变在腹腔镜下游离出子宫动脉后钛夹夹闭,阻断子宫动脉行全子宫切除术。结果6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游离双侧子宫动脉失败,双极电凝后完成手术(有2次剖宫产手术史)。术中同时行盆腔粘连分离术18例,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14例,卵巢囊肿剔除术8例,阑尾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90-185 min,(112.6±27.5)min,每侧子宫动脉的分离时间3-15 min,(5.2±3.4)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86.5±39.6)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8-48 h,(27.3±4.8)h,术后病率4.4%(3/68),术后住院时间4-7 d,(5.1±1.8)d。术后随访2-6个月,(3.5±1.6)月,3例术后1-2个月时阴道点滴出血,经抗感染、止血等治疗5-7天治愈。结论腹腔镜下游离阻断子宫动脉的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子宫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悬带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附4例报道 被引量:4
14
作者 耿斌 张桂珍 +4 位作者 穆继贞 茅卫卫 吴江 金梅 罗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悬带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评价右侧胸骨旁透声窗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由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并经螺旋或多排CT及手术证实的肺动脉悬带患儿4例,对比分析其各切面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探讨右侧透声窗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肺动脉悬带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评价右侧胸骨旁透声窗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由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并经螺旋或多排CT及手术证实的肺动脉悬带患儿4例,对比分析其各切面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探讨右侧透声窗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心动图多切面均显示正常肺动脉分叉处左肺动脉缺失;右侧胸骨旁切面清晰显示迷走左肺动脉起始部和整个中、远段走行4例;剑下短轴切面清晰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3例,1例模糊;左侧胸骨旁短轴切面清晰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2例,模糊2例;胸骨上窝短轴切面仅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2例,较模糊。结论右侧胸骨旁透声窗对提高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悬带的准确率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动脉悬带 右侧胸骨旁透声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子宫动脉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0例报告 被引量:9
15
作者 路永新 王冲 施鑫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阻断子宫动脉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CI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良性疾病60例在腹腔镜下分离出子宫动脉后钛夹夹闭,阻断子宫动脉后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手术... 目的探讨阻断子宫动脉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CI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良性疾病60例在腹腔镜下分离出子宫动脉后钛夹夹闭,阻断子宫动脉后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72~186min,(91.4±26.3)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76.5±20.6)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8~30h;(22.7±5.8)h;24h引流液50—160ml,(80.5±31.8)ml。术后2例体温38.5℃,术后病率3.3%(2/60)。术后住院4~7d。60例随访6~18个月,(10.6±4.2)月,3例在1~3个月阴道点滴出血。经抗感染、止血等治疗5~7d治愈。结论阻断子宫动脉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CISH的技术改进,并发症少,安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子宫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熊咏 倪春华 +1 位作者 周东智 李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腹腔镜脾脏切除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后外侧入路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1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5例,自身免疫...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腹腔镜脾脏切除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后外侧入路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1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5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3例,脾血管瘤2例。结果:36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80mL),住院时间4~7d(平均5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外侧入路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显露好,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脾切除术 后外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位数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中体重指数对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益花 姜赟 沈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5-74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的状况,分析BMI对抑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580名冠心病患者,采用抑郁自测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状况,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BMI对抑郁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的比例为48.10%,低体重、正常体重...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的状况,分析BMI对抑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580名冠心病患者,采用抑郁自测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状况,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BMI对抑郁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的比例为48.10%,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患者SDS评分存在差异(P<0.001),超重和肥胖者抑郁状况较好。总人群、男性和女性中,回归系数分别从第5分位数的-0.36、-0.26和-0.46变化为第95分位数的-0.88、-1.09和-0.75。不同分位数下BMI对抑郁的影响在总人群(P=0.04)和男性(P=0.006)中均存在差异,在女性中无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中BMI对抑郁的影响也存在"肥胖悖论",BMI对抑郁的影响在不同胖瘦程度的人群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体重指数 抑郁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2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慧君 蔡德巍 +1 位作者 钱金锋 张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印戒细胞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尼曼-匹克病致巨脾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明明 蔡德巍 +2 位作者 谢慧君 钱金锋 王伟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4,共2页
患者男性,17岁,因脾脏进行性肿大16年人院。体检:脾脏肋下平脐,质软,边缘光滑,无触痛。实验室检查:彩超示脾脏大小190mm×60mm,形态正常,内部回声均匀,脾静,
关键词 尼曼-匹克病 脾功能亢进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计分卡在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艳 崔焱 +2 位作者 刘玉环 沈敬敬 蒋春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ol,BSC)和传统绩效考核法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选取300名经历过传统绩效考核法至少1年、且后续实施BSC考核法1年以上的护士,采用问卷调查其对两种绩效考核方... 目的比较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ol,BSC)和传统绩效考核法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选取300名经历过传统绩效考核法至少1年、且后续实施BSC考核法1年以上的护士,采用问卷调查其对两种绩效考核方法的接受度及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被调查护士对BSC考核法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考核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促进团队协助外,被调查护士认为BSC考核法在明确科室组织及个人目标、提高学习及工作主动性、保障护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理文化氛围、可操作性等29个方面均优于传统考核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BSC作为一种新兴的考核手段及目标管理工具,具有客观公正、可操作性强等优势,在护士绩效考核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平衡计分卡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