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平针织服装扭曲变形的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立云 程玉昆 郭秀萍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2,共3页
棉平针织服装扭曲变形分为丝路歪斜和侧缝扭转两种,线圈的歪斜是由纱线捻度不稳定引起的,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棉平针织服装扭曲变形的指标,并通过对赛络纱与环锭纱所织坯布的总经斜、漂耗和成衣扭骨的对比实验,说明了赛络... 棉平针织服装扭曲变形分为丝路歪斜和侧缝扭转两种,线圈的歪斜是由纱线捻度不稳定引起的,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棉平针织服装扭曲变形的指标,并通过对赛络纱与环锭纱所织坯布的总经斜、漂耗和成衣扭骨的对比实验,说明了赛络纱生产的棉平针织物的总经斜较环锭纱小3.5%,扭骨小3%.大大改善了棉平针织服装的扭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平针织服装 扭曲变形 捻度 总经斜 扭骨 赛络纱 环锭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棉针织物的荧光涂料浸染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梅 郭珊 +2 位作者 缪勤华 顾海 章小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14,共4页
棉针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后用荧光涂料染色,探讨了改性剂和氢氧化钠用量,改性时间和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染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讨论了黏合剂用量,固色时间和温度对固色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改性工艺为:... 棉针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后用荧光涂料染色,探讨了改性剂和氢氧化钠用量,改性时间和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染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讨论了黏合剂用量,固色时间和温度对固色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改性工艺为:阳离子改性剂4%(omf),氢氧化钠2.5g/L,改性温度70℃,改性时间30min;最佳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20min;最佳固色工艺为:黏合剂8%(omf),交联剂1%(omf),固色温度70℃,固色时间20min。固色后干摩擦牢度达4~5级,湿摩擦牢度达2—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荧光涂料 黏合剂 棉织物 阳离子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代尔针织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整理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春梅 吉磊 顾海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6-28,39,共4页
选用一种纤维素酶、三种柔软剂和两种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对莫代尔针织面料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结果表明,经纤维素酶处理后,再用改性2D树脂或柠檬酸进行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效果较好,加入柔软剂会降低抗起毛起球效果.优化的整理工艺为:Cel... 选用一种纤维素酶、三种柔软剂和两种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对莫代尔针织面料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结果表明,经纤维素酶处理后,再用改性2D树脂或柠檬酸进行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效果较好,加入柔软剂会降低抗起毛起球效果.优化的整理工艺为:Cellusoft CR酶用量3%(omf),柔软剂618N 1% (omf),pH值5~8,55℃处理45 min;再用8 g/L树脂或柠檬酸及次亚磷酸钠各10 g/L,在40℃处理20 min,烘干后在140℃下焙烘2 min.织物经整理后,抗起毛起球等级可达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整理 纤维素酶 柔软剂 抗起毛起球性 针织物 莫代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练染一浴短流程工艺
4
作者 王春梅 贾梦莉 +2 位作者 徐锐 顾海 章小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22,共4页
将复合精练剂SB-3与纤维素酶复配,实现棉针织物精练染色一浴工艺。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复合精练剂SB-3 1.0 g/L,纤维素酶0.6%(omf),精练温度45℃,精练时间60 min,浴比1∶20。该工艺处理的织物,K/S值、匀染性、干/湿摩擦色牢度和耐皂... 将复合精练剂SB-3与纤维素酶复配,实现棉针织物精练染色一浴工艺。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复合精练剂SB-3 1.0 g/L,纤维素酶0.6%(omf),精练温度45℃,精练时间60 min,浴比1∶20。该工艺处理的织物,K/S值、匀染性、干/湿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等均与传统工艺相当,且织物手感优于传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练 染色 纤维素酶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PTAC改性棉的活性染料无盐深色染色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伟 高月 +2 位作者 顾海 牟晓峰 蔡再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1,共5页
采用季铵型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然后在无盐条件下进行活性染料深色染色。研究了改性前后棉织物表面微观形态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评价了改性棉织物无盐深色染色的染色性能。研究结... 采用季铵型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然后在无盐条件下进行活性染料深色染色。研究了改性前后棉织物表面微观形态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评价了改性棉织物无盐深色染色的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HPTAC改性对棉织物表面微观形貌影响较小,棉纤维表面无损伤,改性后的棉纤维晶型不变,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略有降低。C.I活性黑5在改性棉织物无盐染色时的提升力较未改性棉织物有盐染色要好,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深色染色的匀染性好,色光变化小,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较未改性棉织物有盐染色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无盐染色 阳离子改性 深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毛深色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的提升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海 张静 +2 位作者 汪冉 徐壁 蔡再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3-26,29,共5页
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阶段都是造成食毛深色面料湿摩擦牢度差的原因,尤其是染色过程中的强力损伤和后整理过程中固色剂和柔软剂的排斥是造成湿摩擦牢度差的主要因素。试验选用湿摩擦牢度提升剂806和未乳化的阳离子型柔软剂8992复配整理... 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阶段都是造成食毛深色面料湿摩擦牢度差的原因,尤其是染色过程中的强力损伤和后整理过程中固色剂和柔软剂的排斥是造成湿摩擦牢度差的主要因素。试验选用湿摩擦牢度提升剂806和未乳化的阳离子型柔软剂8992复配整理食毛深色面料,结果表明,提升剂806质量分数为8%(omf),柔软剂8992质量分数为1%(omf),30℃处理30 min,160℃焙烘60 s,整理织物的耐湿摩擦色牢度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级,且手感柔软滑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整理 提升剂 耐湿摩擦色牢度 柔软剂 强力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助剂配制及工艺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陆彪 章小勇 顾海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33,共6页
针对棉针织物前处理能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精练剂DT-109和配套煮漂一浴助剂DT-9。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精练剂DT-109和助剂DT-9的配制处方,并应用于棉针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棉针织... 针对棉针织物前处理能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精练剂DT-109和配套煮漂一浴助剂DT-9。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精练剂DT-109和助剂DT-9的配制处方,并应用于棉针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棉针织物浸渍漂剂A 30.0 g/L,精练剂DT-109 15.0 g/L,配套助剂DT-9 40.0 g/L处理液,85℃,75 min;短流程前处理后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及染色性能方面均与传统前处理工艺相当;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缩短时间、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精练剂DT-109 煮漂一浴助剂DT-9 短流程 前处理工艺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循环彩条单面汗布纬斜的纠正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立云 徐小斌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9-30,共2页
纬斜是大循环彩条单面汗布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其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解决方法是,先将坯布通过定形机整纬器预处理,再在纬向平直的状态下利用助剂进行高温定形。经此整理后,产品纬斜率为3.4%,提高73%,产品外观明显改善。
关键词 定形 纬斜 整纬器 单面汗布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吸湿速干针织运动面料的研发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小斌 陆彪 章小勇 《针织工业》 2016年第8期39-41,共3页
采用亲水整理和拒水整理后的涤纶纤维染色丝与经维纶纤维并捻的棉纱交替织造,并结合维纶纤维溶解的方式开发了一种新型吸湿速干针织运动面料,同时优化了工艺流程,并对织物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棉纱与维纶纤维并捻织造,在维纶... 采用亲水整理和拒水整理后的涤纶纤维染色丝与经维纶纤维并捻的棉纱交替织造,并结合维纶纤维溶解的方式开发了一种新型吸湿速干针织运动面料,同时优化了工艺流程,并对织物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棉纱与维纶纤维并捻织造,在维纶纤维被溶解后织物变得蓬松,增强了吸湿性;同时,拒水涤纶丝与亲水涤纶丝组合设计改进了面料吸湿速干的效果,面料更加适用于开发运动型服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吸湿速干 针织运动面料 维纶溶解 亲水整理 拒水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氨针织布的开幅染色
10
作者 顾海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9-30,共2页
棉氨针织布染色时通过调整染色机的喷嘴开口度以及主泵速度,可减少坯布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张力,实现开幅染色。该工艺可减少常规染色工艺中的缝边和拆缝工序,布边无残留线头,减少了对后道设备的伤害,以及因缝边不对称引起的纬斜问题。
关键词 染色 针织物 棉纤维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布预定形克质量与超喂值控制研究
11
作者 徐小斌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58,共3页
介绍了定形超喂量和速度比率的关系,分析了密度变化与速度比率的对应关系,并对下机克质量与密度进行换算,对下机克质量与超喂量进行换算,从而达到控制克质量的目的。结果表明,此项研究方法对超喂量控制合理,对未知和已知面料的克质量控... 介绍了定形超喂量和速度比率的关系,分析了密度变化与速度比率的对应关系,并对下机克质量与密度进行换算,对下机克质量与超喂量进行换算,从而达到控制克质量的目的。结果表明,此项研究方法对超喂量控制合理,对未知和已知面料的克质量控制更趋于稳定;提前防范和预知克质量的波动,更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布 克质量 超喂量 密度 速度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氨纶汗布磨毛工艺的改进
12
作者 顾海 徐小斌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3-54,共2页
针对棉氨纶汗布先染色后磨毛导致的色差和缩水问题,提出对磨毛工艺进行改进。首先对比了先染色、后光坯磨毛,及先毛坯磨毛、后染色两种工艺流程,得出染前磨毛对磨毛效果和坯布强力虽均有影响,但可通过对磨毛时的车速、小锡林转速、张力... 针对棉氨纶汗布先染色后磨毛导致的色差和缩水问题,提出对磨毛工艺进行改进。首先对比了先染色、后光坯磨毛,及先毛坯磨毛、后染色两种工艺流程,得出染前磨毛对磨毛效果和坯布强力虽均有影响,但可通过对磨毛时的车速、小锡林转速、张力等工艺参数的调整得到客户满意的产品。此项工艺流程的改进可减少一次拉幅定形、解决光坯磨毛后颜色变化的不可控性和坯布的缩水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氨纶汗布 磨毛 工艺改进 色差 坯布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