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教师教学语言的“学科”表达维度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许迅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7-59,共3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语文教育"(项目编号:PPZY2015C249)的研究成果
-
文摘
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语言风格迥异,在教学活动中,任何语言都应注意其"学科"表达维度:即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语言的专业性与相关性,以体现其学科表达准确度;注重教学语言的延展性与丰富性,以体现学科表达的广度;注重教学语言的逻辑性与启发性,以体现学科表达深度。
-
关键词
教学语言
学科特点
表达维度
表达准确度
表达广度
表达深度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人”的教育:语文课堂反思的核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龚郑勇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50,共3页
-
文摘
以"人"的成长为起点与终点是构成语文课堂反思的核心,语文教师的反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即是否以"人"的成长为起点与终点的教学目标反思、是否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教学文本反思、是否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处事原则的教学方式反思、是否以巩固公民价值观为最终指向的作业与考查方式反思、是否以个体的健全发展和公民社会的构建为最终指向的教学效果反思。这些反思在将课堂引向更有深度层面的同时,也是将师生努力培养成现代意义上公民的过程。
-
关键词
“人”的教育
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教学文本
教学方式
作业与检查方式
教学效果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论人的隐喻性的教育意义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程然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共4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49)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情境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师职前培养中的运用研究"(2015JSJG390)的成果之一
-
文摘
当我们说人是一种隐喻的动物时,我们对人的本质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对这一认识作出回应。教育植根于人的隐喻性,因为人的大脑构成、思维方式和文化身份是隐喻的;教育不能忽视人的隐喻性,否则人的体验性、对话性、诗意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影响。
-
关键词
人
隐喻性
教育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历史·情怀·气度——评庞瑞垠的《秦淮忆梦》
- 4
-
-
作者
张颖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68-71,共4页
-
文摘
庞瑞垠是国内知名作家,他的作品多为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这两种样式。庞瑞垠的长篇小说带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纪实性,不少作品曾经引起广泛而热烈的社会反响,报告文学则秉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历史和现实有深入而详尽的展现。2010年,年逾古稀的庞瑞垠完成了《秦淮忆梦》这部“并未结束”的回忆录,读完整部回忆录,笔者仿佛被作者带入了一个个特定的时空,这里既有个体的人生行履,也有时代的诡谲变幻,最终这~切落定在作者庞瑞垠的回忆之眼中,展现的是作者“这一个”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
关键词
历史意识
气度
情怀
秦
报告文学
长篇小说
2010年
“这一个”
-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阅读教学中的身份问题
- 5
-
-
作者
程然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25-26,共2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当文本与读者相遇时,必碰到一个身份问题,即一个文本可能与一群身份相同的人相遇,而更多的情况是一个文本与诸多身份不同的人相遇,于是,解读必产生歧义。所以有学者指出:“同样的符号文本,意义因接收身份而异。”所谓身份,《辞海》的解释是“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必有身份,身份可能是你的选择,也可能是社会强加给你的,身份也许是你意识到的,也许是你意识不到的。
-
关键词
身份问题
阅读教学
《辞海》
文本
意识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新都市电影伦理文化构建
- 6
-
-
作者
许迅
-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南通市朗诵学会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7,共3页
-
文摘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影银幕出现了多部都市爱情电影,但并未产生较好的市场效益。随着一部部成功影片的上映,人们开始关注其成功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生活作为艺术的源泉,电影也正是对当下社会现状的艺术考虑,它是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也是一种艺术形态。所以,电影具有显著的个人特色和时代特性,在电影中,出现的各种伦理问题也可以说是生活各种现象的艺术折射。
-
关键词
都市电影
伦理问题
文化构建
20世纪90年代
艺术形态
中国
社会现状
爱情电影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