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玉米C_4光合酶基因水稻株系中的光合C_4微循环 被引量:18
1
作者 季本华 朱素琴 焦德茂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6-543,共8页
用转PEPC、PPDK、NADP ME、PEPC +PPDK等酶基因的水稻株系及原种野生型 (WT)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中的C4光合微循环及其功能。用外源OAA或MA饲喂叶切片或离体叶绿体后 ,光合放氧速率在野生型水稻中增加了 5 0 % ,在NADP ME ... 用转PEPC、PPDK、NADP ME、PEPC +PPDK等酶基因的水稻株系及原种野生型 (WT)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中的C4光合微循环及其功能。用外源OAA或MA饲喂叶切片或离体叶绿体后 ,光合放氧速率在野生型水稻中增加了 5 0 % ,在NADP ME 和PPDK 转基因水稻中增加了 5 0 %~ 5 4 % ,在PEPC 和PEPC +PPDK 转基因水稻中增加了10 0 %~ 15 0 %。证明原种水稻Kitaake叶片中具有一个原初的和有限的C4光合微循环 ,除PPDK基因、NADP ME基因外 ,外源PEPC基因或PEPC +PPDK双基因导入原种水稻Kitaake后 ,可大幅度提高C4光合微循环的运行。水稻中C4光合微循环的增强有降低光呼吸速率 (Pr)、增加净光合速率 (Pn)的作用 ,在光能利用上 ,可增加PSⅡ光化学效率 (Fv/Fm)、光化学猝灭 (qp)、降低非光化学猝灭 (qN)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C4光合酶 叶绿素荧光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小嵩草种群繁殖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邓自发 谢晓玲 +1 位作者 周兴民 王启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44-349,共6页
研究从繁殖生态学的角度对高寒草甸小嵩草 (Kobresia pygmaea)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小嵩草属寒冷中生密丛短根茎地下芽植物 ,在高寒生境中采用以营养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的繁殖策略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小嵩草... 研究从繁殖生态学的角度对高寒草甸小嵩草 (Kobresia pygmaea)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小嵩草属寒冷中生密丛短根茎地下芽植物 ,在高寒生境中采用以营养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的繁殖策略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小嵩草种子产量达45 5 3 .8粒 /m2 ,但种子萌发率较低 ,室内和野外萌发率分别仅有 4%和 1 % ,经氢氧化钠溶液和赤霉素溶液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 1 %和 2 % ,而剥去种皮后种子萌发率达 5 2 .6 % ,种皮坚硬是造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 ;进入种子库、保留至返青期且具有活性的种子仅占种子总数的 2 4 .3 5 % ,其室内萌发率仅有 3 % ,而在野外理论实生苗仅为 1 1 .0 9个 /m2 ,与此相反小嵩草营养繁殖所形成的新个体数为 6 2 5 6 .2 5个 /m2 ,远远多于种子萌发所形成的实生苗数。此外 ,小嵩草营养繁殖效力也远高于有性繁殖效力 ,营养繁殖效力占总繁殖效力的 90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小嵩草 无性系小株 繁殖效力 繁殖策略 种群繁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光条件下籼粳稻叶片的光能转化效率和膜脂过氧化表现 被引量:20
3
作者 季本华 朱素琴 焦德茂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3-750,共8页
不同温光条件 (4 d)下 ,以粳稻 95 16和籼稻汕优 63为材料 ,测定了与 PS 光能转化效率和膜脂过氧化有关的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适温中等光强下两品种未见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 ;适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无光氧化表现 ;低温强光下两品种... 不同温光条件 (4 d)下 ,以粳稻 95 16和籼稻汕优 63为材料 ,测定了与 PS 光能转化效率和膜脂过氧化有关的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适温中等光强下两品种未见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 ;适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无光氧化表现 ;低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低温强光下结合抑制剂的实验证明 ,与粳稻相比 ,籼稻的 D1蛋白量和 SOD活性的下降与叶黄素循环和非光化学猝灭 (q N)受抑制程度较大 ,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较高 ,因而光抑制和光氧化现象较明显。据此认为 ,光能转化效率是预测光抑制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蛋白 PSⅡ光能转化效率 叶黄素循环 非光化学猝死 qN 膜脂过氧化 水稻 温光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氧氟沙星衍生物(YH54,YH57)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辉 武济民 +2 位作者 杨玉社 陈凯先 嵇汝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喹诺酮 左旋氧氟沙星 YH54 YH57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测报的气候指标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自旺 周晓兰 +2 位作者 倪绍祥 邓自发 屠其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3,共5页
采用次序统计量方法,以1988~1999年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程度资料和气候资料研究了蝗虫灾害等级与当地气候指标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春季和夏季预测模型,并以此对2000~2003年该地区蝗虫发生状况进行了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敏感气候因子... 采用次序统计量方法,以1988~1999年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程度资料和气候资料研究了蝗虫灾害等级与当地气候指标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春季和夏季预测模型,并以此对2000~2003年该地区蝗虫发生状况进行了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敏感气候因子有:上年11~12月气温、3~6月温度及5~6月降水量等.春季预测模型中的指标为:(1)T11<-6℃;(2)T12<-10℃;(3)T3>-4℃;(4)T4>2℃.夏季预测模型中的指标为:(1)(T11+T12)/2<-8.5℃;(2)(T3+T4)/2>-1.5℃;(3)(T5+T6)>7.5℃;(4)(R5+R6)<48mm.当模型中有3个或4个指标满足,则当年可能发生严重蝗虫灾害,当没有或只有1~2个指标满足,则不会发生严重蝗虫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草地蝗虫 测报 气候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和叶黄素循环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季本华 朱素琴 +1 位作者 谢焕松 焦德茂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了阐明籼稻、粳稻对低温强光敏感性的差异 ,着重研究了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与紫黄质脱环氧化酶 (VDE)活性的变化。随着低温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 ,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 ,因而膜脂不饱和指... 为了阐明籼稻、粳稻对低温强光敏感性的差异 ,着重研究了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与紫黄质脱环氧化酶 (VDE)活性的变化。随着低温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 ,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 ,因而膜脂不饱和指数 (IUFA)下降。同时 ,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活性降低 ,叶黄素循环组分中紫黄质 (V)含量增加 ,而单环氧玉米黄质 (A)和玉米黄质 (Z)的含量减少 ,表现为 (A +Z) / (A +Z +V)比值下降。Arrhenius分析证明 ,VDE对低温和膜脂不饱和度都敏感。相关分析表明 ,类囊体IUFA分别与VDE活性、(A +Z) / (A +Z +V)和D1 蛋白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粳稻 95 16相比 ,籼稻汕优 6 3类囊体膜的IUFA较低 ,低温下类囊体膜脂流动性和稳定性较差 ,VDE活性和 (A +Z) / (A +Z+V)比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度 光照 类囊体 膜脂 叶黄素循环 紫黄质脱环氧化酶 低温胁迫 光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_4二羧酸对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C_4光合途径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朱素琴 季本华 焦德茂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6-332,共7页
以转PEPC基因水稻和野生型水稻Kitaake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中的C4 光合微循环及其功能。通过测定与光合C4 途径有关的关键酶 ,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NADP 苹果酸酶 (NADP ME)、NADP 苹果酸脱氢酶 (NADP MDH)... 以转PEPC基因水稻和野生型水稻Kitaake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中的C4 光合微循环及其功能。通过测定与光合C4 途径有关的关键酶 ,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NADP 苹果酸酶 (NADP ME)、NADP 苹果酸脱氢酶 (NADP MDH)和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PPDK) ,说明野生型水稻叶片中具有完整的C4 光合酶体系 ;用外源草酰乙酸 (OAA)或苹果酸 (MA)饲喂叶切片或叶绿体后明显增加光合速率 ,证明野生型水稻中具有一个有限的光合C4 微循环。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原种水稻后 ,可大幅度提高光合C4 微循环的速率。测定不同基因型的CO2 交换速率 ,看出水稻中C4 光合微循环的增强有提高净光合速率 (Pn)和降低Pr/Pn 比值的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表明 ,C4 光合微循环的增强伴随着PSⅡ电子传递效率 (Fv/Fm)和光化学猝灭 (qp)的增加 ,以及非光化学猝灭 (q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碳4二羧酸 玉米PEPC基因 转基因水稻 碳4光合途径 促进作用 磷酸烯酵式丙酮酸羧化酶 叶绿素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乳淀粉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余春梅 陈佩度 季本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胚乳淀粉的合成至少需要四类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这四类酶的基因克隆和特性的研究有重要进展。目前,已从六倍体小麦发育胚乳的cDNA文库中获得AGPase两个亚基、gb... 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胚乳淀粉的合成至少需要四类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这四类酶的基因克隆和特性的研究有重要进展。目前,已从六倍体小麦发育胚乳的cDNA文库中获得AGPase两个亚基、gbss 、ss 、ss 、ss 、sbe 、sbe 和su1(dbe)等基因的cDNA;从六倍体小麦的D组供体Triticumtauschii基因组文库中获得ss 、ss 、ss 、sbe 和sbe 的gDNAs;从六倍体中只获得野生型和突变型的gbss (wx)基因。除编码AGPase大亚基的基因和su1基因未进行定位外,ss 位于第一群染色体上,sbe 位于2DL上,其余基因均位于第七群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合成酶 胚乳 六倍体小麦 l基因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亚基 淀粉分支酶 小麦胚 DL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猫和人的腓肠肌外侧头肌亚体与肌纤维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道立 王康乐 朱新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4期91-96,共6页
目的是探讨兔、猫与人的腓肠肌外侧头肌亚体与肌纤维型的分布。采用人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方法确定其肌亚体 ,并作肌动球朊ATP酶酸碱法染色 ,毛细血管数量统计及其三型肌纤维的直径与面积的图象分析。结果表明 ,兔、猫与人各肌亚体 FG型... 目的是探讨兔、猫与人的腓肠肌外侧头肌亚体与肌纤维型的分布。采用人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方法确定其肌亚体 ,并作肌动球朊ATP酶酸碱法染色 ,毛细血管数量统计及其三型肌纤维的直径与面积的图象分析。结果表明 ,兔、猫与人各肌亚体 FG型纤维数比例为最高 ,FOG型纤维居中 ,SO型肌纤维最少。各肌亚体SO型纤维毛细血管数目最多 ,家兔、猫与人均为为内侧亚体的毛细血管 /mm2 数目为最多。各肌亚体 SO型纤维直径与面积为最小。说明人与哺乳动物各肌亚体均见有包裹纤维和快缩纤维的同型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外侧头 肌亚体 肌纤维型 比较研究 肌动球朊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原体和尿原体对左氧氟沙星衍生物(YH7)的体外敏感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辉 杨玉社 +2 位作者 武济民 陈凯先 嵇汝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7-620,631,共5页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 (S) 9 氟 2 ,3 二氢 3 甲基 10 ( 4 ( 2 嘧啶 ) 1 哌嗪基 ) 7 氧代 7H 吡啶并 [1,2 ,3 de] [1,4]苯并口恶嗪 6 羧酸 (YH 7)等氟喹诺酮及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人型枝原体 (Mh)、口腔枝原体 (M ...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 (S) 9 氟 2 ,3 二氢 3 甲基 10 ( 4 ( 2 嘧啶 ) 1 哌嗪基 ) 7 氧代 7H 吡啶并 [1,2 ,3 de] [1,4]苯并口恶嗪 6 羧酸 (YH 7)等氟喹诺酮及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人型枝原体 (Mh)、口腔枝原体 (M .ora)、唾液枝原体 (M .sal)、解脲枝原体 (Uu)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 :YH7对Mh、M .ora、M .sal、Uu的最低抑制浓度 (MIC)分别为 0 5、0 2 5、0 12 5、0 12 5mg/L。它的抑菌活性是氧氟沙星 2~ 16倍 ,与红霉素、柱晶白霉素相当。Mh、Uu对YH7及交沙霉素不易产生诱导耐药性 ,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易产生诱导耐药性。而对红霉素或四环素产生耐药的Mh和Uu菌株对红霉素和四环素交叉耐药而对YH7和交沙霉素无交叉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原体 尿原体 微生物敏感性 左氧氟沙星 Y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锌酵母的培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佩林 詹文毅 叶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62-64,共3页
以酵母菌 IFO2 346菌株为菌种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锌离子 ,经发酵试验获得高锌酵母产品。对该株酵母的最适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无机锌浓度为40 0 μg/ m L、接种量为 10 %、最适 p H值为 6左右、碳源为蔗... 以酵母菌 IFO2 346菌株为菌种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锌离子 ,经发酵试验获得高锌酵母产品。对该株酵母的最适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无机锌浓度为40 0 μg/ m L、接种量为 10 %、最适 p H值为 6左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磷酸二氢铵的培养条件下 ,干酵母含锌量达 80 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酵母 培养试验 酵母菌 IFO2346菌株 锌离子 生长条件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的组织化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佩林 朱道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 孵育液 肌纤维型 骨骼肌 琥珀酸脱氢酶 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不同采收期主要营养成分变化情况 被引量:15
13
作者 仲明 张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条斑紫菜 采收期 营养成分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穗小麦种质主要特异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晓玲 邓自发 解俊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3,16,共3页
本文分析了来源相同的 14种巨穗小麦种质的主要特异性状间的相关性 ,回归分析了性状对间的数量关系 ,并结合基因定位的结果探讨了性状间的相关性与基因连锁程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小穗数与穗粒数的正相关程度最高 (r =0 .96 2 5 ) ;千... 本文分析了来源相同的 14种巨穗小麦种质的主要特异性状间的相关性 ,回归分析了性状对间的数量关系 ,并结合基因定位的结果探讨了性状间的相关性与基因连锁程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小穗数与穗粒数的正相关程度最高 (r =0 .96 2 5 ) ;千粒重与多数性状间呈负相关 ;株高与多数性状间的正相关程度较高 (r >0 .8) ;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多位于同一染色体或染色体的同一臂上 ,且正相关程度越高的性状对 ,其控制基因连锁程度越高 ;3A染色体上控制千粒重的基因的作用效应 ,以及该基因与 3A染色体上控制其它性状的基因间的连锁关系是造成千粒重与其他性状呈负相关的主要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穗小麦 种质资源 特异性状 遗传力 相关性 基因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与大鼠胫骨前肌的生后发育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新宇 朱道立 王康乐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99-103,共5页
为探讨家兔、大鼠胫骨前肌在生后各日龄阶段前、后亚体内快慢肌纤维的发育情况 ,应用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法明确其肌亚体 ,并作琥珀酸脱氢酶 ( SDH)染色 ,图象分析两型肌纤维的直径特征。用电生理记录仪 ,分别测量肌前、后亚体功能。... 为探讨家兔、大鼠胫骨前肌在生后各日龄阶段前、后亚体内快慢肌纤维的发育情况 ,应用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法明确其肌亚体 ,并作琥珀酸脱氢酶 ( SDH)染色 ,图象分析两型肌纤维的直径特征。用电生理记录仪 ,分别测量肌前、后亚体功能。结果表明 :家兔与大鼠各肌亚体划分在生后发育中逐渐分界清楚 ,生后 2、3天均未能分出 、 型肌纤维 ,也未见有原始肌束。 、 型肌纤维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 型纤维比例增大。 型纤维直径均大于 型纤维 ,葡萄状运动神经末梢支配慢肌纤维 ,斑点状运动终板位于快肌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大鼠 胫骨前肌 生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帕沙星衍生物(YH16,YH17)体外抗枝原体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辉 杨玉社 +3 位作者 谢焕松 武济民 陈凯先 嵇汝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4-496,共3页
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了氟喹诺酮司帕沙星衍生物 YH16、YH17对人型枝原体、解脲脲原体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 ,YH16、YH17对人型枝原体的最低抑制浓度 (MIC90 )分别为 0 .2 5和 0 .12 5 mg/ L,是司帕沙星的 1/ 8和 1/ 16。对解脲脲... 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了氟喹诺酮司帕沙星衍生物 YH16、YH17对人型枝原体、解脲脲原体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 ,YH16、YH17对人型枝原体的最低抑制浓度 (MIC90 )分别为 0 .2 5和 0 .12 5 mg/ L,是司帕沙星的 1/ 8和 1/ 16。对解脲脲原体的最低抑制浓度 (MIC90 )分别为 1.0和 0 .5 mg/ L,是司帕沙星的 1/ 4和 1/ 8。但人型枝原体、解脲脲原体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株对 YH16、YH17也存在交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型枝原体 解脲脲原体 微生物敏感性 司帕沙星 衍生物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 被引量:21
17
作者 朱素琴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学习知识、验证理论"等方面是可取的,但这种以验证生化过程为主的实验,教学目的过于单一、教学方式高度"程式化",已不能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 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学习知识、验证理论"等方面是可取的,但这种以验证生化过程为主的实验,教学目的过于单一、教学方式高度"程式化",已不能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出发,深化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一、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二、增加综合性、探索型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四、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现状分析 改革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道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6期125-126,136,共3页
介绍了高起点加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的改建,完善高效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从而激发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结合实验室建设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高校 基础生物学教学 实验室建设 管理体制 实验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穗小麦种质小穗数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晓玲 邓自发 解俊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
巨穗小麦新种质材料是一具有茎秆粗壮、叶片短宽直立、穗大、粒大、结实率高等特点的种质资源。应用单体分析和双端体分析方法对"241"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新种质材料"241"的3A、1B、2B和6B染色体上具... 巨穗小麦新种质材料是一具有茎秆粗壮、叶片短宽直立、穗大、粒大、结实率高等特点的种质资源。应用单体分析和双端体分析方法对"241"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新种质材料"241"的3A、1B、2B和6B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小穗数的隐性基因,其中3A、1B和2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强效,6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弱效。通过双端体分析进一步将控制小穗数的基因定位到3AS、1BL和6BS上,其中3AS、6BS上可能具有控制"241"小穗数的新基因。控制"241"穗粒数和控制小穗数的基因可能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穗小麦 种质资源 小穗数 染色体定位 单体分析 双端体分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延缓果蝇衰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佩林 叶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81-83,共3页
从诺卡氏菌№ 52 0 5菌株中提取类胡萝卜素 ,研究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观察其对果蝇寿命、头部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与过氧化脂质 ( 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类胡萝卜素对核黄素和甲硫氨酸光照条件下生成的超氧阴离子有清除作... 从诺卡氏菌№ 52 0 5菌株中提取类胡萝卜素 ,研究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观察其对果蝇寿命、头部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与过氧化脂质 ( 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类胡萝卜素对核黄素和甲硫氨酸光照条件下生成的超氧阴离子有清除作用 ;能延长果蝇寿命 ;提高果蝇头部 SOD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作用 类胡萝卜素 果蝇 衰老 诺卡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