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与权威的调和——论美国国民银行体系确立的背景、实质及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明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5期58-63,共6页
《国民银行法》的确立,是对货币银行领域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修正,一定限度内体现了汉密尔顿主义思想传统,即加强联邦政府对全国货币银行体系的监督管理。但是,由于杰克逊主义思想传统犹存,故《国民银行法》仍然保留了自由银行制度,也未能... 《国民银行法》的确立,是对货币银行领域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修正,一定限度内体现了汉密尔顿主义思想传统,即加强联邦政府对全国货币银行体系的监督管理。但是,由于杰克逊主义思想传统犹存,故《国民银行法》仍然保留了自由银行制度,也未能建立实行集中控制的中央银行。因此,国民银行体系的建立体现了自由与权威两种思想传统的调和。该体系的确立,导致美国银行双轨制的形成,使单一银行制永久化,同时还导致财政部的货币职能合法化。国民银行体系的种种弊端则是联邦储备体系形成的直接致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银行法》 杰克逊主义 汉密尔顿主义 自由与权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渔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及海外的有关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羽离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9-78,共10页
李渔的作品很早就传到海外 ,现已有世界上所有主要语种的译本。海外对李渔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这是目前最齐全的关于李渔作品的外文译本和国外李渔研究文论的总报告。文中还穿插了对部分李渔作品的扼要说明和对海外学者的简短介绍。
关键词 外国 李渔研究 《肉蒲团》 《闲情偶寄》 李渔 文学传播 文学作品 外文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独立国库制度的渊源、演变、弊害及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690-695,共6页
《独立国库法》的确立是自由放任主义的胜利。它不仅意味着联邦政府彻底放弃了对全国货币银行体系的监督管理 ,而且也意味着联邦政府与货币银行体系完全隔离。内战时期一系列立法和国民银行体系的建立最先破坏了独立国库的法律基础 ,架... 《独立国库法》的确立是自由放任主义的胜利。它不仅意味着联邦政府彻底放弃了对全国货币银行体系的监督管理 ,而且也意味着联邦政府与货币银行体系完全隔离。内战时期一系列立法和国民银行体系的建立最先破坏了独立国库的法律基础 ,架起了政府与银行体系之间的桥梁。财政部越俎代庖只能加剧货币银行体系的动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独立国库 自由放任主义 财政部货币权力 联邦储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5年赫鲁晓夫访南及其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05-110,共6页
1955 年,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是战后苏南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广泛深远。首先,赫氏访南对苏、南双方均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其次,赫氏访南萌生了对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多样性的认识;第三,赫氏访南导致了东欧人民民主国... 1955 年,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是战后苏南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广泛深远。首先,赫氏访南对苏、南双方均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其次,赫氏访南萌生了对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多样性的认识;第三,赫氏访南导致了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独立意识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5年 赫鲁晓夫 南斯拉夫 铁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策略对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德琪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95-98,共4页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各级教育普及率的实现密切相联 ,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 ,推动了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学合作机制的形成。同时 ,实用性经济赶超战略也带来了教育的某些失误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教育的推...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各级教育普及率的实现密切相联 ,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 ,推动了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学合作机制的形成。同时 ,实用性经济赶超战略也带来了教育的某些失误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教育的推动力量和适应性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经济 教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福利制度的改善和危机 被引量:2
6
作者 陆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4-66,70,共4页
二战后 ,英国成了典型的福利国家。福利措施在维持国内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经过战后三十年的发展 。
关键词 福利 福利国家 财政 税收 社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郊区化在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建芳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0-55,共6页
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郊区化国家。美国郊区化始于 2 0世纪初 ,二战后进入大规模扩展时期 ,70年代这一过程基本完成。美国的郊区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联邦政府的鼓励政策和措施是关键因素。郊区化对美国社会... 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郊区化国家。美国郊区化始于 2 0世纪初 ,二战后进入大规模扩展时期 ,70年代这一过程基本完成。美国的郊区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联邦政府的鼓励政策和措施是关键因素。郊区化对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和公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城市化发展 郊区化 现代化 城市凝聚力 技校进步 政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法制近代化成功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陆梅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2-84,共3页
日本是亚洲法制近代化比较早的国家 ,他们成功移植西方法制的原因是由日本幕藩体制下所特有的经济、政治。
关键词 日本 法制近代化 移植 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上政策摇摆的多元成因 被引量:2
9
作者 陆梅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5-98,共4页
欧洲一体化是起步最早的区域一体化。英国由于其岛国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民族发展主要源于欧洲大陆的事实 ,形成了英国社会对欧洲大陆的若即若离的心态 ,而英国在近代社会中形成的“日不落”帝国的神话般的历史又形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长... 欧洲一体化是起步最早的区域一体化。英国由于其岛国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民族发展主要源于欧洲大陆的事实 ,形成了英国社会对欧洲大陆的若即若离的心态 ,而英国在近代社会中形成的“日不落”帝国的神话般的历史又形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均势”政策的传统 ,尊重传统的英国又不愿放弃曾经拥有的荣耀 ,从而在外交上依赖于“英美特殊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多元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欧洲一体化 均势政策 外交政策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江苏书院的新学化倾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静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9-92,共4页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降至晚清 ,江苏书院呈现出愈加鲜明的经古倾向。南菁书院等专课经古书院的创建 ,进一步扭转了制艺书院占据上风的传统格局。以此为契机 ,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时务内容逐步被引入书院课...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降至晚清 ,江苏书院呈现出愈加鲜明的经古倾向。南菁书院等专课经古书院的创建 ,进一步扭转了制艺书院占据上风的传统格局。以此为契机 ,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时务内容逐步被引入书院课程 ,从而出现了新学化的倾向。却无法使其转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式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江苏书院 新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共20大非斯大林化的动因与缺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华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基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形势、清除贝利亚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削弱元老派政治基础、树立新领袖权威等方面考虑 ,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20大上采取了非斯大林化举措 ,其深远历史意义表现在 :1.非斯大林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非斯大林化... 基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形势、清除贝利亚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削弱元老派政治基础、树立新领袖权威等方面考虑 ,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20大上采取了非斯大林化举措 ,其深远历史意义表现在 :1.非斯大林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非斯大林化促进了苏联社会转型 ;3.非斯大林化推动了国际共运新发展。毋庸讳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缺陷 苏共 政治经济体制 1956年 改革形势 政治基础 赫鲁晓夫 历史意义 社会转型 国际共运 科学分析 产生根源 功过是非 实事求是 贝利亚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书》与辛亥革命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乐群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0-96,共7页
在中国古代民族发展史上 ,既有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大统一思想 ,也有以孔子为始作俑者的“夷夏之辩”。前者于统一王朝确立时期占据上风 ,后者则于民族战争爆发、国家分裂割据时期流于别唱 ,成为汉族爱国人士抵御少数民族政权侵占中原或力... 在中国古代民族发展史上 ,既有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大统一思想 ,也有以孔子为始作俑者的“夷夏之辩”。前者于统一王朝确立时期占据上风 ,后者则于民族战争爆发、国家分裂割据时期流于别唱 ,成为汉族爱国人士抵御少数民族政权侵占中原或力图光复旧邦的思想强心剂。王船山在《黄书》中所阐发的民族光复思想 ,即为清初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1903 -1905年间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拒俄运动的推动下 ,将西方的民族民主思想与《黄书》的尊黄攘夷思想、民族独立自强思想以及君主“可禅、可继、可革 ,而不可使异类间之”的命题融为一体 ,尽情发挥 ,酿成反清民主革命的思想巨浪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同盟会的成立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但同时也导致了不少负面影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所倡导的“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的思想和实践 ,比较自觉地摒弃了《黄书》内中国而外四裔、贵华夏而贱夷狄的传统观念 ,从而有效地启迪和提高了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紧密联合的革命自觉性。徇此以往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 ,对内求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最终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凝聚、撕裂与再凝聚 ,终于完成了从自在向自觉的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黄书》 辛亥革命 排满思潮 五族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联邦储备法》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明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28-133,共6页
1913年《联邦储备法》的理论基础是真实票据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合格商业票据的贴现机制,即对商业票据的贴现实施质的控制,使货币和信贷供给与农工商业生产流通保持同步,从而避免货币供给的短缺或膨胀。真实票据理论与货币数量理论是... 1913年《联邦储备法》的理论基础是真实票据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合格商业票据的贴现机制,即对商业票据的贴现实施质的控制,使货币和信贷供给与农工商业生产流通保持同步,从而避免货币供给的短缺或膨胀。真实票据理论与货币数量理论是相对立的。与中央银行体系结合的真实票据理论,不是自由放任主义的,而是一种被动适应经济周期的理论。20年代早期,美联储开始放弃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的消极的货币政策,转而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储备法 真实票据理论 合格商业票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近代法国宪制动荡的心态根源
14
作者 刘显娅 姚爱爱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0-63,共4页
1789—1870年的法国是一个革命的动荡时期 ,政权极不稳定 ,宪法变换不已。在旧的意识形态———重传统、重权轻法被打乱 ,新的意识形态———全民公意还未牢固建立起来的情况下 ,法兰西民族的心态充满了矛盾性 :一方面是对旧的重权轻法... 1789—1870年的法国是一个革命的动荡时期 ,政权极不稳定 ,宪法变换不已。在旧的意识形态———重传统、重权轻法被打乱 ,新的意识形态———全民公意还未牢固建立起来的情况下 ,法兰西民族的心态充满了矛盾性 :一方面是对旧的重权轻法的传统和专制权威的服膺倾向 ,另一方面是来自冉森派和启蒙思想家的强烈的全民性宪法意识。民族心态的两难抉择是造成近代法国宪法制度更迭频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西 心态 专制 重权轻法 传统 全民公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载人性论的逻辑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凡明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张载是宋儒中人性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者 ,他从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以及人性与教育等方面建构了其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天地之性主要说明主体人的善良本性来源于天命 ,是人所皆同的 ,是人性的本然状态。气质之性则主要解答了天地之性如... 张载是宋儒中人性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者 ,他从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以及人性与教育等方面建构了其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天地之性主要说明主体人的善良本性来源于天命 ,是人所皆同的 ,是人性的本然状态。气质之性则主要解答了天地之性如何落实于现实层面 ,表现为个体人的本性 ,形成千差万别的人的具体品质 ,是人性的实然状态 ,而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则着重回答了道德教育在人的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张载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 ,一环紧扣一环 ,环环演进 ,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一切哲学思辨 ,最终都落实于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上 ,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太虚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英法百年战争与英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爱爱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12-114,127,共4页
长达百年的英法百年战争给英法两国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英王室调整了商业政策、扶持本国商人 ,大力发展生产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建立海上霸权。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推动了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关键词 百年战争 资本主义 萌芽 推动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謇状元府春联散论
17
作者 庄安正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张謇成为近代著名实业家后 ,不改其文人墨客本色 ,每临农历岁末喜好自撰春联供“状元府”大门张贴 ,便是一证。观赏存世的23幅“状元府”春联 ,既可领略名联佳对的妙趣 ,又可管窥张謇的思想追求、政治态度以及寄寓联中的亲情、乡情。
关键词 张謇 "状元府" 春联 思想内容 政治态度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史的研究
18
作者 李华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7-81,共5页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史的研究 ,一直是我国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近10年来 ,共出版论著60余篇部 ,在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军事史、文化史等研究领域 ,都有不同观点和论争 。
关键词 1988~1999年 赫鲁晓夫 苏联史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公司企业制度崛起的原因
19
作者 陈明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4-47,共4页
19世纪后期,不受抑制的恶性竞争导致生产过剩,经济停滞,价格长期下落,资本利润严重下滑,以致净投资无以为继。于是企业寻求组织创新。这就有了普尔、托拉斯和企业横向和纵向兼并联合。新公司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并... 19世纪后期,不受抑制的恶性竞争导致生产过剩,经济停滞,价格长期下落,资本利润严重下滑,以致净投资无以为继。于是企业寻求组织创新。这就有了普尔、托拉斯和企业横向和纵向兼并联合。新公司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并对抑制恶性竞争、稳定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恶性竞争 生产过剩 新公司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英国建设福利国家的多重契机
20
作者 陆梅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8-91,共4页
英国是西欧重要的福利国家。二战结束前后 ,英国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体系” ,翻开了英国历史新的一页。以“连续性和渐进性为历史发展特点”的英国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具有多重契机 ,一方面是英国阶级斗争新条件... 英国是西欧重要的福利国家。二战结束前后 ,英国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体系” ,翻开了英国历史新的一页。以“连续性和渐进性为历史发展特点”的英国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具有多重契机 ,一方面是英国阶级斗争新条件下的产物 ,同时也是二十世纪随着英国经济垄断地位、殖民垄断地位的消失、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内经济的衰退、国内矛盾的激化迫使英国政府主动作出的政策调整 ,同时也是凯恩斯经济学和英国费边“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 ,英国的丰富多彩的经济学理论与经济理论上的百花齐放 ,无疑为英国的政策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英国在政策调整过程中的平稳 ,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和民主意识的强弱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福利国家 契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