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为何没有语言学流派?——关于建构中国语言学流派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汝建 《云梦学刊》 1991年第1期83-87,共5页
面对西方林立的语言学流派,有人婉叹:“我国没有语言学流派!”有人祝愿:“愿我国十年到十五年形成语言学派。”有人预言:“中国语言学界应该也可能形成自己的具有汉民族特色的语言学流派。”这婉言、祝愿和预言常常发人深思:中国语言学... 面对西方林立的语言学流派,有人婉叹:“我国没有语言学流派!”有人祝愿:“愿我国十年到十五年形成语言学派。”有人预言:“中国语言学界应该也可能形成自己的具有汉民族特色的语言学流派。”这婉言、祝愿和预言常常发人深思:中国语言学为何没有流派?是无流派可言还是缺少研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流派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派 语言学理论 中国文化语言学 语言理论 语言研究 语言学思想 语言思想 结构主义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古人姓名的性别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从耘 《云梦学刊》 1998年第1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母系社会 性别差异 女性命名 姓氏 华夏 女性特征 性别意识 “子” 古代人名 姓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黄昏意象发微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建忠 《云梦学刊》 1995年第2期1-7,17,共8页
楚辞汇聚了浩大多元的“黄昏形象”。楚辞“黄昏意象”的“原型”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业文明特征是屈原创作关系不大的“真实”背景;“娶妇以昏时”的婚姻习俗仅是屈原借以抒情表白的“外在”形式;宫廷官府丰富多彩的“夜... 楚辞汇聚了浩大多元的“黄昏形象”。楚辞“黄昏意象”的“原型”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业文明特征是屈原创作关系不大的“真实”背景;“娶妇以昏时”的婚姻习俗仅是屈原借以抒情表白的“外在”形式;宫廷官府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与过多的夜间祭祀活动,才是屈原政治生活的直接背景;而作为贵族诗人的屈原,那敏感多愁、长夜难民的心理特征,才是《楚辞》“黄昏意象”的灵感触发与主体倾向;至于楚民族和屈原对太阳的崇拜,对太阳神话系统的熟悉、坚信,则真正成为《楚辞》“黄昏意象”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黄昏意象 发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学根基 新潮气派——赵逵夫楚辞研究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忠 《云梦学刊》 1990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可以使一位学者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承认。赵逵夫的《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一文就具有这样的影响。几位专家在审阅时认为,此文利用文字、音韵、训诂、历史、文学、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解决... 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可以使一位学者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承认。赵逵夫的《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一文就具有这样的影响。几位专家在审阅时认为,此文利用文字、音韵、训诂、历史、文学、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解决了屈原研究中两千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多有发明,新见迭出,在楚辞研究上是一个突破。汤炳正教授、张震泽教授、吴忠匡教授阅读该文后,也先后致函作者,予以很高的评价。八三年八月提交辽宁省首届屈原学术讨论会,被收入会议论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逵夫 楚辞研究 屈原研究 吴忠匡 王熊 句亶 会议论文集 出版规划 三闾大夫 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招》的作者、创作背景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富宏 《云梦学刊》 1999年第2期1-4,12,共5页
《大招》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一直是个谜。本文认为《大招》的作者就是景差,此篇当为景差因顷襄王射兕受惊失魂卧病而作的招魂之词。其创作时间当在顷襄王卧病不久的春天,比宋玉作《招魂》要早、“大招”之被命名为“大”,是因为此篇曾... 《大招》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一直是个谜。本文认为《大招》的作者就是景差,此篇当为景差因顷襄王射兕受惊失魂卧病而作的招魂之词。其创作时间当在顷襄王卧病不久的春天,比宋玉作《招魂》要早、“大招”之被命名为“大”,是因为此篇曾被误认为屈原所作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招 景差 创作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驰骋云梦 面向世界——徐志啸楚辞研究述评
6
作者 周建忠 《云梦学刊》 1991年第1期93-98,共6页
他真幸运:中国仅有三所亚洲名牌大学:北大、清华、复旦,他就在其中两所大学攻读深造过。他曾跨系跳级:七八年二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七九年七月考取本校中文系研究生,成了“文革”后的第一届本科生、第二届硕士生。他是海内第一个楚辞... 他真幸运:中国仅有三所亚洲名牌大学:北大、清华、复旦,他就在其中两所大学攻读深造过。他曾跨系跳级:七八年二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七九年七月考取本校中文系研究生,成了“文革”后的第一届本科生、第二届硕士生。他是海内第一个楚辞学博士,其思路开阔、高屋建瓴的楚辞学研究,早就为学界所注目;他曾先后两次在中国屈原学会年会上作大会发言,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研究 徐志 屈原学 《九歌》 万舞 东皇太一 复旦大学历史 云梦 屈原作品 学术见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古代的“咏古”诗
7
作者 徐应佩 周溶泉 《阴山学刊》 1988年第1期70-74,共5页
借古喻今,以古证今,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方法。诗人立足当时,面对现实,因某种契机,联想到古人,古事,或同类相印证.或异类相比较,从而抒发赞扬之情,或表达讽喻之意。这类作品使人由古见今,这里的“今”即为作者所处的时代。由咏古人... 借古喻今,以古证今,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方法。诗人立足当时,面对现实,因某种契机,联想到古人,古事,或同类相印证.或异类相比较,从而抒发赞扬之情,或表达讽喻之意。这类作品使人由古见今,这里的“今”即为作者所处的时代。由咏古人见出“今人”之思。诗人咏古时都受其身分、地位、环境的制约,因而从其咏唱中可见其思想观点。唐代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诗 贾生 借古喻今 古典诗词 咏贾谊 玉树后庭花 求贤 杨贵妃 金陵怀古 景阳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复句研究札记
8
作者 蔡成伯 《阴山学刊》 1989年第4期57-65,共9页
多重复句是复句研究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其中有些问题似乎已经解决,成为定论,其实我以为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停顿时间长的点号处一定是第一层次吗?
关键词 多重复句 停顿时间 句组 解说关系 意义关系 并列关系 偏句 语言实践 胡裕树 并列复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维森和中国当代楚辞学研究
9
作者 周建忠 《阴山学刊》 1993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早在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郭维森先生的楚辞研究力著《屈原》便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新时期,郭先生的楚辞研究更是呈现出立体的多维观照、纵向的由表及里、横向的渗透扩展等时代特点。他的工作几乎涉及到了楚辞研究的各主要方面... 早在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郭维森先生的楚辞研究力著《屈原》便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新时期,郭先生的楚辞研究更是呈现出立体的多维观照、纵向的由表及里、横向的渗透扩展等时代特点。他的工作几乎涉及到了楚辞研究的各主要方面,为维护楚辞学研究严肃性和科学性做出了贡献。郭先生的研究工作还涉及了美学、民俗学、比较文学、文化学等等,往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宽了原有研究领域和视野,弘扬了民族文化精华,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维森 楚辞学研究 多维观照 由表及里 渗透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