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州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琳 张宏彬 《江苏农机化》 2014年第2期42-43,共2页
1 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现状 南通市通州区三麦种植面积21.95khm^2,水稻种植面积31.18khm^2,全区三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为65%,即还田面积应达14.27khm^2;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为30%,即还田面积应达9.35khm^2。全区稻、麦、油... 1 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现状 南通市通州区三麦种植面积21.95khm^2,水稻种植面积31.18khm^2,全区三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为65%,即还田面积应达14.27khm^2;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为30%,即还田面积应达9.35khm^2。全区稻、麦、油菜秸秆年生产总量为56万吨,机械化全量还田20万吨,多途径利用22.6万吨,其余13.6万吨由农户白行收贮,用于堆肥或作生活燃料等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机械化还田 通州区 水稻种植面积 油菜秸秆 生活燃料 三麦 南通市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州区秸秆机械化还田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湛 杨俊 《江苏农机化》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介绍南通市通州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现状,针对现有生产模式影响作业效率、作业机具和人员不足、补助标准过低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秸秆机械化还田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州区高效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研究
3
作者 张宏彬 《江苏农机化》 2011年第2期35-37,共3页
近几年,南通市通州区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列入“民生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工程”,作为全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谋划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拥有塑料大棚1.75khm2,中小拱棚... 近几年,南通市通州区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列入“民生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工程”,作为全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谋划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拥有塑料大棚1.75khm2,中小拱棚2.67khm2,总投资27110万元,从业人员11000多人,年销售额70940万元。建成规模养殖场83个,总投资15400万元,从业人员445人,拥有自动喂料设备10台(套),温控设备25台(套),挤奶机10台(套),粪污处理设备15台(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通州区 农业装备 建设工程 从业人员 喂料设备 规模养殖场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州区秸秆机械化还田难题有对策
4
作者 曹湛 《农机科技推广》 2014年第6期24-25,共2页
南通市通州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境区内土地平坦,耕层深厚,适耕性强.2012年农业统计数据显示,水稻种植面积46.77万亩、三麦种植面积32.92万亩、油菜种植面积33.91万亩,秸秆资源较为丰富.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近... 南通市通州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境区内土地平坦,耕层深厚,适耕性强.2012年农业统计数据显示,水稻种植面积46.77万亩、三麦种植面积32.92万亩、油菜种植面积33.91万亩,秸秆资源较为丰富.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近年来通州区全力推进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连续多年被列为省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机械化还田 通州区 水稻种植面积 生态示范区建设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利用工作 秸秆综合利用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州区秸秆机械化还田成效显做法新
5
作者 曹湛 《农机科技推广》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从2013年秋季起,南通市通州区加快构建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要方式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2014-2016年每年都将秸秆机械化还田列为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加强行政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了促进秸秆资源有效利用,从源头上控减秸... 从2013年秋季起,南通市通州区加快构建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要方式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2014-2016年每年都将秸秆机械化还田列为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加强行政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了促进秸秆资源有效利用,从源头上控减秸秆焚烧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机械化还田 通州区 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有效利用 行政领导 资金投入 秸秆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州区秸秆机械化还田成效分析
6
作者 曹湛 《江苏农机化》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介绍了南通市通州区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优化装备 考核奖励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纺布育秧技术及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福俊 吕金华 于而立 《江苏农机化》 2012年第2期29-30,共2页
水稻育秧通常采用农膜育秧,这一方法虽保温性能好,但秧苗易徒长,发生立枯病和青枯病,甚至出现高温烧苗现象,每天需通风炼苗,麻烦费工,秧床需大量补充水分,给培育壮秧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扬州市刊江区探索使用无纺布育秧,不... 水稻育秧通常采用农膜育秧,这一方法虽保温性能好,但秧苗易徒长,发生立枯病和青枯病,甚至出现高温烧苗现象,每天需通风炼苗,麻烦费工,秧床需大量补充水分,给培育壮秧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扬州市刊江区探索使用无纺布育秧,不但提高了秧苗素质,而且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布育秧 秧苗素质 劳动力成本 水稻育秧 保温性能 烧苗现象 培育壮秧 青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