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棘间韧带退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磊 邹月芬 祁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究组依据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序列的脂像和水像把整条棘间韧带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混合型。混合型包括B⁃C、D⁃B、D⁃B⁃C、D⁃C 4个亚型。对照组采用矢状位T1WI/T2WI序列把棘间韧带中间部分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比较两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显示,研究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52~0.916,观察者间为0.747~0.753;对照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01~0.823,观察者间为0.689~0.703。两组相匹配的122条棘间韧带分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C型的发生率为54.1%,明显高于对照组9.0%。新增的混合型在研究组中发生率为46.7%,以B⁃C型和D⁃C型多见。结论: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方法可靠且可重复,提高了棘间韧带的可识别率和C型的检出率,还可进一步区分混合型及其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棘间韧带 磁共振成像 水脂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