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肿瘤药物医嘱审核分析与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海燕 倪美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0-802,共3页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医嘱在药师干预前后的合理情况。方法提取南通市肿瘤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2010年4月~2012年3月医嘱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结果采取药师干预对策后,不合理医...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医嘱在药师干预前后的合理情况。方法提取南通市肿瘤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2010年4月~2012年3月医嘱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结果采取药师干预对策后,不合理医嘱由原来的3.74%下降至0.23%,医嘱纠正率由65.2%提高到92.3%。结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医嘱审核 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季进锋 缪华媛 +3 位作者 苏小琴 胡晓莉 季丛飞 王建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21d为1个周期,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每周期化疗前2d开始,连续静滴14d,2个周期后分析两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多肽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毒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天媛 王斌 +5 位作者 徐康康 许静 顾海娟 廖清船 杨力 严宏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6-389,404,共5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甲氨蝶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所致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筛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98例,运用PCR-RFLP方法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分析此基因型与甲氨蝶呤临床毒...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甲氨蝶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所致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筛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98例,运用PCR-RFLP方法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分析此基因型与甲氨蝶呤临床毒副作用的关系。结果:携有突变基因型的患者甲氨蝶呤血药浓度高,发生毒副反应的风险大。结论:MTHFRC677T多态性与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的毒副作用有关,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亚甲基四氢叶酸酶 基因多态性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多糖的抗癌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随章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1期847-848,共2页
通过查阅文献 ,综述了香菇多糖、云芝多糖、人参粗多糖、猪苓多糖、三角帆蚌多糖、槐耳清膏多糖、冬虫夏草多糖等中药多糖抗癌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中药多糖 抗癌 槐耳清膏 猪苓多糖 香菇多糖 云芝多糖 机制 查阅 冬虫夏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许静 徐康康 +4 位作者 李庆平 王斌 顾海娟 李天媛 廖清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2-836,共5页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家族中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和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筛选ALL患者98例,采用多重PCR技术分析GSTT1、GSTM1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早期治疗反应和发...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家族中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和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筛选ALL患者98例,采用多重PCR技术分析GSTT1、GSTM1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早期治疗反应和发生化疗毒副作用的差异。结果:GSTT1基因缺失型患者早期治疗反应较GSTT1基因非缺失型患者好(OR=3.35,95%CI:1.05~10.73,P=0.041),GSTT1和GSTM1基因双非缺失型患者发生早期治疗反应差的风险明显高于GSTT1和GSTM1任一基因缺失型及双缺失型(OR=5.73,95%CI:1.73~18.95,P=0.004)。GSTM1基因缺失型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及感染的风险高于GSTM1基因非缺失型患者(P<0.05),GSTT1和GSTM1基因双缺失型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及感染的风险明显高于两基因非双缺失型患者(P<0.05)。结论:GSTT1和GSTM1基因型与ALL患者早期治疗反应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关,GSTT1和GSTM1基因型有助于指导ALL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早期治疗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