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通市沿海滩涂通謇一号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1
作者 成广明 李伟 +3 位作者 彭磊 范明澄 吴天宇 曹云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3期30-34,共5页
为明确南通市沿海滩涂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模式,2022年以通謇一号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11.25万、9.75万、8.25万株/hm^(2))和2个宽窄行行距[(66+10)cm和(72+4)cm]共组合6个处理开展了试验,筛选出棉花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等指标均... 为明确南通市沿海滩涂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模式,2022年以通謇一号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11.25万、9.75万、8.25万株/hm^(2))和2个宽窄行行距[(66+10)cm和(72+4)cm]共组合6个处理开展了试验,筛选出棉花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等指标均表现较好的种植密度和行距组合。2023年,在2022年筛选出的最优种植密度和行距组合基础上,氮肥(N)设375、300、225 kg/hm^(2)3个水平,缩节胺化控设置化控4次、2次和不化控3个处理,进行氮肥和缩节胺化控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9.75万株/hm^(2)、宽窄行行距(66+10)cm、施氮肥300 kg/hm^(2)、缩节胺化控2次栽培模式下,通謇一号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整体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通謇一号 栽培模式 产量 纤维品质 沿海滩涂 江苏南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通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成广明 丁钰 +1 位作者 彭磊 藏扬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棉花纤维 品质现状 南通市 江苏省 检验质量 纤维检验所 棉花产量 农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成广明 丁钰 +1 位作者 陈丽丽 彭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0期9-10,共2页
以南通纤维检验所2008年棉花检测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年南通棉花纤维的品级、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和马克隆值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南通棉花纤维品级主要以3级为主,长度主要分布在29~30mm,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9.0~30... 以南通纤维检验所2008年棉花检测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年南通棉花纤维的品级、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和马克隆值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南通棉花纤维品级主要以3级为主,长度主要分布在29~30mm,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9.0~30.9cN/tex,长度整齐度主要分布在83.0%~85.9%,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3~4.9之间,可以满足纺中档棉纱及部分高档棉纱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质量 现状 江苏南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纤维的定性定量分析
4
作者 葛元宇 王洋 赵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5-48,55,共5页
分析了商品名为"铜离子纤维"的材料的理化性能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含有铜离子纤维组分的混纺织物纤维含量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即先采用显微镜观察纤维形态,再滴加硝酸判断纤维的溶胀性,最后采用燃烧法或红外光谱法确认。同... 分析了商品名为"铜离子纤维"的材料的理化性能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含有铜离子纤维组分的混纺织物纤维含量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即先采用显微镜观察纤维形态,再滴加硝酸判断纤维的溶胀性,最后采用燃烧法或红外光谱法确认。同时,提供了一种铜离子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含量定性定量检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铜离子纤维 改性腈纶 铜离子改性腈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中空蜂窝模压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颖 王亦秋 眭建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87,共7页
为研制车船等壳体所用的轻质、高强复合板材,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短纤维纱,制备成单层经纬为120根/(10 cm)的平纹组织,采用多组经纱持续更替交织层的方法制成2L(1+0)型、4L(2+1)型、6L(3+2)型3种多层角联锁结构织物,采用扦插... 为研制车船等壳体所用的轻质、高强复合板材,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短纤维纱,制备成单层经纬为120根/(10 cm)的平纹组织,采用多组经纱持续更替交织层的方法制成2L(1+0)型、4L(2+1)型、6L(3+2)型3种多层角联锁结构织物,采用扦插芯棒、模压成型方法制成菱形蜂窝状的热固性环氧树脂基中空板,并与2块真空吸液法制成的面板组成“三合一”复合板,同时测定了复合板材的结构特征及其平拉、平压和弯曲性能。结果表明:3种类型复合板的密度均远小于水的密度,其中6L(3+2)型最小,为0.48 g/cm^(3);复合板层数越多,环氧树脂越难渗透尤其是在中空板菱形交叉点处,复合板平拉、平压、抗弯曲强度则呈现递增,制成的6L(3+2)型复合板试样平压强度可达到1.0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多层织物 环氧树脂 蜂窝结构 复合板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通棉花质量状况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丁钰 臧扬 +4 位作者 成广明 陈丽丽 彭磊 卞曙强 徐灵和 《中国棉花》 2012年第3期24-26,共3页
根据2007-2010年棉花品质检测结果,分析了江苏南通棉花品级、长度、比强度、整齐度及麦克隆值等指标,并对提高品质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棉花 品质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收储政策取消前后江苏南通棉花品质对比
7
作者 戈磊 臧扬 +1 位作者 彭磊 成广明 《中国棉花》 2017年第9期19-21,共3页
以江苏省南通市纤维检验所2011-2016棉花年度公证检验数据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 棉花 南通 收储政策 纤维品质 公证检验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丝凉席甲醛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8
作者 曹玉朋 高章啸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77,81,共3页
针对标准方法测试冰丝凉席甲醛含量时,样品中的柔软剂会对甲醛测试结果产生干扰,试验研究了聚醚砜、尼龙、混合纤维素、亲水聚四氟乙烯、亲水聚偏氟乙烯5种针式滤器对萃取液的过滤净化能力。结果显示:尼龙材质滤器具有优异的过滤效率和... 针对标准方法测试冰丝凉席甲醛含量时,样品中的柔软剂会对甲醛测试结果产生干扰,试验研究了聚醚砜、尼龙、混合纤维素、亲水聚四氟乙烯、亲水聚偏氟乙烯5种针式滤器对萃取液的过滤净化能力。结果显示:尼龙材质滤器具有优异的过滤效率和低吸附性,且操作便捷。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3.69%~95.10%,精密度为0.35%~0.78%。该方法在测试冰丝凉席中甲醛含量时,能有效消除助剂的干扰,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冰丝凉席 甲醛 萃取法 针式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FLD法测定酒店用纺织品中8种荧光增白剂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思宇 张铃娟 +2 位作者 戈磊 徐建东 徐思峻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9-63,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酒店用纺织品中8种常用荧光增白剂(FWAs)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该方法采用体积比为7∶3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水为萃取溶剂,50℃超声萃取20 min,反复2次,以ZORBAX Eclipse XDB-Phenyl柱(4.6 mm×250 mm,5... 建立了同时测定酒店用纺织品中8种常用荧光增白剂(FWAs)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该方法采用体积比为7∶3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水为萃取溶剂,50℃超声萃取20 min,反复2次,以ZORBAX Eclipse XDB-Phenyl柱(4.6 mm×250 mm,5μm)为分离色谱柱,20 m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有效分离8种FWAs。试验结果表明:8种FWAs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6),方法的检出限为0.06~3.60 mg/kg,定量限为0.2~12.0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5%~109.3%,平均标准偏差在0.4%~7.8%。该方法简洁有效、准确灵敏,适用于酒店用纺织品中8种FWA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荧光增白剂 HPLC-FLD 酒店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螨纺织品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铃娟 陈思宇 +1 位作者 李胜臻 崔玉宝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7-59,共3页
对GB/T 24253—2009《纺织品防螨性能的评价》中粉尘螨的人工培育、对照样的选择、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进行探究,发现粉尘螨对面料的颜色和材质有不同的喜好。当面料对粉尘螨的驱避率小于80%时,试验结果重复性较差。当培育的粉尘螨数量不足... 对GB/T 24253—2009《纺织品防螨性能的评价》中粉尘螨的人工培育、对照样的选择、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进行探究,发现粉尘螨对面料的颜色和材质有不同的喜好。当面料对粉尘螨的驱避率小于80%时,试验结果重复性较差。当培育的粉尘螨数量不足2000只时,可采用"厌螨值"代替驱避率评价防螨性能,操作上更加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防螨 驱避率 厌螨值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烫焦试验方法的研究与比较
11
作者 程蓓 葛元宇 +2 位作者 赵涛 李胜臻 郑建范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2-56,共5页
从有效氯滴定、试验步骤、评级方式等方面,对FZ/T 01079—2018《服装衬布烫焦试验方法》、FZ/T01079—2009《织物烫焦试验方法》,以及日本纺织标准JIS L 1041:2011《树脂加工机织物以及针织物的测试方法》的烫焦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从有效氯滴定、试验步骤、评级方式等方面,对FZ/T 01079—2018《服装衬布烫焦试验方法》、FZ/T01079—2009《织物烫焦试验方法》,以及日本纺织标准JIS L 1041:2011《树脂加工机织物以及针织物的测试方法》的烫焦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尽管不同试验方法之间存在差异,但同一织物的烫焦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于试验前后织物颜色变化的评价,仪器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重现性比人工评级更佳。此外,试验发现FZ/T 01079—2018标准附录A中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浓度的标定存在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烫焦试验 有效氯 仪器评级 人工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7573—2009水萃取液pH值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胜臻 沈群华 《针织工业》 2015年第5期67-70,共4页
结合标准GB/T 7573—2009中的测试方法,分析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测试的影响因素,包括萃取介质及其酸碱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振荡速率等。结果表明:在pH值测定中,萃取介质酸碱度对测试结果影响最大,随后是萃取介质、萃取温... 结合标准GB/T 7573—2009中的测试方法,分析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测试的影响因素,包括萃取介质及其酸碱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振荡速率等。结果表明:在pH值测定中,萃取介质酸碱度对测试结果影响最大,随后是萃取介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振荡速率所带来的影响。结合工作实际,萃取介质建议选择0.1 mol/L的氯化钾溶液,萃取介质酸碱度最好调节至中性,萃取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萃取时间选择在1~2 h,振荡速率调节至60~90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T 7573-2009 PH值 水萃取液 萃取介质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