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卢朝德 蔡邢峰 汤卫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3月72例Child-PughA、B级肝硬化行LC的临床资料。全麻,四孔法,气腹压力8~12mmHg。结果71例完成LC(顺行切除67例,逆...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3月72例Child-PughA、B级肝硬化行LC的临床资料。全麻,四孔法,气腹压力8~12mmHg。结果71例完成LC(顺行切除67例,逆行切除4例),其中6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因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35~105min,平均51min;出血量5~60ml,平均12ml;术后住院时间3~11d,平均5.6d。术后出现腹水7例,穿刺孔出血1例。71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无结石复发及残留。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及术后处理的情况下,肝硬化病人行LC是安全的,对于肝功能A、B级须切除胆囊者应首选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肖旭 蔡卫华 +2 位作者 胡进勇 王建新 陈骏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54例和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51...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54例和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P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脏切除前、后两组间门静脉自由静脉压(FPP)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断流后FPP均较断流前有所升高,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观察组门静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显著降低门脉高压症术后PVT发生率,合理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可改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且手术简便易行,是外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高血压 门静脉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沈洪 刘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局部清洁、抬高患肢、肢体锻炼、佩戴弹力袖套等;干预组在常... 目的探讨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局部清洁、抬高患肢、肢体锻炼、佩戴弹力袖套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对比2组干预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值、肿胀程度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上肢周径差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干预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干预组肿胀和疼痛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症状,减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皮硝外敷 空气波压力治疗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感染科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雪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4期158-159,共2页
目的评估老年肝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方法 90例老年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 目的评估老年肝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方法 90例老年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12.4±4.6)分,生活质量量表(SCRQ)评分为(3.9±1.2)分;观察组PSQI评分为(12.2±4.9)分,SCRQ评分为(4.0±1.1)分;两组患者PSQI、SC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PSQI评分为(9.8±2.2)分,SCRQ评分为(2.6±1.0)分;观察组PSQI评分为(5.2±1.4)分,SCRQ评分为(1.1±0.6)分;两组患者PSQI、SCRQ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肝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肝病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床准备理论指导下处理腹部裂开伤口的效果
5
作者 刘静 沈洪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2期44-45,48,共3页
目的探讨伤口床准备理论指导下处理腹部裂开伤口的效果。方法 13例腹部切口裂开伤口,遵循伤口床准备理论,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计划。做好伤口床准备后,使用免缝胶带拉合,或由外科医生行切口二期缝合。观察治疗前后伤口床状况,包括伤口... 目的探讨伤口床准备理论指导下处理腹部裂开伤口的效果。方法 13例腹部切口裂开伤口,遵循伤口床准备理论,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计划。做好伤口床准备后,使用免缝胶带拉合,或由外科医生行切口二期缝合。观察治疗前后伤口床状况,包括伤口面积、深度、渗液量及伤口床组织类型计分,并观察伤口床准备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13例伤口愈合,治疗后伤口渗液量和伤口组织类型计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口床准备时间(10.23±4.46)d,愈合时间(16.31±3.17)d。伤口床准备时间与伤口组织类型计分(r=0.819,P<0.01)和年龄(r=0.738,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伤口床准备理论对各种腹部愈合不良切口均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改善伤口床情况,促进肉芽新生,加速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床准备 腹部切口 护理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32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肖旭 胡进勇 +1 位作者 孙海峰 毛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201-201,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普外科行急诊断流手术的6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2例(观察组),行经典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1例(对照组)。两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普外科行急诊断流手术的6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2例(观察组),行经典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1例(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贲门周围血管 断流手术 门静脉血流量 胃左静脉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压力 普外 后门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馈教学对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曦 沈洪 徐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手术治疗且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胃肠功能锻炼指导,制订功能锻炼教育内容和回馈教学提问单...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手术治疗且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胃肠功能锻炼指导,制订功能锻炼教育内容和回馈教学提问单。观察干预前后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和腹胀发生率。结果实施干预后,22例(73.3%)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高。干预后腹胀发生率为26.7%(8/30),低于干预前的67.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馈教学 胃癌 胃肠功能锻炼 依从性 健康教育 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萍 沈洪 刘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超薄敷料对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0例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TPN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浅静脉置管成功后对照组用3M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超薄敷料对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0例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TPN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浅静脉置管成功后对照组用3M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及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静脉炎。比较2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组均无4级静脉炎发生,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89%(13/45),低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多爱肤超薄敷料用于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TPN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多爱肤超薄敷料 完全胃肠外营养 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