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扶正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印滇 王亚非 +1 位作者 张亮 杨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减轻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恶性肿瘤患者9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和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客观缓解率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6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减轻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恶性肿瘤患者9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和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客观缓解率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64.58%,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减轻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60.42%,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肿瘤化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PICC堵管发生率 被引量:25
2
作者 范本芳 翁卫群 +4 位作者 王煦 黄小妹 孙晋洁 吴宏 陈秀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8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降低PICC堵管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389例留置PICC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与维护护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401例留置PICC患者纳入观察组,利用HFMEA找出失效模式,并实施改...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降低PICC堵管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389例留置PICC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与维护护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401例留置PICC患者纳入观察组,利用HFMEA找出失效模式,并实施改善方案。结果观察组PICC堵管率、导管移位、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HFMEA构建的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延长PICC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堵管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导管移位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通过PDCD4调控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被引量:13
3
作者 印滇 杨莉 +3 位作者 张亮 缪亚军 冯秀 王以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miR-2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方法检测miR-21在H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使用miR-21抑制剂后,观察HCC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 目的探讨miR-2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方法检测miR-21在H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使用miR-21抑制剂后,观察HCC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21可能的靶基因。应用miR-21抑制剂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其对靶基因活性的影响。结果HCC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CC细胞中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肝细胞(P<0.01)。抑制miR-21后,HCC细胞的活力和侵袭能力降低(P<0.01)。抑癌基因程序性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肝细胞(P<0.01)。干扰PDCD4后,肝癌细胞的活力和侵袭能力提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使用miR-21抑制剂后,PDCD4表达上调(P<0.01),肝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降低(P<0.01)。干扰PDCD4后,肝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升高(P<0.001)。结论miR-21可通过PDCD4调控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MIR-21 PDC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复代赭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45例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亮 王亚非 印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60-1261,共2页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味联合长春瑞宾(NVB)、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5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用旋复代赭汤加味联合NVB+DDP方案组(联合用药组)24例与NVB+DDP方案组(化疗组)21...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味联合长春瑞宾(NVB)、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5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用旋复代赭汤加味联合NVB+DDP方案组(联合用药组)24例与NVB+DDP方案组(化疗组)21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结果:联合用药组对化疗有效率54.25%(13/24),化疗组有效率42.9%(9/21),联合用药组有效率高于化疗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3.3%(20/24),化疗组为52.4(11/2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KPS评分的改善率为75%,化疗组KPS评分改善率为4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化疗相比,旋复代赭汤加味联合化疗方案能增加晚期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同时改善生存质量,疗效是否更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复代赭汤 晚期肺癌 增效 减毒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前后血清miR-21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以浪 王亚非 +5 位作者 张亮 缪亚军 陈卓 周陈 印滇 丁文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HCC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后血清miR-21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反转录定量PCR(RT-PCR)法检测HCC患者TACE术前、后及正常者血清miR-21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miR-21水... 目的探讨HCC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后血清miR-21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反转录定量PCR(RT-PCR)法检测HCC患者TACE术前、后及正常者血清miR-21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miR-21水平为正常人的(12.9±3.5)倍(t=19.430 7,P<0.01),TACE术后1个月为正常参考值的(7.2±1.7)倍,较术前显著降低(t=9.493 7,P<0.01)。血清miR-21水平与肿瘤大小、癌栓及HBV感染相关。TACE术后1个月血清miR-21水平在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组中分别为正常人的(4.0±0.3)、(6.0±1.5)和(8.6±1.5)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68,P=0.000)。miR-21诊断HCC的ROC-AUC值为0.910±0.041,显著高于AFP的0.860±0.037(t=6.304 2,P<0.01)。miR-21检测HCC的特异度(88.1%)显著高于AFP(69.0%,χ2=4.525 3,P=0.033)。结论 TACE术后miR-21水平明显降低,能较好预测TACE术疗效,是HCC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MIRNA-21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飞 王亚非 杨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21-3122,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评价恩度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就诊31例ⅢB和Ⅳ期的NSCLC患者分成两组,联合化疗组14例,NP方案+恩...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评价恩度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就诊31例ⅢB和Ⅳ期的NSCLC患者分成两组,联合化疗组14例,NP方案+恩度,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DDP20mg/m2静脉滴注,每天1次×4d,恩度15mg/d静脉滴注,1次/d×14d。自化疗第1天起,单纯化疗组17例,NP方案用法同联合化疗组。每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有效率为42.9%,疾病控制率为85.7%,中位无进展生存6.3个月。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17.6%,疾病控制率47.1%,中位无进展生存3.6个月。结论:恩度与NP方案联合能明显提高晚期NSCLC的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疾病进展时间,临床安全性好且未增加NP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N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亮 王亚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2例)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顺铂20mg/m2、5-氟尿嘧啶500~700mg/m2第1~5天,康莱特注射液20...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2例)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顺铂20mg/m2、5-氟尿嘧啶500~700mg/m2第1~5天,康莱特注射液200ml第1~15天;对照组(23例)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顺铂20mg/m2、5-氟尿嘧啶500~700mg/m2第1~5天,每4周重复1次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两组患者均于化疗前1天及康莱特治疗结束后1天采集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实验组中CR0例,PR10例,SD10例,PD2例,总缓解率45.45%;对照组中CR0例,PR8例,SD11例,PD4例,总缓解率34.78%,两组间比较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数量和CD4+/CD8+细胞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及实验组治疗后比较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与化疗合用有减毒功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晚期胃癌 减毒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飞 王亚非 +1 位作者 张亮 印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和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胃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静脉滴注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第1天),5-Fu500mg/(m2·天)和...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和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胃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静脉滴注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第1天),5-Fu500mg/(m2·天)和CF200mg/天(第1~5天),DDP20mg/m2(第2~5天);对照组以紫杉醇135mg/m2代替紫杉醇脂质体,余同实验组。每21天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RR)46.4%,疾病控制率(DCR)78.5%,1年生存率39.1%;对照组RR32.1%,DCR50.0%,1年生存率17.8%。两组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38)。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在粒细胞减少(P=0.044)、恶心呕吐(P=0.015)及呼吸困难(P=0.036)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不良反应相仿。结论:与紫杉醇相比,紫杉醇脂质体联合5-Fu、DDP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疗效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 晚期胃癌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